CCS Chemistry | 新型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

2020-12-11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 Chemistry

CCS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關注CCS Chemistry,即時獲取期刊相關資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汪義豐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餘志祥課題組合作,利用氮雜卡賓-硼自由基的獨特反應性能,實現了一類新型的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為喹啉酮類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策略。通過機理研究,證實了該轉化歷經了一個罕見的碳-碳三鍵重組的過程。

自由基催化是有機催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自由基物種具有獨特的反應活性,利用自由基作為催化劑有可能實現其他方法難以實現的轉化。然而,自由基催化領域在過去幾十年內的發展卻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自由基反應活性較高,很難構建高效的催化循環。迄今,自由基催化較為成功的實例是硫自由基或錫自由基催化的乙烯基環丙烷和烯烴的成環反應(J. Am. Chem. Soc. 1988, 110, 3300. Tetrahedron Lett. 1988, 29, 5135. 圖1a)。2014年,京都大學Maruoka教授利用手性硫醇做為催化劑前體,實現了不對稱的自由基催化反應(Nat. Chem. 2014, 6, 702.)。最近,華中師範大學肖文精和陳加榮課題組報導了一例新型的氮自由基催化的烯烴雙官能團化反應(Chem. Eur. J. 2019, 25, 8024. 圖1a)。

圖1

汪義豐課題組近年來一直從事有機硼自由基化學方面的研究。在探索N-(2-乙炔基芳基)芳基醯胺的自由基硼化反應過程中,他們沒有發現目標硼化產物,卻意外分離得到了重排產物喹啉酮類化合物。進一步和餘志祥教授合作,通過控制實驗證明,該反應是由氮雜卡賓-硼自由基催化進行的。值得指出的是,在該反應過程中,發生了罕見的骨架重排,其中包含多個化學鍵的斷裂和重組(圖1b)。

圖2

通過條件篩選,作者確立了以氮雜卡賓-硼烷為硼自由基前體,1,1'-偶氮(氰基環己烷)(ACCN)為自由基引發劑的最優條件(圖2)。隨後,作者對反應的適用範圍進行了研究。N-(2-乙炔基芳基)芳基醯胺中兩個芳環上可以引入多種取代基,將N上面的烷基調整為烯丙基、炔丙基時,反應產率有所下降,N-H醯胺1w以及酯類底物1x在該反應條件下不能生產目標產物。

圖3

為了弄清骨架重排的具體歷程,作者開展了13C標記實驗。結果顯示碳‒碳三鍵在反應過程中發生了重組(圖 3a)。基於該實驗結果,作者提出了合理的反應路徑(圖 3b):氮雜卡賓‒硼自由基加成到端炔的碳原子上產生烯基自由基中間體I,I與苯甲醯基部分發生環化以及碳‒碳鍵斷裂來實現第一次芳基遷移,生成的醯基自由基Ⅲ與烯基部分反應分子內5-exo-trig環化得到α-硼烷基自由基中間體Ⅳ。中間體Ⅳ進一步發生第二次芳基遷移得到穩定的自由基中間體Ⅵ,在這一步中,底物中炔基的兩個碳原子改變了排列順序,重組生成了新的化學鍵。最終,中間體Ⅵ通過β-斷裂生成產物並釋放出氮雜卡賓‒硼自由基來完成催化循環。作者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驗證了上述反應機理的合理性,並揭示了反應的熱力學特徵。

這是一例利用氮雜卡賓‒硼自由基作為催化劑的新型N-(2-乙炔基芳基)芳基醯胺的環化異構化反應。該反應拓展了硼自由基的反應性能,驗證了硼自由基在自由基催化領域的應用潛力,同時豐富了自由基催化反應類型。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資助。該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發表在CCS Chemistry 2019年第五期。

文章詳情:

NHC-Boryl Radical Catalysis for Cycloisomerization With C–C Triple Bond Reorganization

Ai-Qing Xu , Feng-Lian Zhang , Tian Ye , Zhi-Xiang Yu & Yi-Feng Wang

DOI: 10.31635/ccschem.019.20190025

Cite this: CCS Chem. 2019, 1, 504–512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CCS 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旗艦新刊,所有作者讀者免費發表和閱讀(Diamond Open-Access)。

CCS Chemistry網址:https://www.chinesechemsoc.org/journal/ccschem

Facebook:Chinese Chemical Society-CCS

Twitter: CCS Chemistry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CCS Chemistry發表的最新傑出研究成果。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新型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吸引力的非共價相互作用實現自由基反應的對映選擇性催化
    有吸引力的非共價相互作用實現自由基反應的對映選擇性催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50:41 劍橋大學Robert J.
  • 鎳催化的反應
    一、鎳催化的反應一系列鏈狀烯烴在鎳催化劑催化下生成線性芳基化產物的反應(圖3)。不論雙鍵的位置處於分子鏈末端還是內部,都生成末端芳基取代的產物,反應具有很高的產率和選擇性,可能的反應機理圖3所示。實驗研究發現形成C_C鍵的還原消除步驟是反應決速步驟。
  • 【催化】意料之外的催化活性:硼自由基讓氮化硼活潑起來
    文章通過化學實驗和理論計算,證實了硼自由基是其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在實驗方面,該研究組利用硼自由基對一種穩定的活性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的淬滅作用,通過電子自旋共振(ESR)光譜定量氮化硼(納米片或納米顆粒)表面上硼自由基的密度。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結果顯示,硼自由基產生於氮化硼納米片的缺陷和邊緣處。
  • 金屬催化反應小結
    [1, 2, 3] 傳統有機化學中的脫羧反應主要利用了氧化羧酸生成自由基的過程。芳基和烯基(Csp2-COOH) 羧酸的脫羧偶聯反應主要利用金屬催化實現氧化還原中性條件下的脫羧,並且生成金屬有機中間體,從而實現與親電試劑或者在氧化性條件下與親核試劑的偶聯成鍵。雖然一些活化的烷基羧酸可以在金屬催化劑催化下通過生成金屬有機中間體的歷程進行非自由基脫羧偶聯。
  • Minisci自由基反應
    的方法,具體反應如下:其反應機理如下:首先雙氧水與亞鐵離子反應,生成氫氧根自由基,然後與DMSO反應生成甲基自由基,甲基自由基是一個非常活潑的自由基,迅速奪取碘代物的碘原子,生成碘甲烷和R自由基,隨後R自由基在硫酸的催化下與吡啶反應生成目標化合物。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全)
    Thorpe-Ziegler反應,在鹼催化下分子內的兩個氰基縮合得到亞胺進而異構化得到烯胺的反應。1,6-烯炔類化合物在膦配位的銠催化劑的催化下進行高區域選擇性的進行不對稱環化異構化生成五元雜環化合物的反應。
  • Ni催化末端炔與磺醯基自由基的分子間碳-磺醯化反應
    炔烴磺醯化的同時伴隨著C-H鍵、C-O鍵、C-Se鍵、C-X(X為滷素)鍵的形成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是C-C鍵的形成僅限於炔烴分子內碳-磺醯化的反應。分子間的反應則需首先通過炔烴的磺醯化滷化反應,隨後以Pd催化的偶聯反應兩步實現(圖1A),該過程往往需要藉助兩種催化體系,有時還需在苛刻的反應條件下進行,由此限制了其在合成上的應用。
  • 教科書式親核取代反應:自由基機理 vs SN1 & SN2
    基於以往報導的無過渡金屬催化劑參與的條件下滷代烷烴發生自由基取代反應(圖5),以及經典的鈀催化滷代芳香烴的交叉偶聯反應(圖6),人們提出過渡金屬催化滷代烷烴參與的自由基取代反應這一假設,無疑為取代反應打開了另一扇大門。該理念也可用於不對稱反應中(圖7),在手性催化劑的誘導下,烷基自由基與催化劑形成手性絡合物,進而與親核試劑反應形成不對稱親核取代的產物。
  • Science∣RiPPs中酪氨酸殘基經自由基SAM酶催化的酪胺切除反應
    2018年2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Jörn Piel 教授團隊在Science雜誌刊文闡述了一種新穎的自由基SAM酶,催化了RiPPs中酪氨酸殘基的酪胺部分的淨切除,從而在肽鏈中引入了一個α-酮基-β-胺基酸,利用該酶催化底物的寬泛性,作者合成了一系列的類似物。
  • 立體選擇性自由基反應(3)
    自由基的反應和其他離子型反應不同,由於自由基高度活潑,因而遷移性更好,動力學控制便常常強於熱力學控制。
  • 銀催化活化端炔 •...
    2014年,畢錫和小組利用銀催化σ-活化炔烴成功發展了高效的非活化端炔的氫疊氮化反應,反應具有寬泛的底物適用範圍和優秀的官能團耐受度。結合實驗與理論計算進一步研究表明,該反應經歷了一種協同加成的反應機制,並發現疊氮化銀是真正的催化劑。
  • CCS Chemistry | 摻雜破壞有序結構——人造黑色素抗氧化和自由基...
    目前主流的研究表明黑色素的合成過程主要包含兩個平行步驟,一是中間體分子(如5, 6-二羥基吲哚等)的無規聚合反應,二是這些中間體分子的寡聚物(一般以4聚物為主)形成的超分子層狀的堆積過程。這樣複雜且不可控的合成路徑導致黑色素大分子產物往往都不可能具有精確定義的化學結構,人們自然也無法對這類材料的結構與性能進行有效的調控。而這個問題也是該領域公認的幾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 單分子單自由基反應的真實空間成像
    涉及動力學保護和熱力學穩定化的常見策略已被廣泛用於增強自由基的穩定性。儘管最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在環境條件下仍難以輕鬆地合成穩定的有機自由基。這些材料固有的高反應活性通常會導致通過不希望的結構離解,二聚化和氧化反應而形成許多副產物。單分子水平上有機自由基的複雜化學轉化不僅為基本的自由基化學提供了線索,而且還為穩定的有機自由基的設計提供了新的見識,以供將來應用。
  • 鈀催化烯丙基醇的二羰基化反應合成二羧酸化合物
    Ed.上發表論文,報導了鈀催化烯丙基醇的二羰基化反應,可直接合成二羧酸化合物(如己二酸)。該反應通過PdCl2和雙膦配體(HeMaRaphos)的結合,以高活性和優異的選擇性實現了兩個不同的羰基化反應。
  • 論文推薦|黃恪等:Pt-MOR/ MCM-41 催化劑製備與加氫異構化評價
    (2)討論了不同鹼處理條件對複合材料及加氫異構反應的影響,為加氫異構化新型催化劑的合成及提高加氫異構選擇性提供了借鑑意義。作 者黃 恪1,朱 超1,師 楠1,溫福山2,王韶華3,吳 雷3,劉 東1作者單位1.
  • Rev.主編綜述:受阻路易斯酸鹼對催化反應
    圖1. FLP主族催化反應種類 要點1. 2000年前後Lewis酸鹼催化劑的發展在2000年以後,新型催化反應過程得以不斷發展,在2000年前後,非金屬催化的概念得到了廣泛關注,因為這種非金屬催化過程是更加綠色的過程,價格低廉,並且毒性較低。此外,非金屬催化可能產生意料之外的催化活性。
  • Angew:NHC催化實現烯烴的自由基醯基氟烷基化反應
    近日,成都大學四川抗生素工業研究所李俊龍教授課題組和成都中醫藥大學韓波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在Angew發表論文,報導了通過N-雜環卡賓有機催化多組分反應,實現烯烴與芳族醛、氟烷基試劑的自由基醯基氟烷基化反應。值得注意的是,該催化體系,包括苯乙烯、環狀內部烯烴、吲哚、乙烯基醚、乙烯基酯、未活化的簡單烯烴等,均體現較好的兼容性。
  • Nature Chemistry:在界面上光催化反應速率更快的原因?
    ,雖然目前相關實驗、理論研究結果顯示水相界面上發生的反應與體相水環境中反應過程是不同的:比如,在「水界面催化」(on-water catalysis)過程中,能夠將本徵光學惰性脂肪酸分子通過光激發活化。
  • CCS Chemistry | 精心繪出化學的美麗- 盤點2020年CCS Chemistry封面
    貫穿全年的全球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終將讓2020年在歷史長河中成為極其特殊的一年,也讓我們更加確定了人類的生存安全和生活質量只能依靠科技的不斷進步。CCS Chemistry是帶著這樣的使命感誕生的。過去的2020年是CCS Chemistry首個完整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們總共出版了6期。我們嚴格遴選作者們的精彩工作,精心設計每一期封面,展示化學的美麗與魅力。
  •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37:2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ean-Philip Lumb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