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安全:一種幼兒安全門鎖

2020-09-05 火燒棒

每次看到兒童意外傷害的新聞,心裡都好難受。 下面是幾年前幫朋友做的一個小設計,供參考。


圖1 設計圖

本幼兒安全門鎖設計,是為防止兒童在非監護的情況下進入安全風險區域。門鎖的開啟機構,從尺寸、力量及開啟邏輯上,確保需要9歲以上大童及成人方可開啟。適用於陽臺門、室內遊泳池門、室外水池柵欄門等可能發生兒童安全事故的場所。

2.設計方案

如圖1所示,門鎖把手為圓形把手,把手半徑設置為45mm,確保9歲以下的幼兒無法全握;門鎖把手設置三個對稱的開鎖按鍵,開鎖按鍵同時按鍵下後,把手機構鎖住門鎖「△」軸承,聯動軸承方可,旋轉鎖芯開啟門鎖。


圖1 設計圖


圖2 開鎖方式示意圖

上圖有一個錯別字。。。

相關焦點

  • 關注家居門鎖安全 頂固安全門鎖發布行業白皮書
    一直以來,人居安全感是備受大眾關注的。2、力「鎖」能及:除了能滿足消費者對門鎖鎖體本身的安全品質要求,還要考慮其他五金配件、鑰匙等多方面的配合,最終形成從安裝、操作和使用年限等全方位升級的安全門鎖產品,才能消除用戶使用門鎖的煩惱,做到「鎖到之處」必定安全。
  • 關注兒童安全 車輛兒童座椅安裝指南
    很多家長在享受孩子帶來的喜悅和汽車帶來的便捷生活的同時,對於孩子乘車出行的安全卻關注較少。殊不知在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已要通過立法的形式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如果在12歲以下的兒童在乘車時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那家長將會面臨一張巨額罰單。
  • 兒童乘車安全:為什麼幼兒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帶?
    然而,這看似親密而警惕的保護卻潛藏著嚴重危機——為成年人設計的汽車及其安全體系針對身高、體重都相差懸殊的兒童來說,其實危險重重。尤其是專為成人設計的安全帶,如果給幼兒使用,在事故發生的時候,可能不僅不能挽救兒童,反而會造成重大傷害。  各種實驗和實際事故都證明,因為孩子身體較小,碰撞發生時,安全帶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孩子隨著慣性下滑後,安全帶反而深深勒進了脖子。
  • 過半車主不會用"兒童鎖" 兒童乘車安全問題堪憂
    調查:過半車主不會用「兒童鎖」  記者在放學時段在佛山部分小學和幼兒園門口走訪,就是否知道兒童安全門鎖的問題在校門進行隨機採訪,超過一半的家長說不知道。記者隨機調查發現,雖然約有一半的車主知道如何使用安全門鎖,但由於車輛用途較多,加上使用安全門鎖需要從外面才能開門,不足一成家長長期開啟安全門鎖。
  • 安全是一種幸福--幼兒安全教育篇
    有誰敢說安全不是長久地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證?安全,是一切生產中一個永恆的主題。我是一名幼兒教師的同時也是一名民航職工。在民航企業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那麼,安全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對家的責任;對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朋友們,請伸出你的右手,放在你位於左側鎖骨中線與第五肋交界近1釐米處那顆跳動的心,自問:安全,你今天忽視了嗎?
  • 聊一聊車輛標配,卻很少被提及的功能之兒童安全鎖丨安全行車提醒
    汽車也不再只是人力替代的工具,而是邁向更環保、節能、安全和智能的方向研發。如今汽車商上有許多安全性設計,關乎乘坐人員的人身安全的方方面面。從乘坐人防護來說,就有安全帶、安全氣囊之類,如果家用有小孩的話,還有兩種安全裝置要了解,一是兒童安全座椅,一般需要額外購買安裝;另一種就是汽車上的兒童安全鎖。
  • 關注防盜門鎖安全 我家的鎖芯為啥不能升級?
    TAKEFOTO供圖  昨天,本報報導的防盜門鎖十字鎖不安全,小偷可隨時秒開一文引發市民關注。將安全等級最低的A級鎖換成超B級或C級鎖,已成不少人的當務之急。不過,市民馮先生欲將自家的十字鎖升級時,卻被工作人員告知,鎖芯不能換,要想保證安全,只能連防盜門一起換。  我家為啥不能換鎖芯?  馮先生家住豐臺區海戶西裡社區。前天,社區居委會聯合屬地派出所、鎖具公司來到社區,為居民們普及防盜知識,並著重講解了目前大多數居民家存在的防盜鎖問題。
  • 智能門鎖比傳統門鎖更安全嗎
    科技感的外觀、便捷的解鎖方式曾讓智能門鎖風靡一時,成為許多消費者購買門鎖時的首選。但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比傳統門鎖安全,有三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沒有傳統門鎖安全。
  • 暑期「幼兒安全教育」談
    據統計數據顯示,意外傷害佔我國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6.1%,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 7%-10%的速度增長,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目前我國開始重視對兒童安全教育。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事件頻發,兒童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知識匱乏等原因,使兒童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時時受到威脅。關注兒童健康,保護兒童成長,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重視!
  • 指紋鎖安全嗎?如何選擇門鎖
    門鎖的選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門鎖牢不牢靠影響著一家人的自身安全問題還有財產安全問題。所以如何選擇門鎖很重要,我們今天來說說該如何選擇門鎖吧。一般的家庭用鎖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門鎖,是用鑰匙開鎖的;而另一種就是密碼指紋鎖,就是一種新型的鎖具,目前在很多大點的城市普遍使用的就是指紋密碼鎖,但是還是大多數家庭都還是使用的普通鎖具,普通鎖具一般來說價格很實惠,而指紋密碼鎖價格會比較偏高,所以這也是很多家庭在選擇門鎖上不會去選擇指紋密碼鎖的原因了。
  • 汽車兒童安全鎖如何使用,知識介紹
    車輛後門在裡面是打不開的,但在外面卻能打開,當兒童鎖功能關閉時,在裡面和外面都能打開車輛。這個功能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尤為必要。如果兒童意外打開車門,後果不堪設想,現在的汽車車一般都有這個功能。兒童安全鎖的兩種形式,常見的兒童安全鎖開關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旋鈕式,一種是撥動式)。由於旋鈕式兒童安全鎖需要使用鑰匙(或鑰匙狀物體)插到相應的孔中才能轉動旋鈕開關進行上鎖及解鎖操作。
  • 智能門鎖到底安全嗎?
    不過最近,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智能門鎖消費滿意度調查報告》卻顯示,受訪者因為擔心異地解鎖和開門指令洩露,對智能門鎖並不放心。智能門鎖以其科技感的外觀和便捷的解鎖方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購買過智能門鎖或者對這類產品感興趣的消費者,如何看待智能門鎖?是否還存在一些擔心呢?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
  • 銀州區:關注幼兒食品安全 共建安全校園
    為確保幼兒園飲食衛生安全,促進食堂工作更加公開透明,我區各幼兒園嚴把食品安全關,確保孩子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據弘業幼兒園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每天都會根據孩子們所需要的營養搭配當天的飲食,保證幼兒飲食均衡、健康成長。    在區幼兒園的食堂後廚,環境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人員穿戴規範。
  • 你家裡使用智能門鎖了嗎,智能門鎖安全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門鎖出現了,智能門鎖方便快捷,使用密碼或指紋驗證開門,很多朋友都更換了智能門鎖,從此告別了鑰匙;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智能門鎖不安全,對電子產品不信任,對其可靠性也持有懷疑態度,萬一壞了豈不是要撬鎖砸門!
  • 智能門鎖值不值得裝?它真的安全嗎?如何選一款安全靠譜的智能門鎖?
    近年來,「智能」是一個很火熱的詞,其中智能門鎖也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很多家庭升級門鎖的首選,看中它沒有鎖孔、安全便捷這個優勢。但最近網上有傳聞說,有的智能門鎖小偷用5秒鐘就能破解,比普通門鎖還不靠譜,到底如何聽水哥為大家分析。
  • 智能門鎖和機械門鎖哪個安全?懂行的人士,都知道這樣選
    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的家庭在裝修房屋的時候,對於防盜門的選擇都是比較重視的,如果要安裝防盜門的話,對於門鎖的選擇相信大家也都會糾結,有些朋友們往往會糾結是選擇智能門鎖還是機械門鎖。那麼智能門鎖和機械門鎖哪個安全?
  • 安全警示:兒童坐汽車要注意,為了孩子的安全千萬別不當回事
    兒童乘車安全第一,那麼孩子乘車安全注意什麼?首先,要記住保護兒童安全最好的做法是:行車中,讓孩子坐在駕駛座後面,且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然後再系上兒童安全帶。 兒童乘車安全第一,那麼孩子乘車安全注意什麼?這是非常危險的,對於兒童來說,12歲以前,他們只能坐在後排。2. 家長抱著孩子乘車。此種情況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兒童受到的傷害是最嚴重的。如果汽車在時速50公裡情況下發生碰撞,在慣性的作用下,將產生30G的衝擊力。體重為10公斤的幼兒,此時會產生將近300公斤的衝擊力,相當於4-6個成年人體重的總和,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法抱住懷裡的孩子。
  • 汽車兒童安全鎖 給孩子最貼心的保護
    最近看到一則關於「女童墜車,父親跳車營救」的視頻,覺得非常有必要介紹一項常被忽略的安全配置——汽車兒童安全鎖。希望各位網友看完這篇文章後,真正了解兒童安全鎖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不要讓疏忽事故再次發生。  兒童安全鎖的工作原理  汽車兒童安全鎖又稱車門鎖兒童保險,設置在汽車的後門鎖上,打開後車門在門鎖的下方有一小拔杆(保險機構),撥向有兒童圖標的那端,再關上車門,此時車門在車內就無法打開,而只能在車外打開。
  • 簡約智能門鎖:扔掉鑰匙,無懼「小黑盒」,守護家庭安全
    簡約智能門鎖安裝非常簡單,當你收到貨後,安裝人員會主動聯繫你,預約安裝上門時間,安裝也是免費的!採用黑色噴粉的外觀工藝設計,適用於木門,防盜門使用!而外面板採用金屬覆蓋陣列式按鍵排布,全鋼鎖體,安全係數高,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暴力衝擊!
  • 時刻關注兒童安全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鮮活,而安全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就是意外傷害,而氣道異物梗阻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0-4歲的孩子中發生率最高,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3000兒童死於氣道異物,所以事關安全問題,就沒有小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走親訪友、親朋聚餐、給孩子購買玩具,這些大人眼中的平常之舉,都可能成為意外傷害兒童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