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大家熟悉教案寫作技巧,在備課中快速寫出一篇完美且符合題意的教案,特給大家帶來一篇小學語文《驚弓之鳥》試講簡案模板。請大家仔細琢磨一下,本篇教案是如何完成試題要求和設計教學過程的。
基本要求:
(1)朗讀課文
(2)聯繫實際生活理解「驚弓之鳥」的意義。
(3)給學生布置作業
【教案設計】
一、課題:《驚弓之鳥》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能手」、「本事」、「孤單失群」、「大吃一驚」的意思,並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學過的朗讀技巧,讀出魏王疑問、驚嘆的不同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更贏說的話;繼續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2.難點:理解更嬴觀察、思維的過程及判斷的正確。
四、教學過程
(一)猜成語導入
導入語: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的偉大民族,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世界裡,有一顆永不磨滅的璀璨明珠,那就是一成語。成語對於我們的口頭和書面表達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學們,你能猜出這是說的哪個成語嗎?(出示成語釋義)你還知道哪些成語?
今天,我們就來一個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順通生字詞。
2.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課文寫到幾個人物?主要寫誰?為什麼?
(三)精讀課文,深入賞析
1.檢查提問:那是一隻怎樣的鳥?你從課文的哪裡知道的?你還懂得了什麼?
(1)「驚弓之鳥」是指害怕弓弦響的大雁。從哪裡看出那隻鳥害怕弓弦響?你是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讀前指導:讀課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得有感情。要學會「過電影」,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自由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讀的時候,腦子裡出現了什麼樣的情景。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
(3)這一段有兩個「直」,意思一樣嗎?出示句子:「只聽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讓學生理解,「直往上飛」的「直」是一個勁的意思,「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
(4)朗讀指導:語速要快稍快,緊張一點。指名讀,強調兩個「直」字。生用手勢配合表演。全班同學邊讀句子邊演示。
(5)「看到這樣的情形,魏王大吃一驚」,同學們自由朗讀6-8自然段。
①聯繫上下文理解「大吃一驚」的意思。與「驚弓之鳥」的「驚」相比較,聯繫第8自然段,了解「驚」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訴學生,聯繫上下文也是理解詞語的一種方法。)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魏王奇怪的語氣。(強調「啊!」讀「a」,抓住「啊」「大吃一驚」「更加」等詞語。)
2.更贏為什麼一看就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而且迅速作出判斷,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來?你是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九自然段,投影儀出示:想想更贏說的話,哪些講的是他看到的、聽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樣一步一步分析的?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檢查自學情況。
4.為什麼一起打獵的其他人沒有想到這個辦法?更羸真正的本領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五)小結作業
「驚弓之鳥」可以比喻怎樣的人?想一想身邊或書裡讀過的故事中,有沒有類似「驚弓之鳥」的人。明天上課需要大家說說你的見聞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