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民法典》」一、基本原則

2020-09-03 安陸長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民法典施行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九部民事單行法將同時廢止。

【讀懂《民法典》】

一、基本原則

來源|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中國法制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讀懂《民法典》」 三、物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 「讀懂《民法典》」 二、總則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 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普法|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普法 |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1-01-0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每日一《典》:公平原則是是民法基本原則當中的核心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再有1個月就要施行了。這部法典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可謂民生百科全書。張哥用較短篇幅,推出「每日一《典》」欄目,帶你共同學習《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一、公平原則在民法中的法律地位。民法當中有很多基本原則,都有特定的價值,同時也具有強有力的法律效應。公平原則是民法當中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也是民法基本原則當中的核心原則。
  • 普法講堂——《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中國歷史上首部民法典,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頒布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 民法典丨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課堂 | 九張海報帶你讀懂民法典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未成年人又因為身份的特殊性,成為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備受關注的部分。胎兒即具有民事權利;完善監護制度;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成年後起算訴訟時效;拓寬收養人範圍……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貫穿民法典始終,九張海報帶你讀懂民法典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 【讀懂《民法典》】四、合同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 二、總則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 五、人格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法律知識】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這些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四、合同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
  • ①如何理解《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適用
    ①如何理解《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適用 2020-09-25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解讀6:民法典基本原則之四,公平原則
    民法典之所以把這一道德規範確立為自己的基本原則,是由於民法與社會公共道德的一致性和民法與道德規範的密切關聯性所決定的。民事法律行為雖然是民事主體平等、自願進行的,但是必須符合公平的社會道德準則,以社會一般公認的價值觀和是非觀作為衡量自己行為的標準尺度。
  • 《民法典》解讀3:基本原則之一,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我們還要注意民法典將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由原來的第三原則,提高到作為民法典基本原則中的第一原則。一、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原則與體制限制原則及其相互關係民法典基本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民法典始終的民法根本規則。
  • 【民法典小知識】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理念
    【民法典小知識】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理念 2020-10-15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知識」民法典如何「看」?
    點擊標題下「荊門普法」 可以訂閱哦!民法典如何看待人。民法典如何看待國家。國家不用出場的時候,不越位;國家必須出場的時候,不缺位。私人利益關係,非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與集體利益時,嚴格踐行自願原則,堅持平等協商、自主決定,國家公權力絕不過多幹涉。
  • 「法治鐵嶺」《民法典》權利保護的基本法律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基本法律。律師:根據《民法典》第20條和第21條的規定,下列三類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是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二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三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