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如何理解《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適用

2020-12-25 澎湃新聞

①如何理解《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適用

2020-09-25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典》開篇第一章第一條即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目的之一,第三條到第九條更是集中列舉了保護民事權益、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公序良俗、環保(綠色)等民法基本原則。這表明,民法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下,將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規定和適用民法基本原則的方式,使得在社會上佔據支配地位的道德要求在法律領域內發生效力。當民法具體規則對某一類型的民事行為沒有明確規定卻仍需進行裁判時,可以補充適用民法基本原則,發揮其「彌補法律漏洞」的功能,經過充分的說理過程,最終合理決定該民事行為的法律效力。

【案例】

2018年2月,浙江省嘉興市某夜總會經理崔某與夜總會籤訂《業務承攬協議書》,約定崔某為夜總會創收200萬元,可得銷售額31%。協議籤訂後,崔某預支8萬元提成。年底,夜總會與崔某對帳,確認崔某未完成銷售額,應退回部分提成。2019年,夜總會向法院起訴,要求崔某退回部分提成。嘉興中院二審中查明,崔某通過招攬「小妹」為顧客提供有償陪侍服務,認為雙方企圖以組織異性陪侍達到營利目的,嚴重損害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公序良俗和服務行業人員人格尊嚴,所籤協議無效,最終判決駁回夜總會全部訴訟請求。

雖然民法具體規則中對案涉《業務承攬協議書》的效力沒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但法院同樣可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發,補充適用公序良俗這一民法基本原則,得出既合法又合理的裁判結果。

菏澤司法微信二維碼

菏澤司法微博

原標題:《①如何理解《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適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典》:公平原則是是民法基本原則當中的核心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再有1個月就要施行了。這部法典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可謂民生百科全書。張哥用較短篇幅,推出「每日一《典》」欄目,帶你共同學習《民法典》的亮點法條。【條文】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理解與適用】本條規定了民法的公平原則。
  • 《民法典》解讀3:基本原則之一,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原則
    (《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我們還要注意民法典將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由原來的第三原則,提高到作為民法典基本原則中的第一原則。一、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原則與體制限制原則及其相互關係民法典基本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民法典始終的民法根本規則。
  • 《民法典》解讀6:民法典基本原則之四,公平原則
    從本條的文義來看,「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這顯然是對民事主體的要求。立法者顯然是希望民事主體在恪守誠信原則的基礎上,表現得更道德一些,通過私法上更為合理的交易安排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社會普遍和諧。從這一點來看,公平原則是誠信原則的析出或超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正」、「友善」在民法典基本原則的體現。
  • 普法|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普法 |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1-01-0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尹志強:《民法典》公平責任的理解與適用 | 前沿
    程嘯教授認為公平責任包括《侵權責任法》的下列情形:(1)第23條(對應《民法典》第183條)見義勇為情形下的受益人對被侵權人的補償;(2)第31條(對應《民法典》第182條)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對受害人的補償;(3)第33條(對應《民法典》第1190條)暫時喪失意識的人致人損害對他人的補償;(4)第87條(對應《民法典》第1254條)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時的補償。
  • 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若兩個社會關係的關鍵法律事實相同,只是在並不影響法律定性的事實上存在差異,對兩者適用同一法律規範,使當事人的法律處遇相同,既彌補了法律規定不周延的漏洞,在司法中平等保護了當事人(對應於訴訟中當事人的平等武裝),還解決了司法面臨的一大難題。任何時空的民法典制定者都面臨一大難題——如何協調法律的穩定性與社會生活的流變性。
  • 普法講堂——《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中國歷史上首部民法典,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頒布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
    摘 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貫徹保障交易便利的立法宗旨,確認的合同行為效力類型包括生效的合同行為、絕對無效的合同行為、相對特定第三人無效的合同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行為、可撤銷的合同行為、尚未完全生效的合同行為等。在司法實踐中需要準確理解《民法典》中認定合同行為效力規則的含義,以確保裁判的妥當性。
  • 民法典理解適用學習答疑系列⑲:依據《民法典》如何處理未取得...
    民法典理解適用學習答疑系列⑲:依據《民法典》如何處理未取得出租人同意擅自裝飾裝修租賃房屋的行為?問題依據《民法典》如何處理未取得出租人同意擅自裝飾裝修租賃房屋的行為?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規理解與適用
    一是擴大了結婚自由的適用。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這毋庸贅言。然而,婚姻法還規定了結婚的禁止條件,包括兩項: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禁止結婚。
  • 《民法典》解讀11:民法典的法律適用原則,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一章基本規定,第十一條「其他法律對民事關係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本條是關於本法與民事關係特別法規定之間關係的處理原則,即民法典的法律適用原則,也就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2020-11-1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學匯】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在強調三權制衡的美國,司法權本身具有牽制立法權的作用,類推適用更無法避免。但在今天,兩大法系法官的角色並無根本差異,歐陸民法典也並未增列類推適用制度,或將其作為當然之理。民法典規範類推適用的正當性現代民法不禁止類推適用,已為公理。
  • 【民法課堂】《民法典》施行後如何正確處理新舊法律的銜接與適用?
    當然,儘管《民法典》的施行不會給司法實踐帶來太大的震動,但《民法典》畢竟對原有的法律作出了不少修改,並增設了一些新的規定,因此新舊法的銜接及其適用問題仍然值得重視,其中主要涉及的是《民法典》的溯及力問題。根據《立法法》第93條的規定,法律原則上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這在理論上被稱為「有利溯及」。
  • 【民法課堂】《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一、《民法典》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物權法》第190條規定,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
  •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有關問題如何理解?民法典這樣規定!
    這一規定吸納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的相關內容,在民法典中規定了公法性質的生態環境損害修復或者賠償責任,是民法典的重大突破,體現了民法典對環境保護問題的回應,也是民法典「綠色化」、貫徹生態文明理念的成果。
  • 任生林:《民法典》溯及既往的標準及適用
    全文共28條,包括一般規定、溯及適用的具體規定、銜接適用的具體規定及附則四部分內容。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實施的第一部司法解釋,也是一部重要的司法解釋。關於法律適用問題,各國法律規定原則上不溯及既往,溯及既往屬於例外。也就是說,對法律施行前發生的法律事實,應適用舊法,不能適用新法;對法律施行後發生的法律事實才能適用新法。這是總的原則,目的在於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 《民法典》「抵押不破租賃」規則的理解與適用
    》第405條與《物權法》第190條的變化《民法典》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係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對比《民法典》第405條修改後的條文,在堅持「抵押不破租賃」原則的基礎上,修改後條文明確了抵押對抗租賃權時,須抵押權已經設立,而並非僅僅「訂立抵押合同」,在《物權法》第190條的意思,對抗租賃權僅需訂立抵押合同,實際上,抵押合同的訂立並不意味著抵押權的設立。
  • 《民法典》施行後如何正確處理新舊法律的銜接與適用?
    當然,儘管《民法典》的施行不會給司法實踐帶來太大的震動,但《民法典》畢竟對原有的法律作出了不少修改,並增設了一些新的規定,因此新舊法的銜接及其適用問題仍然值得重視,其中主要涉及的是《民法典》的溯及力問題。根據《立法法》第93條的規定,法律原則上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這在理論上被稱為「有利溯及」。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當然,儘管《民法典》的施行不會給司法實踐帶來太大的震動,但《民法典》畢竟對原有的法律作出了不少修改,並增設了一些新的規定,因此新舊法的銜接及其適用問題仍然值得重視,其中主要涉及的是《民法典》的溯及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