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懂《民法典》」 二、總則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
【讀懂《民法典》】四、合同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 五、人格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規定了什麼?——兼說總則編的時代...
民法典總則編基本承繼了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的規定,確立了普遍適用於各個民事法律制度和規則的基本原則,消除了以前頒布的法律間的衝突和矛盾,構建了民事法律體系的框架、綱領,使整個民事立法體系更加和諧,更富有內在的一致性。 二、民法典總則編具體規定了什麼? 民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基本原則是什麼?
-
《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
-
杜萬華 | 《民法典》 總則編重點問題解讀
我國《民法典》編纂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任務是起草《民法典》總則編(即《民法總則》)。這一任務從2015年初開始啟動,於2017年 3月15日通過了《民法總則》。第二階段的任務是編纂《民法典》各分編,起草 《民法典》各分編的工作在《民法總則》還沒通過之前就已經啟動,到2020年5月28日正式通過時結束。《民法總則》通過以後,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
-
杜萬華解讀《民法典》總則編的重點問題
我國《民法典》編纂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任務是起草《民法典》總則編(即《民法總則》)。這一任務從2015年初開始啟動,於2017年3月15日通過了《民法總則》。第二階段的任務是編纂《民法典》各分編,起草《民法典》各分編的工作在《民法總則》還沒通過之前就已經啟動,到2020年5月28日正式通過時結束。《民法總則》通過以後,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
-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與民法總則大事記
【立法進程】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 按照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計劃,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照「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 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
話說民法典丨民法典的開篇與統領 聚焦總則編
總則編,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也是民法典的總綱。綱舉目張。總則規定了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各分編在總則的基礎上對各項民事制度作出具體規定。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2017年3月,由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完成了民法典編纂工作的第一步,為整座民法典大廈的落成奠基。
-
民法典來了丨《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接下來小編將帶您逐個認識《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
-
普法課堂丨《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
-
【民法典小課堂】《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②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日授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接下來小編將帶您逐個認識《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②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接下來小編將帶您逐個認識《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
-
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 三、物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
法律普及丨《民法典》的總則編以及平等原則
總則編是《民法典》的序言和總綱,確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除了總則編,還包括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
-
民法典|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一、基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丨帶你一圖讀懂《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讀懂《民法典》」四、合同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