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的試誤說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桑代克的試誤說

首先,桑代克的試誤說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章節的一個重點內容,無論是作為客觀題的單選多選還是作為案例分析題的答案要點都是可出題的點,因此大家在備考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需要在記憶的基礎上能夠理解,才能真正的靈活運用在案例分析中。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部分知識:

(1)理論基礎:

桑代克於19世紀末就開始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實驗是餓貓學習如何逃出迷籠獲得食物的實驗。

桑代克將飢餓的貓禁閉於迷籠之內,餓貓可以用抓繩或按鈕等三種不同的動作逃出籠外獲得食物。飢餓的貓第一次被關進迷籠時,開始盲目地亂撞亂叫,東抓西咬,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可能做對了打開迷籠門的動作,逃出籠外。這時候,桑代克再次把餓貓放回籠子裡,並記錄每次從實驗開始到貓做出打開籠門的正確動作所用的時間。經過上述多次重複實驗,桑代克得出貓的學習曲線。這也為他後來提出三個學習規律奠定了實驗基礎。

(2)試誤說:

桑代克根據實驗中貓的學習曲線,得出貓逃脫迷籠潛伏期與實驗次數的關係。他認為貓是在進行「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餓貓學會了打開籠門的動作。因此,有人將桑代克的這種觀點稱為學習的「嘗試錯誤說」,或簡稱為「試誤說」。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

通過大量的人和動物的實驗,桑代克總結了三條學習定律:

1.準備律:強調學習開始前做好身心兩方面準備的作用,用於對學習的解釋以及動機性原則;

2.練習律:強調通過不斷的練習形成聯結的應用過程。

3.效果律:凡導致滿意結果的行為被加強,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產生滿意結果的動作被保留下來,而產生煩惱的行為將會減少。

「效果律」後來被持這種學習觀的理論家發展成為「強化」,也是三個定律中最重要的一個。

這部分知識在考查的時候會以多種形式存在,還需要大家多方面做好準備,下面就結合一些題目看一下:

試題再現:

1.多選題:嘗試-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有( )。

A.效果率

B.練習律

C.準備率

D.嘗試率

【答案】:AB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嘗試錯誤學習理論包括的三大規律有準備率、練習律、效果率。這也是考查的時候最基礎的概念題型。

2.單選題:桑代克提出眾多學習率,其中描述動機的是( )。

A.效果律

B.準備律

C.練習律

D.同化律

【答案】:B。解析:在桑代克體系中.動機被看做是一種在特定時刻存在於神經系統中的特定準備方式。學習者是否會對某種刺激做出反應。同他是否已做好準備有關,即桑代克所謂的「準備律」。

3.單選題: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後,老師家長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動機律

D.效果律

【答案】:D。解析:桑代克效果律是指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其他條件相等,在學習者對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應之後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時,則其聯結就會增強。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後,老師、家長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效果律。學習規律中效果律指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後,老師家長給予表揚和鼓勵。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關於桑代克的試誤說
    那今天呢,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桑代克的試誤說。關於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們,都是有自己的一個經典實驗的,而桑代克的經典實驗,就是貓開籠取食實驗,在這裡給大家去介紹一下關於介紹一下實驗的簡單過程。一隻餓貓被關在他專門設計的實驗迷籠裡,籠門緊閉,籠子附近放著一條鮮魚,籠內有一個開門的機關,碰到這個機關,籠門便會啟開。
  • 教育心理學-桑代克的試誤說
    桑代課的試誤說,是心理學中行為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樣,試誤說也是我們遼寧招教考試教育心理學理論需要重點準備的部分。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桑代課的試誤說來源於一個經典實驗,即:餓貓開籠取食實驗。大家要注意我說的是餓貓開籠,而不是貓。
  • 一般學習理論之桑代克的試誤說
    一般學習理論之桑代克的試誤說桑代克是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而行為主義認為:學習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即形成行為習慣或條件反射的過程,行為的塑造依靠強化即可完成,得不到強化或受到懲罰的行為則會消退。它強調改變學習的外部條件和環境塑造個體的行為。
  • 2018教師招聘教育學:桑代克的試誤說
    2018教師招聘教育學:桑代克的試誤說 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創立了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使教育心理學從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在教師招聘中桑代克是個常見考點,現在整理一下。他曾經做過許多關於動物學習的實驗,並且用此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
  • 淺析桑代克試誤說的
    桑代克是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教育心理學之父。他的學習理論在美國的影響延續整整半個世紀,儘管有許多人對他的理論提出這樣那樣的反應,但是人們還是公認他在心理學上作出的偉大貢獻。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桑代克的主要集中在試誤說,也就是他的聯結主義學習理論,所以這裡我們只介紹他的聯結主義學習理論。一、桑代克的聯結主義學習論在桑代克的早期工作中,他把大多數行為看作是對環境中刺激的反應。桑代克最初研究學習問題是從各種動物實驗開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餓貓打開迷箱的實驗。
  • 教師招聘備考之桑代克的試誤說
    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曾經做過許多關於動物學習的實驗,並且用此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其中,餓貓開籠實驗是他的最經典的實驗。具體實驗過程是這樣的: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裡,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桑代克的試誤說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桑代克的試誤說 2020上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公告已發布,筆試時間為3月14日。
  • 桑代克試誤說理論分析
    今天就結合相關實驗,為大家重點講解「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的試誤說。一、貓開籠取食實驗桑代克將餓貓關入籠中,籠外放一條魚,餓貓急於衝出籠門去吃籠外的魚,但是要想打開籠門,餓貓必須一氣完成三個分離的動作。首先要提起兩個門閂,然後是按壓一塊帶有鉸鏈的臺板,最後是把橫於門口的板條撥至垂直的位置。
  • 教招考點之有關桑代克的試誤說
    (一)桑代克的試誤說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他是美國動物心理學實驗的創始人之一。桑代克是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也是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創立者。
  • 學習理論之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
    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1.【地位】桑代克於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嘗試錯誤說也被認為是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同時也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所以該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考察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各位學員結合桑代克所做的實驗重點理解。2.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桑代克的試誤說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桑代克的試誤說考情:桑代克的三條學習定律是考查要點,一般以客觀題也就是單選、多選、判斷的形式對大家進行考查,以單選題為主。桑代克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或聯結說。
  • 【每日教招】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也叫做嘗試錯誤說。我們將從地位、實驗、實質、規律和意義幾個維度來講解桑代克的學習理論。重要程度:☆☆☆ 考察題型:選擇學習程度:理解  時長:7min桑代克於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嘗試錯誤說也被認為是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同時也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
  • 桑代克聯結-試誤說、注意有哪些分類?教師招聘教資必備知識總結
    桑代克 試誤說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有三大規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其他的都是錯的。其中效果律是最為重要的。效果律遵循的三個行為法則桑代克認為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學習定律,並提出三個行為法則:強化原則,是指令人滿意的、受到鼓勵的行為結果將增加先前行為的力度,並增加未來再次發生此行為的可能性。
  • 【有獎競答】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來源 | 中冠教師組編輯 | Tinyrelax桑代克聯結論的基本觀點可集中在對學習的實質、過程和規律的認識上
  • 桑代克的嘗試失誤說
    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曾經做過許多關於動物學習的實驗,並且用此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其中,餓貓開籠實驗是他的最經典的實驗。具體實驗過程是這樣的: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裡,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 招教心理學解析之桑代克嘗試錯誤說
    在教育心理學中,行為主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其中桑代的試誤說更是之一,接下來中公講師田源慧就桑代克的理論內容以及相應考點進行適當解析。對於此部分的考點整體分析而言,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包括:單選、多選、判斷、填空等題型。內容方面既涉及桑代克的實驗,也涉及與實驗相關的學習理論。
  • 教師招聘人物觀點——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說
    (一)桑代克的經典實驗理論桑代克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他依據學習實驗所得材料,創立了學習的聯結一試誤說。其依據是動物在迷箱中的學習行為。其主要理論要點有以下三點:1.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一定的聯結桑代克認為,學習即試誤,是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
  • 桑代克的嘗試—試誤說
    桑代克是通過餓貓開籠取食實驗而提出該理論的。在這個實驗中,他首先將貓關在一個籠子裡面,將食物放在籠外貓看得見的地方。貓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可以很快的通過按壓籠子上的開關取得食物。據此他提出了聯結主義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形成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而這種聯結的形成是通過反覆嘗試錯誤形成的。
  • 教育綜合每日一句 | 76【試誤學習】
    試誤學習是桑代克提出來的,他認為所有的學習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通過一系列嘗試錯誤的過程逐漸達到的;換言之,在學習之初,學習者一定會經歷一個被動、盲目的探索階段,猶如貓初次進入迷箱中一樣,而後,經過不斷嘗試錯誤後,正確的反應逐漸增多,而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這種心理歷程就叫做嘗試與錯誤學習。
  • 桑代克的教育思想
    一、迷籠實驗桑代克於19世紀末就開始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實驗是餓貓學習如何逃出迷籠獲得食物的實驗桑代克將飢餓的貓禁閉於迷籠之內,餓貓可以用抓繩或按鈕等三種不同的動作逃出籠外獲得食物。飢餓的貓第一次被關進迷籠時,開始盲目地亂撞亂叫,東抓西咬,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可能做對了打開迷籠門的動作,逃出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