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理論性最強的一部分內容,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難度相對較大,一定要結合每個教育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去理解每一個理論。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
1.【地位】桑代克於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嘗試錯誤說也被認為是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同時也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所以該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考察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各位學員結合桑代克所做的實驗重點理解。
2.【實驗】桑代克所做的實驗叫做「貓開籠取食實驗」,首先設計一個實驗裝置——籠子,籠子中有一個槓桿,在籠子中觸碰到槓桿,籠子門就會打開。桑代克把一隻貓餓了很長時間,放到籠子中去,籠子不遠的地方放了一條魚。而貓進籠子之後特別想吃魚,就在籠子中亂抓亂撓,無意中觸碰到槓桿,籠子門打開,它走出籠子吃掉魚。桑代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之後,發現貓打開籠子需要花費的時間越來越短,並根據貓開籠所花費的時間繪製了學習曲線。
3.【實質】基於上述實驗,桑代克提出了學習的實質,即通過不斷的嘗試錯誤建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4.【規律】桑代克認為學習要遵循三條重要的原則: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準備律是指聯結的加強或減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準備和心理調節狀態。
練習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會由於重複或練習而加強,不重複或練習,聯結的力量就會減弱。
效果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可因導致滿意的結果而加強,也可因導致煩惱的結果而減弱。
5.【意義】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具體而言,對教育有以下指導意義:
(1)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並鼓勵學生多嘗試,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會更牢固。
(2)任何學習都應該在學生有準備的狀態下進行,不能經常搞「突然襲擊」。
(3)在學習過程中,應加強合理的練習,並注意學習結束後不時地進行練習。
(4)在世紀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努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得到自我滿足的積極結果,防止一無所獲,得到消極的後果。
題目:桑代克認為動物的學習是由於在反覆的嘗試錯誤過程中,形成了穩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興趣 D.刺激—反應聯結
【答案】D。解析:桑代克認為學習的實質是通過盲目嘗試錯誤建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題目:在學生取得好成績後,老師家長給予表揚和獎勵。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動機律
【答案】C。解析:效果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可因導致滿意的結果而加強,老師和家長的獎勵屬於滿意的結果,體現效果律。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