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GMAT是測智商的考試,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數學部分更是比GRE還要難。對我們大部分考生來說,心裡總覺得,數學很重要,數學考得好,分數基本穩了。是否GMAT也印證了那句「古話」:得數學者得天下?
1、數學,確實很重要
GMAT考試改革以後,數學部分從39題減少到31題,時間從75分鐘縮短到62分鐘。雖然題目減少了,但是不影響分數的計算,因為減少的題目是unscored questions(用於研究測試的題),scored questions不受影響。
GMAT的算分規則無人知曉,只是憑藉群眾的力量,根據以往大量學生的數學和語文成績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是,數學部分的失分對最後總分的影響大於語文部分的扣分。自然而然,數學在考生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數學為什麼重要?因為數學比語文更容易拿滿分呀,尤其對我們大天朝的學生來說,計算能力分分鐘吊打兩美亞非歐的學生。但是語文就不同了,首先閱讀理解和邏輯推理就已經很燒腦了,更不要說,題目還加上一層了「外語十級」的濾鏡。你說哪個能快速提分,當然是先練數學啊!
GMAT為什麼要考數學,是因為日後的課程及工作中,數據分析是商科學生的必備技能。除了直接和數據打交道的Accounting、Finance和Business Analytics等專業,其他如管理類的專業,也需要學生具備能夠解讀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因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透漏的就是商機。
2、但,數學不是唯一
雖然數學確實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我們不能忽略verbal部分,以及綜合推理(Integrated Reasoning)和分析性寫作(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強調數學的重要性,不是說一味追求數學能力,而是爭取不在數學部分丟掉不該損失的分數。
除了數學,GMAT也注重語法和邏輯,可以說這兩樣是貫穿整個考試的精髓。每道題都需要我們多多留意,當心GMAT爹地給我們挖的坑。不論是閱讀還是邏輯推理,都需要學生有邏輯思維和解構句子的能力。當我們看到一個6、7行長的句子時,能臨危不亂地分析出主句從句和謂語,那一刻,再多的陷阱也難不倒我們。
根據2017年的數據,雖然中國學生在數學方面遙遙領先,但是其他的數據還是稍顯落後。而根據近幾年的趨勢,商學院也更加看重IR分數領先的學生,因為它更能反應學生在商業環境下的數據處理和信息提取能力。
所以,重視數學之餘,不要鬆懈其他部分的複習,踏踏實實得攻下每一座城池。
總結一下,由於分數佔比、得分難易和專業要求,GMAT數學確實很重要,但並沒有到「得數學者得天下」的程度,最多只是「半壁江山」。備考GMAT,還是要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實力,穩紮穩打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