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MAT的江湖裡,「得數學者得天下?」

2020-12-17 STEAM創客

都說GMAT是測智商的考試,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數學部分更是比GRE還要難。對我們大部分考生來說,心裡總覺得,數學很重要,數學考得好,分數基本穩了。是否GMAT也印證了那句「古話」:得數學者得天下?

1、數學,確實很重要

GMAT考試改革以後,數學部分從39題減少到31題,時間從75分鐘縮短到62分鐘。雖然題目減少了,但是不影響分數的計算,因為減少的題目是unscored questions(用於研究測試的題),scored questions不受影響。

GMAT的算分規則無人知曉,只是憑藉群眾的力量,根據以往大量學生的數學和語文成績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是,數學部分的失分對最後總分的影響大於語文部分的扣分。自然而然,數學在考生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數學為什麼重要?因為數學比語文更容易拿滿分呀,尤其對我們大天朝的學生來說,計算能力分分鐘吊打兩美亞非歐的學生。但是語文就不同了,首先閱讀理解和邏輯推理就已經很燒腦了,更不要說,題目還加上一層了「外語十級」的濾鏡。你說哪個能快速提分,當然是先練數學啊!

GMAT為什麼要考數學,是因為日後的課程及工作中,數據分析是商科學生的必備技能。除了直接和數據打交道的Accounting、Finance和Business Analytics等專業,其他如管理類的專業,也需要學生具備能夠解讀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因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透漏的就是商機。

2、但,數學不是唯一

雖然數學確實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我們不能忽略verbal部分,以及綜合推理(Integrated Reasoning)和分析性寫作(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強調數學的重要性,不是說一味追求數學能力,而是爭取不在數學部分丟掉不該損失的分數。

除了數學,GMAT也注重語法和邏輯,可以說這兩樣是貫穿整個考試的精髓。每道題都需要我們多多留意,當心GMAT爹地給我們挖的坑。不論是閱讀還是邏輯推理,都需要學生有邏輯思維和解構句子的能力。當我們看到一個6、7行長的句子時,能臨危不亂地分析出主句從句和謂語,那一刻,再多的陷阱也難不倒我們。

根據2017年的數據,雖然中國學生在數學方面遙遙領先,但是其他的數據還是稍顯落後。而根據近幾年的趨勢,商學院也更加看重IR分數領先的學生,因為它更能反應學生在商業環境下的數據處理和信息提取能力。

所以,重視數學之餘,不要鬆懈其他部分的複習,踏踏實實得攻下每一座城池。

總結一下,由於分數佔比、得分難易和專業要求,GMAT數學確實很重要,但並沒有到「得數學者得天下」的程度,最多只是「半壁江山」。備考GMAT,還是要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實力,穩紮穩打地進步。

相關焦點

  • 從糾正對數學的偏見開始——得數學者得天下
    再後來的數學多被認為過於深奧抽象,難以得其門而入。然而,這篇文章指出,這種印象不過是不當教育導致的偏見,數學學科雖多,但其理則一,數學中的每個臺階都是始於一個原始的理念,既不深奧也不複雜,都是研究來自自然界的問題。
  • 得語文者得天下
    ​我個人極力反對這樣一種淡漠對待語文學科的態度,我甚至認為——得語文者得天下!我曾經不只一次的表達過我的觀點——語文是高手之間過招的殺手鐧,是一流選手勝敗的關鍵!即「得天下」! 那麼,如何能最終「得天下」呢? 首先必須在態度上加以改變,要向熱愛其它學科一樣來熱愛他。 其次就是一些語文的學習方法。閱讀和積累是語文學習中需要長期堅持的。
  • 三戰GMAT 710高分經驗 - 別忽略整理GMAT錯題
    決定考gmat的時候對於這門考試了解甚少,做了診斷測試之後發現自己對gmat考試的題型、模式和思路完全沒概念,所以就老老實實的去報了kmf的邏輯和語法課程。現在看來報一門課程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正確的決定。
  • MBA英語二,得閱讀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妥妥得天下
    提升閱讀理解正確率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有同學做閱讀正確率很不穩定,有時全對,有時錯2-3個,甚至更多。其原因是過於依賴對文章的胃口與感覺,解題思想過於倚重文章,文章變正確率也變,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 《橫掃天下》之笑天下 江湖茶館「戲說天下」
    《橫掃天下》之笑天下將於8月29日逍遙公測!新資料片更顯深厚的文化底蘊,根植市井文化的說書運動「戲說天下」也將隆重登場!風雲客棧來了一個通曉天下大小事的說書人,掀起了襄陽百姓聽書會友、品茶論道的新風尚。只要你光臨「戲說天下」,邂逅每日奇遇任務,你也可以暢享如故事中的傳奇江湖!
  • 得天下者得民心
    漢高祖劉邦自沛縣起兵,歷大小數百戰,終於坐上皇帝的寶座,這明明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跟所謂的天命、瑞應根本扯不上關係。不過劉邦本人對此又是怎麼想的呢?《史記·高祖本紀》裡說,劉邦南徵英布時,身中流矢,道中得病。呂后找了一位名醫給他治病,劉邦問病,大夫答「病可治」。不料這回答卻招來劉邦一頓臭罵:「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於是拒絕治療。如此看來,劉邦顯然是相信天命的。
  • 得幾何者得數學天下,別讓幾何短板讓孩子抱憾終生
    ——牛頓 幾何學是數學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也是在數學這個領域裡最基礎的分支之一。中國、古巴比倫、埃及、印度、希臘都是幾何學的重要發源地。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埃塞託斯提尼、劉徽、祖衝之、託勒密、拍拉圖、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歐多克索斯等等,這些科學先驅都曾為幾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公務員考試:失行測者失公考,得申論者得天下
    1.得申論者得天下在公考的獨木上,有這樣一句話叫「失行測者失公考,得申論者得天下」。倘若你寄希望行測拉分,除非大神,基本上都是穩定在70多分,這時你便需想想「得申論者得天下」。「申論千古事,得失寸心間」。把申論說成千古事,實屬誇張,但它確實需要長時間蓄積。心堅者得天下,心弱者敗為寇。筆試最拉分恰是申論,找不到門道,踏不進師門,不會學、不堅持學習,永遠總是50+幾分,這一下拉分就大,也難以再靠行測拉近距離。
  • 卜卦得大禮《亂世江湖》新春火爆內測
    在49you《亂世江湖》裡也有著卜卦系統哦,玩家們要想在新春來點彩頭就必須來卜個卦,卜卦得大禮,49you《亂世江湖》火爆內存等著你!    49you《亂世江湖》官網:http://lsjh.49you.com/
  • 得摩羯女得天下,看看哪個星座男可以得天下?
    因為摩羯座一生只有兩件事: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剩下的事摩羯女都不會掛心,任泰山崩於前都面不改色,絕對擔得起巾幗女英雄的名號,只能感嘆一句,得摩羯女者得天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12星座男誰能得到天下吧?以色侍人能得幾時好,你權傾朝野?貨賣帝王家罷了。一日,煙雨濛濛,摩羯女湖邊看雨色,一時疏忽,溼了衣衫,偶遇一男子遞上紙帕,男子有些羞澀說:我乃天蠍座,愛慕小姐芳容,不知小姐是否願與我結為秦晉之好?摩羯女掩口輕笑:我嫁。
  •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要怎樣在江湖裡活出自己?
    這個問題要看你是江湖裡的誰吧?因為我們知道郭靖在江湖、楊過在江湖、黃藥師、洪七公、周伯通一樣都在江湖,但是他們每個人活出來的狀態卻都不一樣,就像心理學經常提到的要活出你自己。那如何才能活出自己呢?如果經常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想很難能夠活出自己。可是如果在這個江湖裡面,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並且不為外物,不為一些名利所累的話,活出自己還要相對的容易一些。比如說黃藥師,比如說楊過。
  • 為何得山西者易得天下,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山西篇)?
    如果我們把思維轉變一下,變成如果有一路心存雄心壯志的諸侯,已經佔有了山西之地,進而想要取天下的話,山西是否又具備足夠的優勢呢?根據史料,我們發現,山西的確具備這個優勢。我們還是先說山西與隔太行山脈相望的華北平原之間的戰略關係。
  • 得屌絲者得天下,男人都愛小澤
    前些日子,得屌絲者得天下的小米鬧的是沸沸揚揚。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某活動上發言稱:「我們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該發言招致廣泛批評。人們排斥的是自嘲和諷刺的區別,不信咱們換個詞:「得打工人得天下!」對於企業來說,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你遇到大坎坷。
  • 畫江湖之不良人:偽裝的正義才是真的壞,只有他們壞得最坦蕩
    畫江湖,話江湖,江湖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是不問世事,放下過去的退隱;是快意遊走,閒雲野鶴,逍遙一世;是爭權奪利,稱霸天下的欲望;是仗劍天涯,打抱不平,一身正氣……《畫江湖之不良人》第一季看完了,以龍泉劍展開,幾個幫派的紛爭,這幾個幫派主要是玄冥教
  • 達難兼濟天下,窮亦不能獨善其身,《笑傲江湖》告訴你真實的原因
    這是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劍法,江湖上雖有人知道其名而卻很少有人見過其劍,更少有人得其真傳。這是一種神妙無比的劍術,金庸在寫到風清揚傳劍之時,講述的高深的武學道理,其實則包含了精深無比的哲學與禪機。這套「獨孤九劍"好像正是為令孤衝所專門準備的武功。
  • 中國人的江湖裡需要大俠
    於是,管你憂君不憂君,江湖還是被抽離出來,和廟堂對立,成了遠離政權的地方。江湖,天不拘地不管的逍遙所在。1937年,民國武俠小說家宮白羽的《十二金錢鏢》第一回書「小隱俠蹤閒居傳劍術,頻聞盜警登門借鏢旗」裡描述俞劍平鏢頭:「他的十二隻金錢鏢,尤屬武林一絕」。
  • 「得語文者得天下」?抱歉,我很難同意這個說法
    而在正常在校學習裡,有相當大一部分是「被動效率」(需要環境督促的),這部分學生就直接掉隊了。 於是我們會看到,原來桃核型的總成績一點點地變成了沙漏型:那些處於中間層的學生,因為自律和習慣的差異,迅速地「被分層」。認真的孩子會持續認真,偷懶的孩子會持續偷懶,釘釘和微信群裡的糾正舉措終究是弱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了新的主導因素。
  • 十年修得宋玉樹,百年修得徐鳳年,一起領略雪中的江湖
    看徐鳳年如何一人雙刀,把這江湖捅一個通透。十年修得宋玉書,百年修得徐鳳年,千年修得呂洞玄。徐鳳年字天狼,老涼王徐驍的嫡長子,前世身份諸多如真武大帝、八百年前大秦皇帝、澹臺瓶鏡的師傅。口頭禪為「技術活,當賞」。
  •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噢,是他走了,那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金庸先生,那個為華人描繪恢弘江湖畫卷,締造史詩武俠世界、樹立俠義精神圖騰的金庸先生真的走了。一時間無數經典的俠客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們有的來自於小說,有的來自於電影,有的來自於電視,但都是那樣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悅書|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此後十年,當東南數千裡外有異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與李郎可瀝酒東南相賀。虯髯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器宇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用於輔佐李世民。而虯髯客自己則遠赴「東南數千裡外」,並且「入扶餘國,殺其主自立」。江湖之廣闊,自有俠客恣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