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得山西者易得天下,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山西篇)?

2020-12-14 山川行
太行山

文遺網:本文由專注於地理、旅行、人文的山川網,聯合專注於歷史、文化、古蹟的文遺網聯合推出。由山川網負責本文涉及地理、地貌相關素材搜集整理分析,由文遺網負責本文涉及史料、典故相關素材搜集整理分析。

眾所周知,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而這些行政區域的輪廓形狀,卻和世界其他國家經常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區劃方式大相逕庭,各種奇形怪狀的劃分方式層出不窮。

那麼在開始本文的分析研究前,小文需要先向大家普及一下中國行政區劃的基本原則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亦作犬牙交錯)。

山川形便,即根據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徵劃分地理區域,進而劃分行政區域。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域劃分的重要原則之一,能夠使行政區劃與經濟、文化區劃一致,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發展。江西就是最典型的利用山川形便劃分的省級行政區。

而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很多省份如果完全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進行劃分,那麼位於群山、大河環繞的行政單位,便很容易形成諸侯勢力割據局面。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無疑就是同時擁有四川盆地和蜀道難的四川省。

那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中央政府往往就會採用「犬牙相入」的區劃準則,人為將一些在地理、交通、文化、習俗上屬於一省的重要城市,劃入相鄰另一省管轄,藉以削弱地方諸侯割據自立的機率。比較典型的,就要數原本屬於出川咽喉要到的漢中市,被劃入了陝西省管轄。

參考歷史的教訓,最終我們發現,要想國泰民安,就必須堅持「山川形便,犬牙相入」的區劃準則。正所謂「山川形便民生利,犬牙交錯社稷安」。

了解了中國省域劃分的基本原則,接下來我們開始今天的正題。中國有兩個省份,同樣是造化於「山川形便」,山河包圍,易守難攻,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卻上演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來說山西省,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有多優越呢?小文在上網搜集資料時,發現很多現在的山西地圖,都沒能特別好地展現山西在地形地貌上的得天獨厚。直到偶然發現了上圖這份清代的山西地圖。從行政劃分上,清代山西和如今的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所以我們以此為憑對山西進行研究,非常合適。

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黃土高原地貌)為界與內蒙古毗連。也就是說,山西東南西北四面,都擁有可以據險以守的天然地貌屏障。

更重要的是,我們來看看,與山西相鄰的四個主要省份:北邊是蒙古,東邊是河北,南邊是河南,西邊是陝西。

蒙古不多說,自古以來都是中國北方疆土的最重要威脅來源。山西最北端的城市大同,從古至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朝歷代都是政府重要的邊防城市,屯兵戍邊之所在。山西的北部屏障主要有二,其一是天然的黃土高原地形,可以有效影響蒙古騎兵的閃電戰和陣地戰效果;其二是人工的長城屏障,可以彼此呼應,大大降低蒙古鐵騎長驅直入的隱患。

山西以東,隔太行山脈相望的,正是中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華北平原。自元代開始,歷經數百年,中國的中央機關所在地北京,都位於此處。而北京的防線,主要就取決於北方的燕山山脈和西方的太行山脈。兩大屏障但凡有一處失守,基本就是蒙古鐵騎長驅直入、兵臨城下。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軍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慘敗,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變使明王朝遇到嚴重的危機。危急之時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加強戰備。十月十一日瓦剌軍抵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勝門外空房內。十三日,于謙、石亨率軍與瓦剌軍戰於德勝門外,瓦剌軍大敗。隨後又轉戰至西直門進攻明軍,也被明軍擊退。瓦剌軍不甘失敗,又在彰義門組織進攻,明軍佯裝失利,瓦剌軍追到土城,被潛伏在民居內的明軍火槍手阻擊,死傷無數,不得推進。加上天寒地凍,京師外圍守軍的奮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

明朝的這場北京保衛戰,正是大同邊防(當然,失守的不僅此一處)失守後,帝國中樞北京面臨生死考驗的典型案例。

但上文,我們是站在山西作為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平原重要軍事屏障的角度來思考山西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的。

如果我們把思維轉變一下,變成如果有一路心存雄心壯志的諸侯,已經佔有了山西之地,進而想要取天下的話,山西是否又具備足夠的優勢呢?

根據史料,我們發現,山西的確具備這個優勢。我們還是先說山西與隔太行山脈相望的華北平原之間的戰略關係。從地勢上,我們從小就從地理課上學過,中國地勢是西高東低,而太行以東的河北又處於平原地帶,毫無疑問,山西之於河北,處於居高臨下的戰略俯視地位,這對於古代戰爭而言,就是典型的交通與地理優勢。

而太行山雖然巍峨,但主脈卻被多條河流橫切,形成著名的「太行八陘」和多個險關,自古烽火不斷。

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太行山延袤千裡,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山西的許多條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乾河等等,於是形成幾條穿越太行山的峽谷。

也就是說,想要從山西出兵東進河北,是順流而下,輕而易舉的事情。且通道眾多,戰略可選方式多變,對於防守方而言頗為不利。而直到如今,連通山西與河北之間的許多鐵路公路通道,依舊選擇了當年太行八陘的路徑。

說過了山西向東,我們再來說山西向南。中國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而中原在哪?正是今天的河南所處區域。而山西與河南有多近呢?只有黃河一河之隔。而歷史上之所以長江是天塹而黃河不是,正是因為黃河在冬季的枯水期,是會冰凍的,此時揮兵南下,基本上中原地帶便無險可守。洛陽、開封兩大中原古都,將完全洞開於敵人刀口之下。

關於這點,北宋的慘痛教訓,可謂是歷歷在目。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地理屏障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使得包括華北、中原廣闊華夏腹地的命門洞開。即使是到了宋朝,猛人如太祖趙匡胤,依舊苦苦難以奪回幽雲十六州。也正是如次,才導致了後來的北宋滅亡。後人稱石敬瑭為華夏千古罪人,絕非虛言。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

失嶺北(王維詩中都護在燕然的燕然都護府)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之於南方猶如嶺北行省之於北方,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元朝稱之為腹裡。

山西南面,正是四戰之地的中原地區。洛陽、開封兩個古都接近山西,處於它的攻擊範圍。歷史上,就有無數佔據山西,並攻擊中原的例子,比如北朝的匈奴王劉淵等。

說完了山西的北、東、南三面,我們再來說說最後的西面。山西以西,正是十三朝古都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同樣是易守難攻的重要行政區,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素有「關中四關」之稱。但是,相比洛陽的「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以長安為都無疑對於控制中原乃至廣闊的中國東南腹地,顯得有些鞭長莫及,捉襟見肘。尤其是在過去交通不發達,由長安向全國發布傳達政令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在漢唐時代,雖然經過文治武功,中國西部的最大控制範圍延伸到了今天的新疆附近。但是傳統意義上的中華文明版圖,始終都在中原地帶。而連通關中平原與中原地帶的最重要道路,正是位於陝西以東、山西以南的崤函通道。這條位於黃河與秦嶺之間的通道,自上古時期起,就是東出渭河平原(關中平原)的重要通道。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稱之為唯一通道。所以如果定都長安,就必須將崤函通道和山西牢牢控制在手裡,否則的話,一般會發生兩種情況——

第一,陝西政權出關中平原進取中原,回來路上就被人家給截胡了,典型案例:春秋時期秦穆公遠徵鄭國,回師途中被晉國在崤山設下埋伏,最終結果是全軍覆沒。

第二,中原想要打進關中雖然是險關當道,但山西政權如果想要進關中,結果就大不一樣了,典型案例:隋末李淵在太原起兵,首創了借山西拿下關中,繼而取得天下的案例。

李淵

正是因為山西重要的軍事位置,皇帝如果把自己的某個兒子封作了晉王,或者某位諸侯自己費勁心機當上了晉王,那麼未來就會有較大可能成為帝國接班者。司馬昭、楊廣、柴榮、趙匡義等人,在登基坐殿之前,就都曾當過晉王。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更好理解為何得山西者易得天下這個問題——山西退能夠據險以守,進可以隨時出兵爭奪天下,距離中國三大權力中心關中、中原、華北又極近,堪稱絕佳戰略要地。

下一期,小文將帶大家了解另外一個和山西同樣易守難攻的省份四川。但四川的命運,卻和山西大不相同,敬請期待吧!

相關焦點

  • MBA英語二,得閱讀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妥妥得天下
    提升閱讀理解正確率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有同學做閱讀正確率很不穩定,有時全對,有時錯2-3個,甚至更多。其原因是過於依賴對文章的胃口與感覺,解題思想過於倚重文章,文章變正確率也變,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 得天下者得民心
    中國傳統的史書傾向於把所有王朝易代描寫成天命的變易。漢高祖劉邦自沛縣起兵,歷大小數百戰,終於坐上皇帝的寶座,這明明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跟所謂的天命、瑞應根本扯不上關係。不過劉邦本人對此又是怎麼想的呢?《史記·高祖本紀》裡說,劉邦南徵英布時,身中流矢,道中得病。呂后找了一位名醫給他治病,劉邦問病,大夫答「病可治」。不料這回答卻招來劉邦一頓臭罵:「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 得新生代者 得天下
    天下風雲出我輩當中國網際網路開始啟蒙之時,第一批90後也到入學的年齡。和80後的課本比,90後的教材色彩明快,內容豐富。例如在新教材上,那個經典的「烏鴉喝水」的故事插圖中,就連烏鴉銜來的石頭子都是彩色的。大量的彩色插圖和留白,讓90後從小對顏值就有了清晰的認識。
  • 快遞小哥千千萬 得職稱者得天下
    然而,儘管快遞小哥千千萬,卻是被「誤會」最深的一個群體,這是為何?愛的深「誤會」也深事實上,消費者對快遞員可謂是愛恨交織。隨著網購行為日益深入人心,消費者對快遞物流行業的依賴程度空前高漲,對快遞員及時送達自己的包裹充滿了殷切的期盼。
  • 公務員考試,得申論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論
    「得申論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論」。申發論述在國考中一般為40分,分值佔比大、寫作難度大。作文在申論考試中評分按照分類分檔制,「一類文」代表的是寫作的最高標準。能拿到「一類文」是每個公考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很多考生在拿到試卷時往往不知所措,寫文章時沒有思考清楚就匆匆下筆,經常出現文章邏輯不清、論證不足、語言平淡等問題。如何從寫不好作文的小白,成長為篇篇「一類文」的大神呢?
  • 九品鍋火鍋,得優質供應鏈者得天下
    九品鍋深耕餐飲行業數十載,通過自己豐富的行業經驗深知「得優質供應鏈者得天下」,僅用兩年的時間向國人做出了堅定有力的回答。
  • 商場大戰,得童心者得天下?
    商家們越來越明白「得童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了。南都記者近日發現,除了兒童遊樂、母嬰服務、兒童餐飲、兒童攝影外,兒童教育業態正在擴充:廣州高端購物中心———麗柏廣場在幾個月前首度引入了教育機構哲仁學苑,而業態相對單一的百貨業———摩登百貨也在今年大面積引入兒童教育品牌。另外,像高德置地廣場、以江燕路萬科裡為代表的廣州萬科商業也早就布局了兒童教育業態。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因此可以說「得九邊者得天下」。明九邊示意圖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在哪裡?明朝在統一中原之後,開始推行都司-衛所制,北方靠近蒙古的區域是明朝衛所的集中區域。原先具有臨時差遣性質的總兵官逐漸轉變為常駐地方的軍事將領,地位甚至在都指揮使司之上,「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設官統兵鎮戍,其總鎮一方者曰鎮守」。隨著鎮守總兵官一職趨於固定,總兵官既負責平日操練,亦負責戰時的領兵作戰。此後,明廷又在九鎮設立巡撫、總督等職,或是為了以文制武,或是為了統籌協調邊鎮的防禦。明前期,明朝的京軍戰鬥力尚可,但經歷土木堡之變後,京軍實力再難完全恢復。
  • 阿芙精油:得花材者得天下
    據阿芙的採購總監介紹,對於一瓶精油最重要的當屬原材料,正所謂「得花材者得天下」,只有選擇最佳原產地的當年花材,才能確保精油的品質。阿芙精油始終致力於尋求全球最佳產地莊園合作,堅持不向中間商採購花材。到目前為止,阿芙已經續籤了保加利亞的玫瑰莊園,法國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莊園,埃及開羅的茉莉莊園,馬達加斯加的依蘭依蘭莊園,澳洲的茶樹、尤加利莊園,阿芙的尋香之旅一直在繼續。
  • 大阪民宿公寓投資,得商圈者得天下
    因此對於公寓或民宿投資者而言,正是:"得商圈者得天下",如果還能靠近景點的話,你就偷著樂吧!大阪在日本屬於經濟特區的地位,不僅在商業貿易還是旅遊方面都是佔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上班族和遊客組成了大阪租房市場的主力軍,也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下面小楊就帶大家分析一下大阪及商圈吧!
  • 「得少兒者得天下」 童書生意應該怎麼做?
    開卷信息:得少兒者得天下,實體店與網店的童書銷售分化嚴重「少兒圖書對於出版單位的影響越來越大,全國580多家出版社中的絕大多數都參與進了童書市場競爭,所以我們有句話叫做『得少兒者得天下』。」楊雷在「童書發行論壇」上提到,近年來,少兒類圖書持續穩定增長,已經成為了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 網約車重演補貼大戰 業內人士:得司機者得天下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實際上就是搶人大戰,「得司機者得天下」,網約車平臺「燒錢」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網約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加入自己的平臺,從而爭奪出行市場這塊大蛋糕。一旦市場份額穩定後,補貼會立即停止。  美團  對司機每單平均補貼約20元  據了解,近期美團打車開始增加對司機的補貼費用,每單平均補貼20元左右,而且在對早晚高峰階段完成的訂單還有額外獎勵。
  • 生殖中心:高成功率為王,得口碑者得天下
    生殖中心:高成功率為王,得口碑者得天下 高成功率為王:得口碑者得天下 IVF成功率(口碑)是衡量輔助生殖的核心指標,我國成功率常以臨床妊娠率作為衡量指標
  • 21考研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關鍵是該怎麼「得」?
    考研英語閱讀答題技巧(1)在考研英語中,閱讀是最重要的,都說得閱讀者得天下,但問題是怎麼「得」?
  • WEY品牌CMO李瑞峰:得用戶者得天下
    得用戶者得天下用戶是一個品牌最寶貴的財富。用戶需求為導向並與用戶形成「共創思維」,是WEY品牌未來最核心的品牌戰略。「品牌的價值,就是走進用戶心裡」,李瑞峰說,用戶口碑是形成品牌溢價的關鍵,也是用戶運營的價值所在。
  • 英語考研:距離2019初始還有13天,得詞彙者得天下,90%的人會過
    因為大多數人初期準備當然是詞彙,無詞彙不考研,得詞彙者得天下,90%的人會過。大綱詞彙標註5500,剔除那些像about, usually, student等簡易詞彙後,實際需要記背的詞彙大約在3000左右。 這個是第一步。
  • 得閱讀者得天下 英語教育步入新時代
    隨著英語閱讀教學新時代的到來,學校、企業、家庭都已經行動起來,為推動和踐行英語閱讀教育做著自己的努力。
  • 得閱讀者得天下——如何提升考研英語閱讀能力
    考研英語閱讀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在總分100分的考研英語試卷中,閱讀就佔到了40分,足以見得閱讀在考研英語中的重要性,因而也便有了「得閱讀者的天下」的說法。但是教育部通過對近10年的考研英語成績進行了分析,而後得出了近10年考生閱讀的平均分大致為17-19分,這不免引發我們的思考為何閱讀分值為40分,考生的平均分卻連其一半都未達到?針對該問題,我將從如下幾個方面為考生提供備考策略:一、了解題材與體裁。
  • 得「量化」者得天下:要致富先學好數學和計算機
    近年來,量化投資崛起,業內流行一句話:得「量化」者得天下,而文藝復興科技的Jim Simons則是量化投資的「巨擘」,2015年其以17億美元的收入與Citadel創始人Kenneth Griffin並列第一。
  • 寧風致薩拉斯:得大師者得天下!諾丁學院:騙吃騙喝的關係戶!
    甚至道出了一句「得大師者得天下」!大師究竟有何魅力能讓武魂殿主教和天下第二宗宗主如此重視!那諾丁學院的師生眾人的態度又為何天差地別?難道這裡很封閉嗎?一些權威言論都沒有傳播過來嗎?還是他們的境界只能停留在一個檔次,難道眼裡只看的到表面的魂力對比嗎!大師:鬥羅大陸第一個武魂理論研究生大師,藍電霸王龍家族宗主玉元震之子!天生變異武魂,天賦魂力只能達到30級不能繼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