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一諾是個什麼故事?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你了解嗎?

2020-12-18 百家號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說有的人非常講信用,一諾千金,答應別人的事情,總是能準時做到,這樣的人也是我們非常欣賞的人,沒有誠信,一個人是無法在人世間行走的,更不要談混出一片天地了,也不會有朋友願意幫你。但是大家了解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這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這個人叫季布,是個非常講信用的人,曾經流傳著季布一諾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季布一諾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說是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是非常的耿直,為人是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都想盡辦法一定都給辦到。所以受到大夥的稱讚,給他留下這麼一句話,說是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所以這個典故叫季布一諾或者叫一諾千金。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說說這個故事。話說在當時社會非常動蕩,楚漢相爭的時代,戰爭成了經常發生的事情,人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是亂世出英雄,越是動蕩的社會,越容易出現不一樣的人物。一開始季布是楚霸王項羽的部下,能耐特別大,好幾回都是出謀劃策,把劉邦的軍隊打的是落花流水。可是後來項羽一敗塗地,劉邦成了氣候當了皇帝,這就是漢高祖。劉邦就特別的恨這個季布,就下令把他給抓起來,四處逃走,落網魚,驚弓鳥,日子是特別的難熬。後來遇上一位貴人,這個貴人是誰呢?就是劉邦的部下汝陰侯叫做夏侯嬰,這夏侯嬰在劉邦的面前百般美言,最後漢高祖點頭答應了,撤銷對季布的通緝令,而且封他做了郎中,不久改做河東太守,這下子季布是聲名鵲起。這也為季布的名聲打下了基礎。畢竟有名的人,他的優美品德才更容易傳播,更容易留名青史。

他有一個老鄉,姓曹叫曹丘,特別的喜歡結交權貴,一聽說季布現在牛哄哄的,那我趕緊投奔他。找到季布之後就開始溜須拍馬,抱臭腿捧臭腳。季布那是什麼人,久闖江湖。一看曹丘來了,他就故意板著個臉,發落幾句話,讓曹丘下不來臺。誰知道這個曹丘太會來事兒了,一進廳堂,不管這個季布臉色有多麼陰沉話語有怎麼樣的難聽,他總是笑眉喜臉的,又是作揖,玩了命的吹捧,說我在楚地聽到您的美名,說是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怎麼這麼大能耐啊,您這樣的好名聲流傳在梁楚之地,是怎麼辦到的呢?我是您的老鄉啊,我應該有義務到處宣揚您的好名聲,您放心,我就是您的宣傳隊,保證讓您萬古流芳,他這麼一說,這季布心情好多了。臉上也有點笑容了。就熱情的款待曹丘,臨行還送給他一份厚禮。

曹丘也是真幹活,回去之後就到處宣揚,把季布吹得有口皆碑。所以季布一諾、一諾千金,這兩個成語一半是季布自己做出來的,另外一半是曹丘幫他吹出來的。看完了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通過這個故事,小編想說兩句社會上的事情,在這個日益發展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講究誠信,古人尚且能做到誠信贏天下,懂得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現在人也應該如此,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像季布一樣,做到一諾千金,社會的良好風氣需要你我一起來營造。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 一諾千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一諾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基本釋義: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
  • 成語故事:季布一諾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就一定要辦到,從未失信於人,受到大家的讚揚。
  • 成語背後的故事——季布一諾
    呂后在世時,外戚把持朝政;呂后死後,外戚的式微,以周勃、陳平為首的權臣趁機返攻,誅殺諸呂,剿滅外戚勢力。但是,他們不具備執掌國家的合法性,於是,最高權力出現真空。這時候,他們急於推出一位皇帝,以穩定局面,並能夠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
  • 看皓鑭傳學歷史:第一集,呂不韋大秀成語,卻弄巧成拙槽點滿滿
    「大豬蹄子」版的呂不韋一登場,就給人一種高傲自負的暴發戶感覺,同時,這個富商又不想被人看低,便大肆賣弄自己的才學,比如他故意玩了一手「買櫝還珠」的商業炒作,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和名望。買櫝還珠這個成語,雖然不是出自呂不韋的故事,但不能說他的行為不符合史實,可劇中大多數人都提到了「買櫝還珠」這個成語,就有點問題了。
  • 走進數字成語
    什麼是成語?大家都說,約定俗成的詞語,就叫成語。
  • 班門弄斧,有人知道這個成語真正的故事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也產生了數不勝數的成語,是文明的傳承,是歷史的瑰寶。木木前些天看到了一個成語,班門弄斧,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跟木木的想法一致,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成語的故事,就是有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木匠上門找能工巧匠的魯班探討技藝,實則是在魯班面前賣弄吹噓自己的斧頭,但魯班根本不在意他的挑釁。
  • 季布一諾千金
    季布的父親是楚國的商人,因為誠實守信,他的生意相當紅火。季布記得,父親從來沒有欺騙過顧客,即使在通貨膨脹的時候,父親出售的商品價格依然和平時一樣。在季布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說過大話、謊話,一般也不輕易向別人承諾什麼,一旦承諾,就一定會辦到。  只可惜父親命不長久,因為過於操勞,不惑之年就染病身亡了。
  • 你了解「管寧割席」這個成語背後的歷史真相嗎
    二人都好儒學,自年少時就一起苦讀,所不同者在於,管寧對什麼功名利祿是完全無感的,而華歆不是。於是,我們讀到了二人一起鋤地,結果挖到了一塊金子,什麼?金子?是的,就是金子,你沒看錯,我也沒有說錯,管寧是把金子當成了土疙瘩、碎石頭一樣,該怎麼做還怎麼做,而華歆則不然,他是真高興,他把金子撿起來,看了看,估計是還想再看看,可是一看到好友臉上的神色,就趕緊把金子扔了。
  • 南通一座「低調」的千年古鎮,曾出兩個成語,古樸滄桑遊人稀少
    還沒完全商業化的餘西古鎮,你喜歡嗎?餘西的遊人很少,喜歡清靜的人一定會愛上這裡的,這裡有一塊節孝牌坊,上面鐫刻著「百年貞操冰霜厲,千載徽音日月昭」,鎮上有很多古院落,還有一些感覺就快消失的老房子,杜義茂綢布莊、曹恆興油坊、永泰和茶葉店、曹家酒店、朱家肉鋪、馬家燒酒坊,它們就像一段段故事上演之後就將落幕,這裡有他們的奮鬥史,也有他們的感人故事。
  •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超級有用)
    怎麼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作為語言智慧濃縮的精華,成語一直是孩子的必修課。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並恰當運用,會讓孩子說話妙語如珠,讓孩子作起文來妙筆生花。當然也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良好開端。《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贏得了網友新一波好評,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
    那麼,你還記得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嗎?很多同學在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翻看課本裡面的故事,尤其是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你還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嗎?如果再看以前的課文,因為多了些人生歷練,很多課文或者成語故事再讀起來就別有一番感觸。比如,上圖中的這個成語故事,你知道是哪個成語嗎?船已經走了,萬裡長江,又去哪找劍呢?
  • 我的世界:6個成語試題考核,看看你對MC了解多少,敢挑戰嗎
    MC有時候不單單只是一個遊戲,在很多的時候教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如果家長或朋友勸你不要再玩了,那麼你會怎麼說服他們呢?不如用MC裡的問題來問問他們,看一看他們能不能答出來吧。我的世界:6個成語試題考核,看看你對MC了解多少,敢挑戰嗎第一題:成語題(20分)下面這個圖片需要大家猜一個成語,大家能看到下面有一個小雞,旁邊還有一個雞蛋,這可不是什麼小雞燉蘑菇,也不是什麼一隻公雞要下蛋
  • 100個成語,100個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get小學所有成語!
    那一定不要錯過今天我們分享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了,它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通過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掌握成語,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 《馬首是瞻》這個成語什麼意思,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一起學起來
    《馬首是瞻》這個成語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是比較貶義的成語,但是這個成語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指原指士兵作戰時,當時沒有現在的先進設備,沒有對講機,怎樣直觀的看見將軍的命令呢,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來這個成語慢慢的演化,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 這5個勸誡人用功向上的成語,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聽我娓娓道來
    中國漢語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一句話一個典故,四個字就完全概括出了意思,而且大部分還具有引申意思,不可謂不讓人嘆服呀!下面這五個成語,都是教育人們勤奮好學的,你都知道他們的來歷嗎?一起來學習下吧。恰巧這時越國公楊素碰到了,他心裡納悶呀:」這小夥子怎麼這麼勤奮,走著還看著書,不怕掉溝裡嗎?「就叫住了李密,李密認得是楊素(可見李密的心思真重,那時沒有新聞直播呀,朝廷大官都認識,典型的陰謀論,好了咱們是講成語的,這個暫時放下不提),忙從牛背上滾下來,倒頭便拜。楊素問他看的什麼書,他答:「草民看的是《項羽傳》。」楊素就跟他上談天文,下談地理,越來越納悶:「這小夥子可以呀,怎麼早沒發現呢。」
  • 大班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教案
    (兔子)  3、「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麼一起來聽聽看。」  二、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成語「守株待兔」的由來。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至「等著兔子跑過來撞死」。  提問:(1)「他是在什麼地方撿到兔子的?」(樹樁旁)  (2)「兔子是怎麼死的?」
  • 看圖猜成語:一顆花生加一個柿子,你能猜出是什麼成語嗎?
    看圖猜成語:一顆花生加一個柿子,你能猜出是什麼成語嗎?而且看圖猜成語更能加深小朋友腦海中對於成語的記憶力,這樣的話用起成語來也是得心應手了,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小朋友不會寫成語了,接下來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些看圖猜成語吧!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那一定不要錯過今天我們分享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了,它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通過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掌握成語,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先來看一個小視頻直觀感受下,然後我們再進行詳細地解讀。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