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臺灣的政治生態已經大幅度惡化,尤其是剛剛發生的韓國瑜罷免案,更是體現出民進黨當局對於政治對手不遺餘力的清洗。此次的投票結果顯示,有93萬多票贊成罷免韓國瑜,這甚至要比當年他當選高雄市長時的89萬票還要高。
由於此次投票率遠高於罷免門檻,所以韓國瑜的下臺可以說是板上釘釘。這對於臺灣民眾來說其實是巨大的損失,然而對岸的大陸民眾不過就是看看熱鬧。
韓國瑜的政治經歷
根據臺海網6月7日的報導,在針對韓國瑜的罷免案投票結束之後,民進黨和國民黨針對高雄市長人選問題開啟了新一輪的爭鬥。所謂的「罷韓」之所以能成功,即使要歸功於民進黨當局的不擇手段。
原本韓國瑜在2018年當上高雄市長之後,不僅打破了高雄市常年被民進黨把持的傳統,甚至還憑藉著個人魅力幫助國民黨打了翻身仗。只不過在接下來的臺灣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韓國瑜卻敗於蔡英文,甚至如今連高雄市長都沒保住。
韓國瑜在臺灣政壇的橫空出世,對於民進黨當局是巨大的威脅。或許是當上市長意外的順利,這讓韓國瑜過早暴露了競選地區最高領導人的野心,也讓自己成為了民進黨當局重點打擊的對象。
在他上任後剛剛幾個月,民進黨當局就開始醞釀針對韓國瑜的抹黑和詆毀,再加上他在任期貿然參加選舉,導致在公眾面前逐漸失去影響力。即使「罷韓」已經告一段落,民進黨當局也不會馬上收手,而是要徹底摧毀韓國瑜的政治前途。
「罷韓案」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韓國瑜在高雄地區的執政還不到兩年,但是政績卻已經超過了許多前任。如果高雄市現在換上民進黨的領導者,恐怕又會回到之前的老路上。
其實韓國瑜此次遭受到來自民進黨當局的攻擊,並不意味著他就徹底終結了政治生涯,被逼到角落之後或許又是新的開始。但是此次事件最大的輸家應該是臺灣民眾,所謂的「民主選舉」只會加劇島內的經濟衰退。
此次島內兩黨的政治鬥爭,只能給臺灣人民帶來更為深重的損失,但是卻披上了一層「自由」的外衣。現在看來能夠改變臺灣地區現狀的,恐怕只有綜合實力不斷上升的中央政府。如今臺海局勢的主動權是中國在大陸手中,即使島內政客再鬧騰,也不過是大陸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