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和政治學人才培養基地!

2020-12-17 中國校園在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院特色

1、學術重鎮,學科實力名列前茅

國際關係學院是中國國際問題和政治學學科的教學、科研重鎮,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第二輪、第三輪一級學科排名中均並列第一,第四輪評估為A。是中國知名的國際問題和政治學人才培養基地,一直是立志於從事外交外事和政治學研究及實務的優秀考生的首要選擇。2017年我院政治學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的一流學科名單。2019年,我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際政治專業入選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名師雲集,全部面向本科生授課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74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7人。其中海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佔21%。學院在長期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實踐中湧現出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其中有國務院參事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歐盟「讓·莫內終身教授」1人,「讓·莫內講席教授」1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9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中央和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系列教材首席專家3人。

所有教授均面向本科生授課,學生能充分領略大師風採。此外,學院還聘請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卡贊斯坦教授,芝加哥大學米爾斯海默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埃文斯教授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諾克斯教授等一批國外一流大學的教授為學院名譽教授,每年為本科生開設講座。

3、強化英語教學,提高國際交流能力

學院聘請高質量外教為本科生開設外教專業英語課程,結合學院外語教研室開設的專業英語口語與聽力課程穿插教學於大一大二四個學期。並自專業分流後開設專業英語精讀、筆譯、口譯及全英文專業課程。同時經常性地開設各種國際講座,增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與國際交流能力。

4、課外活動異彩紛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學院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中國國際問題論壇,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和國際關係理論創新等工作坊,鼓勵學生參與籌辦《世界政治研究》雜誌雙周學術論壇、國政大講堂等品牌性的學術會議和交流活動,以學生為主舉辦「溫馨國關傳幫帶」「職場零距離」「青年就業創業能力孵化工程」等活動。

學院自2006年創辦的「中國人民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已發展成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模聯大會,每年吸引著來自國內40餘所高校、20多個國家的同學參加。學院設立葉澄海境外學習獎學金項目,資助學生參與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短期國際交流學習。

專業介紹

1、國際政治專業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全國重點二級學科,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培養在各級黨和政府的外交外事部門從事涉外工作,科研教育機構從事國際政治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新聞媒體從事國際新聞採編和評析工作,國際組織從事實務與管理工作的高水平、複合型涉外人才。該專業還設有國際政治經濟學方向。

2、國際政治經濟方向

國際政治專業下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方向,培養具有堅實而寬廣的政治學與經濟學專業知識、紮實的外語與數理分析能力、良好的研究與管理素養的複合型、國際化涉外專門人才,能夠勝任國家外交與外事部門、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部門、國際問題研究與教育科研部門、大眾傳媒與跨國公司、國際組織等方面事務的工作。

3、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傳統優勢專業,培養具有堅實而寬廣的政治學理論知識、服務於各級黨政機關、教育部門、外事部門、大眾媒體、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非營利機構及其他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共管理、政策規劃、理論研究等方面事務的高水平、複合型專業人才。

4、外交學專業

熱門專業之一,培養能夠勝任外交外事部門涉外工作、各種媒體對國際事務的採編和評析工作、企事業單位涉外管理工作且實踐能力較強的高級複合型涉外人才。

5、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實驗班

我院與哲學院、經濟學院共同完成對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本科實驗班的聯合培養,重視不同學科交叉培養,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和學術研究的科學性。

畢業去向

國際關係學院本科畢業生中,有75%左右選擇繼續深造(國內讀研或者出國留學),有25%左右選擇就業。以2019屆本科畢業生為例,保研率31.8%、考研率15.1%、出國率33.3%,就業率達98.0%,畢業生就業去向良好。

學院培養了一批優秀畢業生在外交部、中聯部、商務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務院對臺辦等各級黨和政府的外交外事部門從事涉外工作;在新華社、環球時報、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從事國際新聞採編和評析工作;在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石油等央企從事研究與管理、國際併購與投資工作;在各類國際組織、教育機構從事國際政治知識傳播與普及工作。

海外交流

學院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芬蘭、日本、韓國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關係,如美國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波士頓大學、密蘇裡州立大學,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以及日本、韓國等國的知名學府。每年學院參加校級院級交換的本科生達80名左右。學院自2019年起對申請境外暑期學校學習的本院本科生提供獎學金資助。

傑出校友

學院已培養了萬餘名畢業生,其中不乏中央及省市各行政部門領導和骨幹、知名學者、學術帶頭人和企業家,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204名委員中,包含我院兩名本科畢業生,分別是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此外,知名院友還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魏地春,中央電視臺著名記者何潤峰等。還有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澄海,中國自動化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宣瑞國等眾多中國傑出企業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院歡迎你的加入!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陽光招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排版美編:陳振超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暨「中國與世界政治」學術...
    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馬紹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李昭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楊光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副院長蒲國良等參加會見。靳諾在致辭中首先向研討會的召開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院慶表示祝賀,她回顧了人大國關自1950年建立以來所走過的光輝歲月,在這70年中,人大國關培養出一批批優秀人才,為完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科體系、資政國家政治與外交政策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直面國際局勢 深化思政教育
    原標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直面國際局勢 深化思政教育當下,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國際局勢,伴隨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而越發複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較早建設的國際問題研究和政治學學科的高等教育機構,作為國內位居前列和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科的人才培養基地和學術研究中心,基於60多年的學術傳統和歷史積澱以及幾代學者的持續努力與學術創新,依託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師隊伍,凝聚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緊密結合新的時代背景,以牢牢把握思政教育話語權為根本
  • 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政治專業怎麼樣?就業方向如何?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國家教育部;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政治學學科最好的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還是北京大學?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開設這個學科的大學很多,筆者根據軟科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給大家介紹一下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的政治學學科的優勢和特色,更好地理解這個學科的學科未來,在高考報考志願時做出正確的選擇。一、復旦大學政治學學科的優勢和特色學科始建於20世界初葉。
  • 「招生簡章」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2020年各專業課程研修班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在國內最具權威的教育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人民大學共有包括政治學在內的13個一級學科獲評A級及以上,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大會暨中文國際教育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等出席會議。
  • 院情速遞|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歡迎你的加入!
    接下來讓我們帶你來了解一下國際關係學院吧!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是適應世界科技、教育的新發展和人才競爭的新形勢,為更好地服務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於2004年3月1日正式成立的新學院。國際關係學院現有國際政治系、世界經濟系、韓國學系等機構,並與俄羅斯東歐政治經濟研究所、朝鮮·韓國研究中心、東亞研究中心合署辦公。
  • 廈大校園開放日 | 國際關係學院簡介
    南洋研究院(前身南洋研究所)創辦於 1956 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東南亞研究機構,也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之一。1996年,由研究所升格為研究院。隨後,南洋研究院成為國家「211工程」建設子項目的機構。2000年9月,在此基礎上組建的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4年11月,研究院入選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 「國際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北京物資學院攜手外研社共同培養國際化實戰型物流和流通人才
    「培養國際化人才,是黨和國家從戰略高度上的一個選擇。」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劉永勝,在9月11日上午,在崇德樓202會議室舉行的北京物資學院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建 「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籤約和揭牌儀式上特別指出。
  • 第二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聯盟(USPIR)院長論壇舉行
    10月17日至18日,由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聯盟院長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大學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主任分別就「『一帶一路』與互聯互通建設」以及「國際關係學院在互聯互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展開學術交流。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在開幕式中致辭。
  •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考研經驗-外院國際關係研究所考研輔導班真題參考書
    一、專業介紹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是新中國各高校中第一個開展外交學和中國對外關係教學研究的單位,具有優良的教學科研傳統,設有外交學、中國對外關係、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公共外交、領事五個教研室,設有外交學、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兩個本科專業,外交學、國際政治、政治學理論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外交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外交學專業博士後流動站。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黨委書記馬箭飛、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張旺喜等出席了大會。成立大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杜鵬主持。劉偉首先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致辭,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全國最早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吳玉章老校長曾經領導過全國的文字改革工作。
  • 第四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學共同體年會日程
    主持人邢 悅(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學共同體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9:45-10:30 主題報告:國際關係教學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報告人:閻學通(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0:30-11:00 問答與討論
  • 國際關係學院報考指南 | 2019年華僑大學本科招生學院介紹系列(二十六)
    為此,學校聘請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先生為學院名譽院長,原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何亞非先生為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圖為李肇星受聘華僑大學名譽教授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名譽院長▊精細化培養——小而精:為了達到上述高起點的培養目標,我院始終把「小規模精細化培養」,作為辦學特色與教學要求。
  • 提前批院校簡介:國際關係學院
    ,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全國重點大學。 ** 1958年1月17日,擴大學院培養、訓練幹部的範圍,「建議將外交學院改為國際關係學院,其任務主要是輪訓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門的幹部,培養國際關係方面的師資、初級研究人員和記者、編輯等人員。國際關係學院成立以後,現有各涉外部門的幹部學校可以考慮適當合併,以便集中力量和財力物力,辦好國際關係學院方面的幹部訓練工作。」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與外研社攜手,共建國際人才培養基地
    12月24日,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舉行共建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籤約儀式,標誌著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在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正式落成。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律方成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華北電力大學自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徵程。
  • 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金燦榮,男,1962年(壬寅年)12月出生,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是武漢市高考文科狀元,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獲博士學位。
  • 第十三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簡訊(II)
    自2008年舉辦首屆年會以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得到學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是中國社會科學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年會,推動了中國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期待各位學界同仁繼續支持本屆年會的舉辦,圍繞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科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積極組織圓桌論壇和專題研討,交流思想,貢獻智慧。
  •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2020各專業專業目錄(一)
    002 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成立於2014年6月,是學校適應轉型發展與協同創新戰略需要,在整合原國際關係與外交事務研究院、法學院國際事務系、英語學院國際公務員班等基礎上成立的教學科研實體,也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整合政治學一級學科力量、打造中國特色區域國別研究協同創新平臺的重要戰略步驟。
  • 王義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王義桅,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導師,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歐盟研究中心研究員、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