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大會暨中文國際教育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等出席會議。

劉偉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全國最早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後將在國際中文教學、中華文化國際推廣及研究基礎上,積極整合相關優質資源,提升國際文化交流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今後學院發展將聚焦:強化使命擔當,打造「人大品牌」;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構建更加開放、包容、規範的國際交流體系;推進學科理論建設和學術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二語言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學者隊伍;注重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學習要求,培養優秀人才等5個方面。

徐青森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將有助於進一步豐富學校自身的學科建設,拓展對外交流渠道,提高學校國際影響力,助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希望新成立的學院為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科專業發展發揮積極引領作用,打造一批漢語國際教育的「金專」「金課」,為培養複合型國際化人才、中外友好交流使者,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貢獻。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學校的二級教學研究型單位,主要負責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國際漢語教師及其他國際漢語人才的培養培訓、漢語國際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中國日報6月17日電(記者 鄒碩)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大會暨中文國際教育論壇於2020年6月16日在逸夫會堂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黨委書記馬箭飛、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張旺喜等出席了大會。成立大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杜鵬主持。劉偉首先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致辭,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全國最早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吳玉章老校長曾經領導過全國的文字改革工作。
  • ...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
    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以下簡稱「聯盟」)3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北京大學等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  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中法碩士開學典禮
    10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馬賽商學院第八屆中法財務金融碩士與第一屆國際高端品牌管理碩士項目秋季開學典禮在國際學院隆重舉行。    出席開學典禮的中方嘉賓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甬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宋遠方教授、獨墅湖高教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章小英女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教務部主任安志偉、培訓部主任李左峰等。
  • 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旅遊學院(國際冰雪學院)成立
    11月27日,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旅遊學院(國際冰雪學院)正式揭牌。該學院得到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大力支持,將通過校政合作,充分藉助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吉林外國語大學的國際化辦學優勢,開展東北地區的文旅教育、人才培養、冰雪國際絲路課題研究等,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滿足吉林省文化旅遊產業、尤其是冰雪產業及冰雪旅遊發展需要,服務國家和吉林省文化旅遊事業發展。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中法學院、絲路學院舉行2020—2021學年...
    9月2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中法學院、絲路學院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在蘇州校區舉行。2020級新生共同相聚在人大江南,開啟嶄新青春篇章。、管委會副主任、組織部部長林小明,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書記許文清,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潘瑜,管委會副主任沈琰;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院長鄭志勇,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呂捷,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王文,國際交流處副處長盛希文,研究生院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宇,數學學院副院長韓麗濤,國際學院原副院長、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陳忠陽,中法學院法方代表魏讓方(Jean-François
  • 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舉辦建院20周年慶典
    10月21日下午,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在四平路校區逸夫樓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副校長雷星暉在致辭中表示,「國際化」是同濟大學的鮮明辦學特色。二十年來,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師生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他希望,學院要勇於承擔新使命,不斷廓清辦學思路,加大「國際化」和「信息化」兩翼的助推力,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並積極參與中華文化傳播體系建設,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互通、理解與認同。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直面國際局勢 深化思政教育
    原標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直面國際局勢 深化思政教育當下,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國際局勢,伴隨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而越發複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較早建設的國際問題研究和政治學學科的高等教育機構,作為國內位居前列和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科的人才培養基地和學術研究中心,基於60多年的學術傳統和歷史積澱以及幾代學者的持續努力與學術創新,依託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師隊伍,凝聚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緊密結合新的時代背景,以牢牢把握思政教育話語權為根本
  • 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共建孔子學院系列訪華團來華交流活動舉行
    該交流活動旨在加深國外教育工作者對中國語言、文化、教育和社會情況的了解,加強海外孔子學院註冊學員對中文及中華文化的興趣度,推動中外的教育機構、教育部門及學校間的交流與聯繫。在京期間,哥斯大黎加大學孔子學院教育工作者團還參訪了國家漢辦、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單位,就孔子學院工作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孔子課堂建立、中哥多領域文化交流及學者互訪、學生互派及青年交流等多方面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 中國人民大學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隆重召開
    10月15日、16日,由外國語學院、日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協作與日本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召開。150餘名來自日本、韓國、斯洛維尼亞、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近80所學校的專家、學者匯集人民大學,參與了本次學術盛會。
  • 西安音樂學院成立國際排簫學術交流中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駱東泉)西安音樂學院國際排簫學術交流中心於2018年6月10正式成立。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高純華任中心主任,趙遜、吳亞秋、呂濤、王春曉、李濬廷、張廉、楊強、史強、王森華為副主任,林文增、馮力斌為名譽主任,羅馬尼亞文化中心(北京)主任魯博安為榮譽主任,羅馬尼亞國際排簫大師拉盧卡和羅馬尼亞排簫製作家普瑞達被聘為學術顧問,駱東泉、託莫澤依等為文化顧問。
  • 日本武藏野大學成立孔子學院
    人民網東京10月14日電 (記者 賈文婷)日本武藏野大學13日為孔子學院成立舉行揭牌儀式,這是在日本境內成立的第14所孔子學院。武藏野大學學院長田中教照、中國駐日使館公使銜參贊範建民、中國國家漢辦副主任夏建輝、天津外國語大學校長修剛參加了揭牌儀式並致辭。
  •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
    如今,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學術倫理委員會。12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研討會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偉,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出席開幕式,並為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和政治學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院特色1、學術重鎮,學科實力名列前茅國際關係學院是中國國際問題和政治學學科的教學、科研重鎮,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第二輪、第三輪一級學科排名中均並列第一,第四輪評估為A。學院自2006年創辦的「中國人民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已發展成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模聯大會,每年吸引著來自國內40餘所高校、20多個國家的同學參加。學院設立葉澄海境外學習獎學金項目,資助學生參與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短期國際交流學習。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慶祝成立60周年
    11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明德堂隆重舉行。慶祝大會回顧了哲學院(系)成立60周年來光榮的發展歷程,總結了哲學院(系)在建構具有中國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引介西方哲學智慧、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當代中國哲學創新、培養優秀人才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 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紀念成立10周年
    他感謝海德堡大學和海德堡市政府及各界對孔子學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並祝願海德堡孔院為促進兩校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德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趙靈山代表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對海德堡孔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賀。他讚揚海德堡孔院大力發展漢語教學,為打造本土的師資隊伍,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培養中德友好傑出人才,助力中德兩國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2020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上海)
    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多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於1998年,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
  • [中國新聞網]德國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舉行成立十周年慶典
    中新網柏林4月12日電 (記者 彭大偉)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合辦的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11日在萊比錫大學Alter Senatssaal禮堂隆重舉行成立十周年慶典。她表示,十年前建立這所孔子學院猶如一場關於德國和中國之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實驗,如今人們可以欣慰地說,這一實驗取得了成功。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他介紹了人民大學海外共建的12所孔子學院,其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年以來,在推廣中華文化和開設漢語課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民大學感謝赫爾辛基大學對孔子學院工作的支持。尤庫•瓦那恩對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的工作表示肯定,並介紹了赫爾辛基大學與中國其他大學的合作交流情況。他希望以孔子學院為平臺開展多元化、多主題的學術交流和會議合作。
  •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滿文文獻研究中心成立
    5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召開座談會,宣布滿文文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座談會由清史所所長黃興濤主持。受聘擔任中心主任的烏雲畢力格教授、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主任吳元豐研究員、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杜家驥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院達力扎布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滿學所所長趙志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烏蘭研究員,以及復旦大學、內蒙古大學和大連民族學院的齊光、寶音特古斯和黑龍等外校專家應邀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