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

2021-03-01 吉大規劃
建設一流大學,離不開一流的研究。開展科學研究,就是面向未知領域進行不懈的探索,沒有止境,但不等於沒有邊界。學術倫理就是這樣一個不應被忽視的邊界。如今,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學術倫理委員會。

12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研討會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偉,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出席開幕式,並為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劉偉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明確提出要抓緊完善制度規範,健全治理機制,強化倫理監管,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規範各類科學研究活動,為全國各類高校進一步強化倫理監管、規範科研活動、完善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劉偉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突出優勢,對於學術倫理的重視、學術規範的要求、學術底線的堅守與自然科學對學術倫理的要求同樣具有迫切性,甚至更加具有複雜性。如何更好地體現科技倫理價值準則,從制度上和觀念上研究解決好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對進一步建立良好的科研秩序、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偉(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一要充分認識堅守學術邊界與底線的重要性,學術研究沒有止境,但是學術倫理必須有清晰邊界

二要充分認識高校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的必要性,高校聚集了廣大科學研究人員,目前開展科研活動的規範性有待提升;

三要理性認識多措並舉應對學術倫理問題的緊迫性,對學術倫理問題的認知和自我約束是科研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主持會議(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吳善超表示,加強學術倫理建設是順應變革時代的需要,科學研究的競爭不僅是創新能力的競爭,更是治理制度、治理體系的競爭;學術倫理建設是科技發展的內在需求,要成為科技發展的內生動力,從長遠看要平衡好發展和治理二者的矛盾;學術倫理建設是大學的社會責任,人民大學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是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大學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吳善超就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建設工作開展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學術倫理審查應是學術倫理委員會的重要職責,希望人民大學對跨領域、前沿性、複雜敏感的科技項目、工程和研發活動進行倫理審查的制度設計。第二,要做好倫理傳播工作,主動向教師、學生乃至社會工作者傳播普及科學倫理,進而推動國際化學術交流。

第三,要發揮決策諮詢作用,希望人民大學的制度設計、探索實踐和成功經驗為其他高校倫理制度建設提供借鑑,並通過開展前瞻性研究為國家科技倫理立法提供諮詢

第四,要開放交流,期待學術倫理委員會協助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參與國際科技倫理標準制定和相關國際交流事務。

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主題發言階段由科研處處長、校學術倫理委員會秘書長嚴金明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校學術倫理委員會主任韓大元,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吳潛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騏,清華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峰,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前系主任、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心理學系主任胡平,統計學院教授趙彥雲先後進行主題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是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下設的專門委員會,負責學校相關學術倫理的建設和審查。第一屆委員由9位委員組成,主任委員由韓大元擔任,委員包括:龍永紅、馮仕政、劉鳳良、嚴金明、杜小勇、孟秀祥、郝立新、段成榮。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為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轉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原題為《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研討會》。

來源:一讀EDU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
    12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研討會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偉,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出席開幕式,並為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中國倫理學會健康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在溫醫大成立
    9月22日,中國倫理學會健康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在溫州醫科大學成立,並舉行了首屆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結合醫學雜誌》《道德與文明》等科研學術機構的2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立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為促進科研項目健康發展,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日前設立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簡稱IRB)。據介紹,該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監督參與者的研究,確保研究符合有關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審查基本學術道德,以確保研究、論文發表等符合有關規定和準則;確保研究設計的合理性、科學實驗的完整性,同時確定研究中受試者風險以及是否有助於知識的推廣。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高翔戴逸分任主任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24日在京成立。這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和組建方案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發揮統籌協調指導全國史學力量、促進學科融合、推進創新發展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
  • 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吉林大學舉辦
    ,主題為「新時代教育倫理、師德建設與教育現代化」的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東榮會議中心舉行。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正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管理與師德建設處處長黃小華,中國倫理學會代表、湖南師範大學王澤應教授,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上海師範大學王正平教授,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張勤教授,以及來自全國100餘所大中小學校的專家學者、教師學生代表,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共26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教育研究|大學的學術倫理之維
    [4]2.本土實踐       在我國,1998年,衛生部成立了「涉及人體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2003年該部成立了「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負責醫學行業科技發展中有關倫理問題的諮詢和審查。此後,各級醫學院校、醫藥研究機構以及藥理臨床試驗基地相繼設立倫理生產委員會。
  •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夥食委員會正式成立
    1月7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夥食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全委會在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召開,大會宣讀了校團委《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夥食委員會的決定》和《關於批准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屆學生夥食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的決定》,並向委員代表頒發了任命書,表決通過了《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夥食委員會章程》。
  • 南方科技大學回應: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董純蕾)今天,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引起軒然大波。其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剛剛發表情況聲明,稱對此研究不知情。南方科技大學稱:在關注到相關報導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賀建奎副教授了解情況,賀建奎副教授所在生物系隨即召開學術委員會,對此研究行為進行討論。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傳媒學術委員會在京成立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傳媒學術委員會(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ommittee, Architecture Society of China,簡稱ASCMCC)成立大會於2016年3月16日在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召開。
  • 中國建築學會城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在同濟大學成立
    2017年4月7日,中國建築學會城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在同濟大學正式成立,這是我國建成遺產保護與再生領域的第一個學術組織。80餘位應邀參加「建成遺產:一種城鄉演進的文化驅動力」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內外該領域專家、學者在同濟大學旭日樓參加了成立儀式。
  • 成立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華東師大教育學部的新探索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微信公眾號)2019年12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第一屆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順利召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柯政教授首先對教育學部成立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背景、目標、理念及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介紹。
  • 我校醫學與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正式成立
    西工大新聞網7月17日電(但鮮 張青林)7月13日,西北工業大學醫學與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老圖書館401會議室召開,醫學研究院院長王茜、科研院副院長李蘊、校醫院院長鄭莉莉、生命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尹大川等11名委員參加了大會。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成立
    為貫徹建築方針、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城市設計工作,2017年12月16日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在同濟大學成立,標誌我國建築評論領域的第一個學術組織誕生。成立大會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舉行,來自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建築類媒體的專家學者六十餘人參與成立大會。我會理事長修龍、秘書長仲繼壽代表學會出席並講話。
  • 人工智慧引發倫理問題,科技巨頭成立倫理委員會
    本文屬於本次Emtech Digital人工智慧峰會獨家精選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承擔著越來越多(來自人類)的決策任務,這也引發了許多關於社會公平、倫理道德的新問題。俗話說:權利越大,責任越大。雖然這些的機器人可能離我們的目標還很遙遠,但人工智慧已經帶來了倫理道德上的挑戰。隨著商業和政府越來越多地依靠人工智慧系統做決策,技術上的盲點和偏見會很容易導致歧視現象的出現。去年,一份ProPublica報告顯示,一些州使用的風險評分系統在通知刑事審判結果中對黑人存在偏見。
  • 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2019年9月20至23日,以「新時代教育倫理、師德建設與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全國第七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吉林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承辦。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清史專家戴逸擔任主任
    王京清向戴逸頒發聘書 上觀新聞 圖今年1月正式揭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現已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41位來自全國史學界的委員會成員正式公開亮相。9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19版刊發公告稱,「根據中央批准的組建方案,中國歷史研究院從全國史學界遴選41位專家學者,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現將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予以公告。」公告顯示,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崗位教授戴逸擔任。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委員會成功召開
    2020年10月28日,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委員會在深圳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建築文化的高校科研院所、設計企業、專業媒體等單位的院士、建築師及專家學者共120餘位代表出席成立大會。
  • 山東省醫師協會法律與倫理工作委員會成立 陳曉陽當選主任委員
    12月9日,山東省醫師協會法律與倫理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山東省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地方立法論證會在濟南南郊賓館召開,山東省生命倫理研究院院長、山東大學陳曉陽教授當選首屆主任委員。全省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醫務處、法規處及醫學倫理、法律專家學者,《山東省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地方立法論證起草專家組成員300多人參加會議。
  • 我校發起成立中國建築學會計算性設計學術委員會
    哈工大報訊(建築 文/圖)5月23日,中國建築學會計算性設計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由中國建築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聯合籌辦,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仲繼壽、副秘書長楊群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成立大會上,哈工大建築學院被推選為主任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