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手機也可以相當於是一個「錢包」,很多人將錢都直接放在手機中,可以進行支付、轉帳等等。即便如此,多數人還會將錢存在銀行卡中,尤其是老年人,他們會更信任銀行,所以,一有錢了,就放在銀行。
一些老人退休之後,可能手裡面會有一些積蓄,留著自己用,通常情況下,也是自己來保管。因此,很多子女對於父母的存款情況,並不能夠知情,而且也很少會過問,但是,在遇到這類情況的時候,往往會令很多子女感到「頭疼」。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家裡的老人突然去世了,給子女留下了一筆銀行存款。但是,由於子女不知道密碼,於是,在去銀行取錢的時候,就會遇到麻煩了,因為根本取不出錢。
而且,一些老人用不慣銀行卡,會將錢放在存摺中,密碼只有自己知道。所以,當去世之後,留下了存摺和密碼,子女也無法動用存摺裡面的錢,近些年來,有不少類似的事情發生,成為了一些人的「煩惱」。
於是,很多人就納悶了,明明銀行卡中有錢,為啥銀行會拒絕將錢取出呢?其實,並非銀行有意「刁難」,而是,想要將這筆錢取出,和普通存款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那麼,老人去世,生前存款該如何取出來呢?
如果子女直接拿著過世老人的銀行卡,去銀行取錢的時候,銀行是有權拒絕的。銀行的工作人員會告知,必須由開戶人到場,如果開戶人已經去世了,那麼,子女就必須去辦這件事了,那就是,提供公證處出具的繼承權公證書之後,才能夠取出款。
事實上,很多人對於這件事都不是很清楚,以為只要拿著銀行卡,並且說明原因,銀行就會幫助取錢。但是,銀行畢竟是一個金融機構,是不會輕易聽信個人之言的,所以,還是需要提供一定的證明材料,也就是繼承權公證書。
對此,有人會認為,子女不就是享有父母財產的繼承權嗎?尤其是獨生子女,家裡就一個孩子,不存在和其他兄弟姐妹分遺產的問題,那麼,父母過世之後,財產不就都歸一人所有嗎?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據悉,老人去世之後,其生前留在銀行帳戶中的存款,將變為遺產,而遺產的繼承就需要按照繼承法相關規定來進行。如果老人在生前並沒有立下遺囑,也沒有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公證,那麼,就需要辦理繼承權公證書,否則,卡裡的錢一分也不能動。
如果少了繼承權公證書,那麼,即便是獲得了老人的銀行卡或者是存摺,也拿不到錢,獨生子女也沒用。因此,老人去世了,子女想要取出他生前的銀行存款,還是需要憑繼承權公證書,去銀行取款的。
要不然,存款只能交由銀行「保管」了,畢竟,銀行也要保護好每一位儲戶資產的安全,所以,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也只能是特殊處理了。因此,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老人可以辦理銀行卡,然後將密碼告知子女,這樣即便是遇到事情了,子女也可以拿著銀行卡,直接取出錢,避免了一些「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