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水滴初次來到太陽系,一共做了三件事情,為什麼要這樣做?

2020-12-11 文閱散人

看過小說的朋友都知道,水滴是《三體》當中,由三體人發明的強相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的簡稱。

三體小說概念圖

在三體人剛發現地球的時候,水滴還沒有被製造出來,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三體人的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再後來三體人向地球發射了這個探測器,由於它的形狀很像一滴水,因此被人類稱作水滴。

水滴的速度要比三體人的艦隊更快,因此水滴在三體艦隊很早之前就已經到達了太陽系。水滴在到達了太陽系之後一共做了三件事情,這三件事情都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三體人對於人類的一些顧慮。

在水滴的這三件事情當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接下來就來聽小編來分析一下是哪三件事情吧。

三體小說概念圖

首先第一件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水滴在剛到達太陽系的時候,人類的太空艦隊前去迎擊,面對這樣一個高科技的探測器,人類十分的謹慎,當時幾乎派出了所有的太空力量來對其進行防禦。

儘管這被認為是一樣十分危險的武器,但是當時人類當中的科學家丁儀還是自告奮勇的承擔下了考察水滴的任務。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丁儀和隨行人員在對水滴進行了初步的觀察之後,水滴就啟動了。

水滴啟動時所爆發出的能量,已經足以在短時間內將旁邊的人全部摧毀。更為誇張的是,在水滴的強力打擊下,人類的近2000艘戰艦全部被水滴摧毀了。

三體小說概念圖

僅僅在半個小時左右,人類全部的太空武裝力量,幾乎在三體人的這個探測器的打擊下全軍覆沒了。這也就是水滴來到太陽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那麼三體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在很多讀者看來,三體人之所以這樣做,就恰恰印證了小說當中科學家丁儀說的那句話,毀滅你與你何幹?在這些讀者看來,三體人利用水滴來摧毀人類武裝力量並不是一件具有什麼實際目的的事情。三體人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向人類展示他們強大的科技和無與倫比的力量。

三體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再次警告人類,在三體人強大的科技面前,地球上的人類只不過是一群蟲子,是絲毫沒有還手之力的。

三體小說概念圖

三體人也是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地球放棄掙扎,淪為自己的殖民地,但是一向講究務實的三體人,耗費水滴這麼多的能量,就僅僅是在展示他們強大的科技嗎?

在小編看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三體人之所以利用水滴將人類太空艦隊打擊殆盡,就是因為三體人十分清楚,人類在三體危機面前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逃亡,這一件事情也是人類當中偉大的戰略家章北海所明白的。

章北海就是一名堅定的逃亡主義者,三體小說後來的劇情也再次印證了逃亡主義的重要性,而人類要進行逃亡,所依賴的只能是太空艦隊的這些戰艦。

三體小說概念圖

三體人利用水滴將這些戰艦所摧毀,目的也是防止人類的逃亡,如果地球上的人類逃往的宇宙深處的話,繼續發展下去的人類對三體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因此,此時的三體人選擇將人類賴以逃亡的戰艦全部摧毀。

水滴做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殺死羅輯,但是這一件事情顯然沒有成功,當水滴摧毀完太空艦隊之後它就朝地球飛去了,小說當中的原文明確說過,水滴所要打擊的目標是在當時北京的西北方向,而這個方向正是羅輯所處的位置。

小說當中羅輯自己也十分清楚,水滴的目標是來殺死他,因為在當時的地球上只有羅輯明白了黑暗森林法則,因此他是三體人首先要殺死的目標。

三體小說概念圖

但是水滴為什麼沒有能夠殺死羅輯呢?那就是因為在水滴即將到達地面的時候,三體人通過智子發現,地球上的人類注意到了之前被邏輯詛咒的那個恆星的結局。

三體人擔心人類由此領悟到羅輯的意圖而向太陽發射三體星系的坐標,因此,此時的水滴不得不被迫做出了第三件事情,那就是停留在拉格朗日點上,將太陽的電波放大功能鎖死。

這樣一來人類就不能向宇宙發送信息了,成功的鎖死太陽,就是水滴來到太陽系之後做的第三件事情。

相關焦點

  • 《三體》水滴第一任務為何會失敗,牛逼反被牛逼誤
    《三體II——黑暗森林》中水滴到達太陽系的第一任務是什麼?水滴為何在距離地面倆萬公裡的地方突然轉向,徑直飛向太陽並急劇減速而沒有撞擊地球?水滴這次任務的失敗帶給三體世界的是什麼?水滴與人類文明初次接觸可以說人類是嚴陣以待的,同時人類的內心充滿了自信甚至狂妄。在他們看來,水滴不過是一個探測器,甚至是三體世界送來的和平禮物。他們與水滴接觸時,想到的是初次接觸所帶來的榮光,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就狂妄地開始策劃如何分享這一歷史時刻所帶來的自豪感。
  • 三體:水滴的不可一世的銳角轉向,是不靠譜還是一場醞釀200多年的...
    水滴能在短時間內加速至兩倍於第三宇宙速度已經相當令人意外,何況是在不減速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銳角轉向? 理論上一個太空飛行器能不能做到如此?能!但這樣做的代價是必須以10倍、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消耗燃料,在抵消水滴巨大動能的同時,將其反向加速至原來的速度。但這樣卻又不得不令人產生懷疑,水滴難道真的不缺乏燃料,真可以如此「浪費」嗎?
  • 《三體》這部作品裡面,水滴是怎麼被打敗的?
    三體人是指我國作家劉慈欣所寫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居住在距離太陽系四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何為「三體人的水滴」?在這部作品中,「水滴」是三體人用來對地球進行通訊幹撓的裝置,穿透力超強,同時可以屏蔽地球人向太陽傳出的信號,簡言之「水滴」是三體人的武器之一。
  • 水滴!水滴!這個留學生做出《三體Ⅱ》最驚悚一幕
    短片末尾,這段情節被總結為:「公元2212年,人類捕獲了來自人馬座α星三體文明的探測器,它被命名為水滴。」片長14分43秒、一鏡到底、沒有人物,《水滴》這樣表現「水滴」:黑暗中出現一組點陣,點陣化作一團紛雜的管子,接著是紙一樣的褶皺;鏡頭緩緩拉開,原來褶皺是一枚螺絲釘上極細微的肉眼不可見的破損,點陣和管子則是微觀物質。
  • 《三體》水滴打擊後三體為什麼對人類手下留情,原因竟是因為他?
    在《三體》第三部中,水滴打擊是一個讓很多人揪心的事件,在程心接任執劍人不到五分鐘時間內,水滴便全速啟動將地球所有引力波發射器摧毀,人類苦心經營五十多年的三體威懾毀於一旦,由此也開啟了新一輪的人類災難遷徙。
  • 三體章北海傳:水滴的材料是什麼?
    水滴是三體人的探測器,但是僅僅一個探測器就摧毀了2000多艘人類戰艦,只有少數幾艘戰艦進入前進四狀態。水滴的攻擊方法就是單純的撞擊,除了可以規劃自己的最佳撞擊路線,並且可以準確撞中燃料庫。它還有非常堅硬的外殼,這是水滴最可怕的地方。
  • 劉慈欣《三體》:撕掉溫情脈脈的面紗,讓人看到殘酷的文明真相
    作為面壁人的羅輯,一開始自己優哉遊哉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後來在另外三名面壁人被破壁後,被迫來到了歷史的前臺。他反覆琢磨葉文潔告訴他的兩句話和兩個關鍵詞,參透了宇宙終極大法:黑暗森林法則。羅輯新搞出的這個理論,到底管不管用,沒人知道,於是找了一顆恆星做實驗。宇宙太大了,做個試驗可能得好多年才有結果,於是羅輯去冬眠了100年。
  • 為什麼劉慈欣的《三體》把人類寫那麼慘?
    按《三體》裡的設定,三體文明從頭至尾發展過程中是沒有享受過人生的,一直在為文明的生存而拼搏、奮鬥著,但最終也沒落一個好下場!而人類文明從拉瑪古猿開始到三體文明的水滴到達太陽系之前,甚至在被「智子」驅趕到澳大利亞之前,相對於三體文明,人類生簡直就生活在一個天堂裡!
  • 《三體2》小說最後結局:三體人一力降十會,地球人一巧破千斤
    在人類幾乎無路可走的情況下,羅輯開始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的最後對決,此前三體世界僅用一個「水滴」就摧毀了人類 2013 艘太空戰艦,並且封鎖了太陽的電波放大功能,而類似的「水滴」三體文明一共向太陽系發射了十個,當時地球人類已真正陷入末日危機,所幸羅輯在冬眠前利用太陽增益反射向太陽系外的恆星187J3X1發送「咒語」被證實有效,187J3X1恆星早在五十一年前就已被摧毀
  • 傾盡人類所有科技,150年內能製造出《三體》中的水滴嗎?
    劉慈欣寫的三體在全世界,那是相當火的,而在三體一書中,除了咱們熟的二向玻以外,還有另一個極具攻擊性,對人類艦隊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東西,那就是水滴,如果按照現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科技?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
  • 是時候談談《三體》的局限性了
    王壬的《三體》同人短片中的水滴   然而,我今天要談的,並不是《三體》的偉大與不可徵服,而是,這個幾乎與中國網際網路科技的繁榮同時崛起的科幻IP,依靠天時地利佔據了中國科技意識形態制高點的文學基石
  • 探索:劉慈欣《三體》裡的水滴武器可行性探討
    《三體》是劉慈欣的一部硬科幻小說,真的紅極一時!我也通讀了三遍,對於老劉的這種想像力我是望塵莫及,不過我還是對它提出來的「水滴武器」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看過三體這本書的應該或多或少的對這概念武器有所了解,它的構成方式是,強相互作用力外殼,內部是力場發生器和控制系統,尾部為環形的噴嘴,它的攻擊方式是撞擊.大家都知道,自然界共有四種力:強力,電磁力,弱力還有引力。而水滴武器是強相互作用力的外殼材料,那麼這樣的材料真的存在嗎?
  • 我的三體:死神的繡花針,水滴瞬間摧毀星際艦隊,毀滅你與你何幹
    在《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第八集中,水滴末日之戰是本集最主要的看點,亞洲艦隊為了近距離接觸三體人的探測器,將2000艘戰艦掛在太空,等待它的到來。三體人派出的探測器第一次被捕捉到的時候,有人形容它像水滴,像聖母的眼淚,於是三體人的探測器就以水滴命名。在成功捕捉到水滴之後,物理學家丁儀率先給了它做了鑑定,丁儀心心念念渴望接觸的三體文明,此時觸手可及,然而末日之戰才剛剛開始。
  • 這篇文章,20分鐘帶你看完,中國第一科幻巨著《三體3死神永生》
    就這樣,人類和三體,在共同的「黑暗森林法則」的威懾下,相安無事了幾百年。期間,三體甚至幫助人類發展科技,並同人類艦隊一起,追擊叛逃的「自然選擇」號和「青銅時代」號宇宙飛船。傲慢的人類,是無法讓這樣一個獸性多於人性的人,做執劍人的。傲慢的人類,天真的以為,三體人太過懼怕「黑暗森林法則」的威懾,永遠也不敢發動侵略。於是,最終選擇了「聖母」程心。三體人終於等來了機會。經過人格分析,三體人斷定程心是不會按下那個「讓兩個世界同時滅亡」的鍵。
  • 出版11年後,《三體》水滴驚現北京?全是黑科技!
    這是11年前,劉慈欣在《三體》中,三體人向太陽系發射的十臺「水滴」宇宙探測器的描寫。這些對星空的仰望和致敬未來科技的設想,讓劉慈欣獲得了不少殊榮:數次蟬聯中國科幻界最具權威的大獎「中國銀河獎」、雨果獎、星雲獎和軌跡獎。
  • 《三體》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篇文章將一一告訴你!
    很早聽說了《三體》的大名,出於景仰和好奇買了三體的三本書,可因為買的書太多、事情也多,所以遲遲沒看。在疫情的影響下,前段時間終於一口氣看完了三體。對於一個頂多算半個科幻迷的我來說,確實挺震撼的。相信有很多朋友想看三體,卻因種種原因而沒看,下面我就「粗淺」的把三體三本書的故事給大家講講。
  • 三體裡水滴的啟示:如果一個人進入了四維空間,會成為「神」嗎?
    水滴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三體文明的發達程度,人類很難抗衡。不僅擁有智子這樣的監察型機器,悄無聲息地監察著其他文明,還掌握了水滴這樣的超級武器,一個水滴就將人類的太空武裝力量壓制,2013艘恆星級戰艦都沒有了用武之地。就是這麼強大的武器,卻在四維空間中被輕易摧毀。轉瞬之間就扭轉了局面,看過的人都知道,四維空間裡的水滴非常脆弱,內部的特殊力場直接崩潰,失去了原本的能力。
  • 為什麼說《三體》給外國人拍是件好事|就不二話
    而《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劇的製作顧問。消息一出,馬上登上熱搜,許多網友很期待這樣的陣容,能把《三體》拍成一部媲美權遊、星戰這樣的大製作,也有不少網友擔心2DB會像毀了權遊最終季一樣毀了《三體》,當然這種時候總會有人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三體》要給外國人拍?
  • 從牛頓、三體到混沌:科學認知如何從簡單到複雜
    從一個人對科學的貢獻來講,很少有人可以與牛頓相提並論,一生能如果做上述一件事,就能被稱為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了,牛頓卻做了三件。 既然三體問題都沒法解,對於多體問題,用經典的方法去解決太陽系的運動,顯然也是不太可能的。 這裡需要再提一下牛頓,他同樣也是位「怪」人,上半輩子做了非常偉大的科學工作,但他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認為太陽系是不穩定的。人們會問太陽系既然不穩定,那人類怎麼可能生存?牛頓的解釋是,上帝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推一下行星或者球,讓地球回到穩定的軌道上不會偏離太遠。
  • 如果還想保持想像力,就不要輕易去看《三體》,真的是這樣嗎?
    從三體到黑暗森林到死神永生,作者構造的世界一個比一個宏大,我不經想,這需要多麼驚人的想像能力,才能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物理、數學和科學,沒有一個領域不涉及到,科學的盡頭真的是哲學嗎?「弱小和無知不是人類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這句話到現在我都記得很清晰,不管是不是在三體中,或許都應該保持一顆謙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