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
毀滅你與你何幹?
如果說末日之戰中,水滴憑藉強相互作用力的「硬」帶給人類的是深深的恐懼;那麼在兩倍於第三宇宙速度(約33千米每秒),不經過任何減速的情況下,以15度銳角進行轉向帶給人類的則是深深的絕望。正是憑藉這種逆天的機動能力,水滴成功的欺騙了人類的作戰電腦。在明明已經觀測到水滴的情況下,而把水滴錯誤的判斷為一個沒有質量的幻影。這個錯誤的判斷直接造成的後果是,致使人類2000餘艘星際戰艦,將近200多萬太空精英被全部毀滅。
水滴
人類的電腦之所以對水滴判斷失誤,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水滴這種不可思議的太空機動能力,早已超出了人類宇航動力學所能理解的範圍。
第一、按照人類的科技計算,任何材質的物體,在水滴這樣高速的情況下,如果不經過長時間減速直接進行銳角轉向,所產生的巨大慣性都足以將該物體壓扁。
第二、在太空缺少摩擦力的情況下,理論上任何太空飛行器都不可能獲得如此高效的機動能力。
對於第一點人類可以大致想像,水滴一定是運用了某種特殊的材料,使得它本身的結構強度可以承受巨大慣性的衝擊;但第二點卻很難進行解釋。
末日之戰
外太空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幾乎不存在摩擦力,這就意味著太空飛行器在正常情況下所能獲得的推進效率都非常有限。不管是加速還是減速,都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通過長期不間斷的引擎噴射才能獲得必要的加速度或減速度。以人類的恆星際戰艦為例,雖然理論上通過核聚變工質引擎能加速至光速的15%,但卻需要付出1年半以上的加速時間,減速基本上也是一樣。水滴能在短時間內加速至兩倍於第三宇宙速度已經相當令人意外,何況是在不減速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銳角轉向?
理論上一個太空飛行器能不能做到如此?能!但這樣做的代價是必須以10倍、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消耗燃料,在抵消水滴巨大動能的同時,將其反向加速至原來的速度。但這樣卻又不得不令人產生懷疑,水滴難道真的不缺乏燃料,真可以如此「浪費」嗎?
地球
按時間推算,末日之戰中的水滴來到太陽系整整經歷了200多年,跨越了將近4光年的航程。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水滴只維持在2%左右的光速,這和水滴為摧毀引力波發射器,緊急加速跑至的8%光速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三體人或者是第一艦隊為什麼不讓水滴早點來到地球?最起碼將水滴加速至光速的8%,這樣水滴在60年的時間就能來到地球?答案只有一個:節省燃料!節省燃料!節省燃料!為未來的末日之戰做準備。
也就是說在200多年前三體世界已經準確預知了末日之戰,並提前制定好了作戰規劃,銳角轉向就是水滴的必殺技。在最關鍵時刻,以雷霆一擊之勢擊潰人類所有的抵抗力量,這是一場預謀了200多年的陰謀。否則實在想不通,三體人為什麼要讓水滴在太空中優哉遊哉地晃蕩了200年。
在擊潰人類艦隊之後,水滴沒有直接撲向地球,也沒有理會三大艦隊的太空基地,而是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了加速。可見經過反覆的銳角轉向,水滴已經相當衰弱。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