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臨近,一年一度的梁挺福版「高考作文大猜想」如約與家長和高三學子們見面了。
一、作文素材
(一)近年來在網絡上流傳著以下兩句名言:
(1)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年後躺著玩手機,姿態有著驚人的相似。
(2)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這兩句名言,正是當下許多人生活的最形象寫照。
(二)2012年10月,「摔碗爺爺」成為被手機所傷的親情的代名詞。一次家庭聚餐上,年邁的祖父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孫輩人人手中一部手機,聊天、玩遊戲、刷微博。不堪被冷落的老人扔下一句「你們就和手機過吧」,摔碗離席。
二、構思點撥
作文素材一由兩句名言組成,第一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們玩手機的姿態與100年前人們吸鴉片的姿態驚人相似。第二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兩個人坐在一起,對方卻在玩手機。兩句名言,描繪的是兩個生活場景,共同揭示這樣一個事實:當今社會,手機關閉了人們的心靈之窗,讓人們的交流越來越少、關係越來越疏遠、隔閡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事實,你是怎樣想的,有怎樣的感悟?審題時,可以抓住其中一句,進行透徹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著吸鴉片,曾經對整個國家和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百年後躺著玩手機,是否也會如此呢?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也可以採用綜合分析法,將兩則材料的內涵加以分析、綜合和概括,然後歸納出一個比較全面的觀點。比如可以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談高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談生活裡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談學習與娛樂的關係等,只要是從材料生發而出的,都應該是恰當的角度。
就作文素材二而言,恰當的話題應有兩個核心元素:「手機」與「親情」。這兩者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仔細閱讀材料,我們不難發現,手機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讓親情淡漠了。從「手機」這一元素,我們可以抽象出「科技」「工具」「現代化」「現代文明」等信息,而「親情」這個元素,則涉及「愛」「孝」等信息。 因此,作文立意就可以圍繞這兩個元素的相關信息展開,但也可各有側重。如側重「手機」,就可以談科技對人情感的「異化」、現代文明對傳統親孝的負面影響,以及人們認物為己,終究為物所役等話題。如側重「親情」,就可談親情的價值、親情的呵護等話題。
需要提醒的是,在寫作過程中要謹防出現「二次立意」導致偏題甚至跑題的情況。如有同學可能從親情演繹出「孝」,又由「孝」演繹出「傳統文化」,於是以「反思傳統文化」為話題作文,那就跑偏了。也有同學可能從孩子玩手機入迷演繹出孩子們缺失奮鬥精神,那就是抓住局部而不顧材料整體信息的審題錯誤了。事實上,這樣一些演繹錯誤是考生們常犯的,究其原因,缺乏有效思維方式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