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探索國際教育模式 建立G5青少年領袖培養基地

2020-12-23 央廣網

廣州探索國際教育模式 建立G5青少年領袖培養基地

2017-05-24 13:2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5月2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李周耿 李建均 葉莉旖)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通過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轄區內國際化教育與普惠性教育並駕齊驅,積極探索國際教育模式。5月23日,「當華外遇上劍橋·劍橋大學人才培養及治校理念」主旨演講暨G5青少年領袖培養基地啟動儀式在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舉行。

  G5項目是代表英國5所最頂級的院校(牛津、劍橋、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倫敦大學學院)需求與國內一流知名高校與學校進行合作交流,根據院校的需求和特色建立插班訪學,聯合培養寒暑期研修等多種項目形式。項目旨在致力引進高水平的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尋求與國內重點院校結成戰略聯盟,在中外精英名校訪學交流、國際教育與跨文化研究、師資培訓及研討、學術科學領域等方面合作。迄今為止,華師附外已和加拿大、英國、美國等30多所學校合作,開展插班訪學、寒暑期研修、教師共同培養等項目。

  出席啟動儀式的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吳穎民認為,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具有發展先進國際教育的區位優勢,發展國際教育應當在課程設置方面,更多地與國際院校接軌,同時引進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讓學生擁有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編輯: 鄭睿

關鍵詞: 國際教育;青少年領袖;培養基地

相關焦點

  • 廣州加拿大國際學校與多國領事館共建國際社區培養未來領袖
    Mark先生參加CIS感恩節特別活動  在一個關愛互助的國際社區,培養具備國際思維方式的未來領袖  作為一所國際學校,廣州加拿大國際學校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學生,包括來自領事館社區的家庭。  作為CIS培養宗旨「合作 · 創新 · 成功」的一部分,我們不僅鼓勵同學們彼此合作,學校廣泛開展社區合作,為同學們帶來更廣闊的學習視角和機會。我們非常有幸與各領事館建立了合作關係。
  • 定海區關工委又建立一青少年教育基地
    定海新聞網訊 7月28日下午,定海區關工委在舟山市中華傳統文化(和合講堂)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據了解,該教育基地是今年定海區關工委第一批成立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該基地以向青少年傳播傳統文化為主,培養青少年從小立德樹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目前定海區關工委已成立23個青少年教育基地。
  • 2019青少年領袖特訓營結營
    近日,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與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在泰國舉辦的「推動性別平等·培養國際理解力」2019青少年領袖特訓營成功開營,在全國範圍內招募的39名青少年在曼谷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通過培訓,學生們逐步學會關注並參與「性別平等」這一社會議題、並通過性別視角切入建立「國際理解力」這一當下核心能力。
  • 以校企合作模式為背景,建立專業性實踐教育教學基地
    以蚌埠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為例的眾多院校正積極探索新實踐教學模式[5],通過開設綜合設計實驗,增強學生實際操作和對多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如無法實現臨床病例的新穎性和代表性,難以達到臨床和試劑檢測項目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授課教師自身實踐技能的缺乏性等。
  • 公益模式助推廣東青少年素質教育開展
    ——「青少年國際創新人才培養與校外實踐」公益項目吸引社會資源共參與  北京,廣州和深圳2011年9月2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11年9月27日,由深圳市慈善會·青少年素質教育公益基金
  • 2019廣州黃埔軍校未來領袖夏令營震撼來襲
    說教一百次不如體驗一次,給孩子一個機會,親身體驗不一樣的環境,感受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生活,尋找一個突破,相信廣州黃埔會讓你我他邂逅一場美麗的軍旅夢...01專注青少年行為素質教育 未來領袖廣州黃埔《未來領袖》軍事夏令營,迎來了十一年。
  • 國際教育學院與天津英華國際學校建立聯合培養優秀生源基地
    本站訊(通訊員 翟洪源)11月21日,「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聯合培養優秀生源基地」揭牌儀式在天津英華國際學校舉行,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陳志華、天津英華國際學校校長林向陽參加揭牌。  陳志華為英華國際學校師生從天津大學的發展史、學科優勢、獎學金申請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並耐心解答了高三年級留學生提出的問題。林向陽進行總結髮言,鼓勵更多的優秀英華學子選擇到天津大學深造,取得更優異的成績。此後,陳志華院長與林向陽校長籤署了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與天津英華國際學校合作備忘錄並共同為「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聯合培養優秀生源基地」揭牌。
  • 羅湖區青少年「領袖計劃」獲評十大青少年發展典範項目!
    近年來羅湖團區委聯合區教育局結合深圳市培養中小學生八大素養的要求從培養青少年堅定的理想信念入手在全市首創青少年「領袖計劃」項目開展青少年領袖素養培養系統工程提素養,聚焦領袖能力培養圖為羅湖青少年領袖團隊拓展訓練結合青少年領袖應具備的領導力培養採取「三進三訓」培養方案
  • 全球勝任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清華大學(以下簡稱學校)亞洲青年交流中心積極探索中外學生混合住宿模式,經過四年的探索實踐,已經驗證了利用第二課堂對中外學生集中教育培養的方式對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的重要作用,較好地契合了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的要求。通過介紹學校亞洲青年交流中心的運營經驗及取得的育人實效,為推進國際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實施方案。
  • 蔣蓉: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湖南25萬多名小學專任教師,聽過她課的不下3萬人;所主持的省級、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點擊率逾50萬人次。作為核心成員全程參與了所在單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在全國率先啟動的面向農村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探索出「綜合培養,分向發展,注重研究,全程實踐」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 廣州香雪城擬明年六一開業 哈皮小孩青少年運動探索樂園入駐
    廣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與北京龍之野集團達成正式合作協議,定位亞洲最大的兒童運動探索親子中心項目——北京龍之野集團旗下哈皮小孩青少年運動探索樂園正式落戶廣州香雪城購物廣場,該樂園是以運動、探險、挑戰、體驗、成長為主題的兒童遊樂場所,預計總投資將超過1億元人民幣,經營面積3萬平方米,樂園預計將於明年6月1日正式開業。
  • 德清縣紅十字會聯手教育部門,探索青少年「三位一體」教育模式
    德清縣紅十字會與縣教育局近日籤署相關協議,將在德清一中、縣職業中專、武康中學、舞陽學校4所學校進行試點,通過打造校園陣地,建設培訓基地,開展社會活動,推進學校紅十字>文化傳播、應急救護培訓、生命健康教育,探索形成紅十字青少年「學校+基地+社會」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
  • 廣州擬探索建立多種模式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方案》明確,廣州將建立完善廣州嬰幼兒照護服務規範管理體系、服務供給體系和綜合監督管理體系,為家庭養育提供支持,同時明確廣州遵循「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家庭為主,託養結合」和「屬地管理,規範有序」的基本原則。值得關注的是,《方案》提出,廣州將探索建立育兒假制度和在職父母的彈性工作制度,同時為規範嬰幼兒照護服務,建立健全嬰幼兒照護人員信息公示和評估監測制度。
  • 合肥將創建全國青少年成長教育基地
    中安在線訊 11月19日上午,由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主辦,共青團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協辦,合肥延然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全國青少年成長教育基地——合肥寶貝地球村兒童體驗教育基地」啟動儀式在合肥舉行。
  • 豐南區科協深入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打造校園基地
    ,提高科學素質,推動全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再上新臺階,2020年3-4月,豐南區科協積極與各學校、園所建立聯繫,加強網絡教育互動,提供科學支持,充分了解各校、園所特點,共同挖掘突出特色,打造校園基地。▼▼▼一是在網絡教育中加強對青少年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開發,鼓勵學生們留心觀察生活,踴躍參與科技創新大賽。
  • 用海外課堂培養青年領袖 -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
    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擺脫傳統的、單一的培養模式,充分利用海外優質的教育資源,走中外融合培養的新路子。學院針對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實踐閱歷要求越來越豐富、視野越來越開闊的趨勢,開設了「中國青年領袖海外訓練營」培訓項目,在加拿大建立了學習培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跨國界、跨文化、跨膚色學習交流的機會。
  • 2019暑假夏令營《青少年領袖特訓營》重磅來襲!
    課程六大收益:(1)感恩孝道(2)財商思維(3)領袖特質塑造(4)冠軍心態建設(5)夢想藍圖規劃(6)公眾舞臺演說那麼到底為什麼要參加品牌之光《青少年領袖特訓營》品牌之光《青少年領袖特訓營》第三大好處便是:培養並提高孩子的領導能力品牌之光夏令營團隊式的集體活動,能學會去幫助他人,在眾人中敢於展示自己,從小培養堅韌、敢於擔當的精神。
  • 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摘 要:為探索新形勢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在原有碩博連讀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通了過去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分階段培養的課程體系,遵循「自願選擇、制度引導、擇優錄取、重點培養」的工作理念,把有學術潛力和學術理想的研究生提前選拔到博士研究生層次進行培養。
  • 團廣州市委等在畢節建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大洋網訊 日前,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羊城行動計劃,牽頭聯合共青團畢節市委員會、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廣州酒家集團、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在畢節技術職業學院共建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
  • 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探索「三位一體」模式 思政教育重實踐延伸了「科研導師制」的做法,基地班還實施全員參與的「成長導師計劃」,為每一位學生選定一位成長導師,密切關注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發展,將學生思想引領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