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21-01-10 中國教育新聞網

摘 要:為探索新形勢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在原有碩博連讀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通了過去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分階段培養的課程體系,遵循「自願選擇、制度引導、擇優錄取、重點培養」的工作理念,把有學術潛力和學術理想的研究生提前選拔到博士研究生層次進行培養。經過幾年探索,學校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普遍在學術積累、思想創新、研究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和論文寫作等能力上有明顯提高。

關鍵詞:碩博直通;培養模式

通過制度引導和創新,統籌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方式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商學院)試點開展了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整合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分階段的培養過程和培養方案,按照博士生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吸引優秀的研究生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其基本學習年限為五年,前兩年完成全部課程的學習,第四學期通過資格考試選拔確定博士生候選人。通過資格考試後三年為博士生身份,並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寫作和答辯。

商學院遵照《中國人民大學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試行辦法》,設計整體培養思路。學院按照學科專業錄取的碩士生,全部進入碩博直通培養計劃,採取「2+1+2」的培養模式,即統籌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強化研究生的學術訓練和科研工作。第一階段:以課程學習為主,輔以必要的科研方法訓練,學習時間為兩年。在第四學期通過了博士生候選人選拔的資格考試,後三學年為博士研究生身份。第二階段:進入博士生階段,以科學研究和撰寫博士學位論文為主,其中一年可申請赴國內外知名大學聯合培養。學院提倡學生根據論文研究需要和學習進度安排,擇期到國外一流大學學習或聯合培養,積極鼓勵博士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以開闊博士研究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術水平。

借鑑國際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體系,設置高水平課程

本著培養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崇高的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學科領域「主流、經典、前沿」的專業主文獻,具備堅實寬廣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學科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創新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夠在學術領域中形成創造性成果和研究專長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商學院瞄準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設計上以攻讀博士學位為最終目的,打通現有的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課程體系,開設高水平課程。

在學分設置上,開設了總學分設置不少於45學分,分類為公共課、方法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學術講座、先修課等不同類別課程。在知識結構的要求上,除博士生必須掌握本學科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特別強化對本專業主文獻的研讀,加強對「主流、經典、前沿」的把握。同時,鼓勵博士生根據論文研究的需要,跨學科選修課程,在課程設計上,體現專業的國際性和培養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借鑑國際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體系,配備國內外優秀師資,充分發揮優秀師資的作用和價值,採取碩博同堂授課方式,使優秀的學生及早進入濃厚的學術氛圍中,了解和學習本學科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

全方位提升博士生科學研究能力與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1.建立導師和導師組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商學院充分發揮導師和導師組的引領作用,它是博士研究生培養環節中的重要支撐。在師生教與學關係中,導師對學生的指導責任、學生對導師的追隨、導師之間的取長補短、導師組新老交替的制度化已經建立,並形成了良好的傳承與互動。學院導師組制度化,使學生在導師的帶領下,建立和培養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強化學術訓練,以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發現、選拔和打造優秀的學術型研究人才。

2.建立主文獻精品教學

注重經典、前沿文獻的引領。「博士點主文獻制度」 是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以各博士點學科專業為基礎平臺,整合學科全體教師學術力量,對代表學科發展脈絡和發展前沿的經典文獻進行科學歸納和總結,並輔之以周期性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由此建立精品文獻集。

商學院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主文獻在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集合學科整體團隊力量,改革博士生課程教學體系,優化主文獻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注重經典理論構建、前沿引領和方法傳授,結合課程教學加強學術規範。通過「研討式」課程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教師間的良性互動,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在學科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環節,全面建立以科研創新為導向、以學科專業為平臺、以學術團隊為主體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學院要求在學科綜合考試和開題報告環節,以主文獻為重點考核內容,在切實夯實博士生學術根基的基礎上,培育其治學精神,豐厚學術底蘊。

3.強化科研訓練,重視論文質量

商學院在碩博直通研究生入校後,需在導師的指導下,擬定合理的科研計劃,如應對研究的課題、科研進展的步驟、各個階段的內容和要求作出明確的規定等,並逐年提高畢業生的科研發表要求。例如:2017年制定的研究生培養方案規定,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在《商學院2013版中英文期刊目錄》期刊上發表至少兩篇與本專業相關的B級期刊文章,鼓勵發表國際期刊,如發表於商學院英文期刊目錄外的 SSCI/SCI期刊論文、或投稿論文已在英文A類(頂級)期刊完成一輪「修改後再投稿」視為B級期刊等。此外,學院大力倡導學生通過積極申請學校的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或參與導師主持的科研課題等方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以不斷提高博士生在讀期間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4.積極拓展國際學術交流項目,提升研究生教育國際性

培養具有國際化學術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是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北京市聯合培養基地、校際交流等多個平臺,拓展研究生國際交流渠道,提升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的能力。藉助這些平臺,商學院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學期間參與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北京市聯合培養基地項目、校(院)際交換項目,赴國外一流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和聯合培養。商學院依託國家公派留學基金項目,籌集經費,支持碩博直通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參加學術活動、獎勵多出優秀成果等。對於因名額限制未能如願公派出國學習的學生,商學院本著「一流學校、一流師資、一流學生」 的「三個一流」標準,選拔優秀的學生到國外一流的院校、專業,師從一流的導師,由學院配套提供經費支持完成聯合培養。同時,學院還有專門的經費用於補貼和支持境外學術會議資助、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如對發表在學院A/B級高水平學術期刊的論文予以獎勵等。上述舉措對搭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帶動科研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此外,商學院每年聘請十個以上國外一流大學的優秀教師來校為研究生授課。課程中強化研究方法和學術前沿的引領,著重學生學術興趣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授課語言為雙語或純英文授課,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為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及國際交流奠定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實施成效顯著

1.改善了生源結構和質量

由於商學院各專業碩士研究生就業分配良好,以往有很多優秀的學生直接選擇了就業,但通過保研和碩博直通項目,保留了優質的生源,為發現、選拔和全方位打造培養優秀的研究人才奠定了基礎。

2.對傳統博士生培養項目的積極影響

「碩博直通」項目的實施,對傳統博士生培養項目有著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博士生與「碩博直通」研究生同堂上課,同等的前沿課程、研究方法和學術訓練,同樣的科研成果發表標準,一起參加導師組活動,彼此的學術交流和切磋,創造了一個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學術氛圍。

3.科研成果豐厚

高精尖的課程設置、高強度的學術訓練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了學生獨立從事創新性研究的能力,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產出率,高水平學術期刊的論文發表數量有了很大提高。例如:與以往國家研究生獎學金評定相比,「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項目實施後,參評國獎的論文期刊水平逐年提高,競爭激烈,發表一篇B刊文章獲評可能性相對較小,有的班級甚至附上整箱的參評材料。

4.就業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2017年,商學院第一屆「碩博直通」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規範系統的學術訓練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學生在應聘高校和研究單位過程中體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就業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比例大幅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學院2017年畢業的博士生中有二十餘人分別就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國家電網研究院以及相關領域博士後工作站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學生反映「碩博直通」項目使他們收穫豐厚,為他們的人生和職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5.學生對項目的認同度逐年提高

商學院的「碩博直通」項目取消了獨立的碩士培養階段,所有進入學術型研究生項目的學生均按「碩博直通」項目的博士生培養目標進行培養。實踐證明:由於就業情況較好,優秀碩士生繼續讀博意願不強,給自己的定位僅局限於取得碩士學位找份理想的工作就可以,出現了優秀生源流失的狀況,繼而產生了培養目標與學生期望目標值的差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學生反映最多的是課程難度大、主文獻課堂教學要求高、研究方法和學術訓練強度大,希望降低難度、減少學術訓練或分類教學。面對這種情況,商學院多次召開對話會和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同時,進行項目目標的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該項目的培養目標和宗旨,堅持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保持不變,不遷就、不妥協,提高學生對該項目的認同度,為「碩博直通」項目的順利開展打開了新局面。2016年,學校通過課堂旁聽、調查問卷、工作訪談、數據分析等多種形式,對在校博士生、碩博直通研究生的試點學院進行了廣泛調研。內容涉及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課程結構、培養方案學分要求、主文獻在博士生教學體系中的作用等多個方面。數據顯示:「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在引導優秀碩士生儘早進入學術環境,激發學術研究興趣,促進博士生生源質量提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為:博士生導師的指導投入度有了顯著增加;培養方案的學分要求和課程結構更能體現學科特點;師生高度認同主文獻課在博士生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對主文獻的教學效果、學習收穫、主文獻課程佔整個課程體系的重要性等滿意度評價相比2010年上升了20個百分點等。數據顯示:學生滿意度明顯上升,90%以上的博士生表示課程學習收穫較大,教學效果明顯。

通過探索實踐,商學院「碩博直通」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標。使學生在基礎理論、研究方法、文獻閱讀、學科前沿動態的把握,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的發表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訓練和培養。生源結構、生源質量得以改善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強。今後,商學院將繼續推進和加強「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的改革和建設,使研究生教育邁向一個新的高度。(作者:應梅 陳君,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教育》雜誌

相關焦點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培養高水平人才...
    化學學院長期以來堅持以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獨立思辨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傑出人才為使命,重點培養在校研究生探索科學真理的方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北大化學系/化學學院成立至今,共授予研究生學位4864人(其中博士學位2264人,碩士學位2600人)。多年來,學院持續不斷探索研究生培養途徑和方法,逐漸形成了一套以人為本、科學規範、成效顯著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 全球勝任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如何提升學生的全球勝任力,成為亟須深入探索的重要任務。清華大學(以下簡稱學校)亞洲青年交流中心積極探索中外學生混合住宿模式,經過四年的探索實踐,已經驗證了利用第二課堂對中外學生集中教育培養的方式對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的重要作用,較好地契合了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的要求。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工學院領軍人才創新實踐教育模式探索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北京大學「碩博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籤約儀式暨「沃土計劃」濱州社會實踐團見面會舉行
    8月15日,北京大學「碩博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籤約儀式暨「沃土計劃」濱州社會實踐團見面會在濱州大飯店舉行。濱州市成為北京大學在山東省第二家籤訂合作協議的「碩博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團省委副書記劉少華,市委常委、秘書長張延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滕飛,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鞠曉以及北京大學「沃土計劃」濱州社會實踐團成員參加籤約儀式。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以資助體系改革為突破口探索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蔣蓉: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作為核心成員全程參與了所在單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在全國率先啟動的面向農村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探索出「綜合培養,分向發展,注重研究,全程實踐」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自2012年以來,共為湖南省農村基礎教育培養出2250名優秀小學教師,探索出了有效解決農村小學教師「下不去、留不住、幹不好」問題的有效途徑,取得了顯著成效。
  • 「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創新探索
    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國內研究生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還不協調,創新能力亟待提升[3]。2.研究生培養模式亟須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是教育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提高。個別學科生源質量良莠不齊,如何進行招生改革,真正選拔出具有培養潛力的拔尖創新人才仍需要進行探索。研究生創新平臺和實踐基地較少,學術學位碩士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存在同質化培養現象,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存在脫節現象,統籌管理和信息化水平需要提高。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全過程管理,全方位育人」——國家...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雙學位,主修+輔修——滙豐商學院積極...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天津大學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的改革與實踐②
    精儀學院儀器儀表工程領域探索專業學位碩士人才培養的創新體系,通過與30多家企業合作建立創新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和創新創業中心,形成了校企實踐教學聯盟,構建雙贏、可持續、長效的產學研全方位深度合作機制,企業每年投入到創新實驗室的固定經費達100多萬元。
  • 千餘碩博研究生為何被清退?知名高校專家深度揭秘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千餘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申請退學」「未報到入讀」「已超最長學習年限」等各個方面。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碩博生被清退?國內在碩博研究生培養方面是何機制,下一步又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試圖揭秘千餘碩博研究生被清退背後的原因。
  • 清華大學首招初中生,培養模式為本碩博連讀
    清華大學首招初中生,培養模式為本碩博連讀 2021-01-08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專業解讀】醫學實驗技術:形成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
    醫學:與人類健康相關、疾病的預防、減輕和治癒的藝術和科學;實踐/經驗學科 —— 健康中國之踐行者實驗: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設計、設備、操作、觀察、記錄、分析、結論…… 教學科研學院不斷推進教學改革,開展課程改革及教學科研結合培養模式,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先後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9項,開設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學院教師主編教材90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10部,國家級精品教材2部。
  • 蘇州大學:為何改革研究生培養工作
    教育觀察日前,蘇州大學在校內積極開展2019年「博士研究生候選人」培養計劃的遴選工作。選拔出的一批學術型優秀碩士研究生新生,將以「博士研究生候選人」身份直接進入「綠色通道」,修讀碩博一體化研究生課程,考核合格後,還能直接轉入博士研究生階段開展科學研究。
  • 石家莊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研究生...
    石家莊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已正式授牌。推動研究生聯合培養,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深化產教融合、科教協同進程的重要舉措。推進研究生工作站建設,通過研究生工作站這一創新載體,探索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培養、政產學研融合培養模式,對於實現需求對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培養複合型、研究型人才意義重大。石家莊市科技信息研究所與河北科技大學近年來不斷加深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多項研究課題,組織多場各類學術研討、學習分享活動,推動學術水平再提高。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勇擔新時代...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第二屆「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揭曉
    探索法學理論和實踐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知名法學教授和獲得『法學英才獎』的青年學子同臺亮相,論劍法學教育和英才培養,掀起頭腦風暴,激蕩思想火花。」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開場致辭。  「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簡稱「法學英才獎」,英譯為「China Legal Talent Award(CLTA)」,是中國政法大學於2013年創立的,面向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全日制在讀法學專業研究生以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開放申報的學術成果獎。  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則是空洞的理論。
  •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與泰國格樂大學合作培養碩博研究生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與泰國格樂大學在籤署合作協議基礎上開展碩博研究生培養,在4月30日成功籤訂學生碩士直通車與教師碩博委託培養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就碩博研究生項目內容,授課方式方法,合作意向等方面達成友好共識。該項目設置博士學制3年、碩士學制2年,按照泰國高教部關於碩博研究生各專業教學大綱的審批要求,採用中文授課,並於2020年5月開始啟動招生。
  • 人工智慧專業培養方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本碩博...
    《人工智慧學院本碩博培養體系》提供了西電三十多年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心得,構建了具有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育人體系,是最全面的人工智慧學院人才培養體系教科書。人工智慧學院本碩博培養體系【獨具特色】匯總西電人工智慧學院三十餘年科教結合探索和實踐,採取「國際化+西電特色」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國際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科學研究+創新實踐協同育人和「高水平平臺+高層次人才」服務人才培養的具有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育人體系,全面闡述學院的本碩博培養體系以及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成效,梳理了相關的特色課程大綱
  • 深圳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合作培養項目
    一、培養對象  全日制碩士暨博士研究生。  二、學科領域  在兩校共同感興趣並具有招收碩士研究生、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領域中進行合作。  三、學生遴選與培養方式  聯合培養碩博連讀生在深圳大學每年(通過全國統一考試)錄取的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中擇優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