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2020-12-16 科學網

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35: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Eric D. Green等研究人員討論了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這一論文發表在2020年10月28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據研究人員介紹,從三十年前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一直到2003年完成之後,基因組學已逐漸在基礎和轉化研究中發揮核心作用。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組信息可如何有效地用於臨床護理。在未來,技術發展、生物學見解和臨床應用(以及其他方面)的預期進展將導致基因組學在生物醫學研究幾乎所有領域中得到更廣泛的整合,並將基因組學納入主流醫學和公共衛生實踐,此外,基因組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院最近代表研究界完成了一項多年的戰略參與過程,從而確定了人類基因組學的未來研究重點和機遇,其重點在於健康應用。研究人員描述了為人類基因組學的前沿研究而設想的最優先的要素,即「基因組學的前沿」。

 

附:英文原文

Title: Strategic vision for improving human health at The Forefront of Genomics

Author: Eric D. Green, Chris Gunter, Leslie G. Biesecker, Valentina Di Francesco, Carla L. Easter, Elise A. Feingold, Adam L. Felsenfeld, David J. Kaufman, Elaine A. Ostrander, William J. Pavan, Adam M. Phillippy, Anastasia L. Wise, Jyoti Gupta Dayal, Britny J. Kish, Allison Mandich, Christopher R. Wellington, Kris A. Wetterstrand, Sarah A. Bates, Darryl Leja, Susan Vasquez, William A. Gahl, Bettie J. Graham, Daniel L. Kastner, Paul Liu, Laura Lyman Rodriguez, Benjamin D. Solomon, Vence L. Bonham, Lawrence C. Brody, Carolyn M. Hutter, Teri A. Manolio

Issue&Volume: 2020-10-28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launch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ree decades ago, and continuing after its completion in 2003, genomics has progressively come to have a central and catalytic role in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addition, studies increasingly demonstrate how genomic inform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in clinical care. In the future, the anticipate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mong others) will lead to more widespread integration of genomics into almost all areas of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adoption of genomics into mainstream medical and public-health practices, and an increasing relevance of genomics for everyday life. On behalf of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recently completed a multi-year process of strategic engagement to identify future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opportunities in human genomics, with an emphasis on health applications. Here we describe the highest-priority elements envisioned for the cutting-edge of human genomics going forward—that is, at 『The Forefront of Genomics』.

DOI: 10.1038/s41586-020-2817-4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17-4

相關焦點

  • 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
    薩爾茲伯格是一位橫跨計算機領域和生物學領域的專家,名氣很大,他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生物學中心的主任,同時在計算機系和醫學院任職,專門從事基因測序和基因組學應用研究,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參與者之一,最近還主持了非洲裔美國人的基因組學項目等。開發過很多有名的生物信息算法,大家使用過的生信軟體如:bowtie、TopHat、cufflinks等都出自於他的實驗室,今天要談的泛基因組學也是他的研究內容之一。
  • 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會議通知
    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會議通知 2015-06-02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並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如何利用新技術來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已成為基因組學面臨的最大挑戰。
  • 安諾優達攜手中科院遺傳所召開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
    (原標題:安諾優達攜手中科院遺傳所召開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
  • 革新範式,人類表型組學策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
  • Science: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進行人類細胞表型分析
    瑞士巴塞爾分子與臨床眼科研究所人類視網膜與器官發育小組負責人Gray Camp說道,「為了對人類細胞類型進行分類,了解它們的發育方式,它們在不同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在疾病中出現功能障礙的方式,將徹底改變人們對人類細胞表型的理解。」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因組學考研輔導班-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考研經驗真題參考書
    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的專業目錄、參考書、複試分數線、真題以及初試經驗等幾部分的內容,
  • 環球網:人類基因組計劃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其旨在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的30億個鹼基對的核苷酸序列,從而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並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最終目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研究人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策略、思想與技術,構成了生命科學領域新的學科——基因組學,也可以用於研究微生物、植物、動物。
  • 【學術前沿】劉光慧等通過全基因組篩選發現新型衰老驅動基因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歷時六年多的不懈努力,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技術及人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研究體系,鑑定了百餘個新的人類細胞衰老促進基因,並對排名前50的基因進行了功能驗證,證實了敲除這些基因均可延緩人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其中,組蛋白乙醯轉移酶的編碼基因KAT7是排名最高的候選基因。
  •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在華大體驗精彩人生
    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華大基因以「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引領基因組學的發展,通過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 表型組學新刊Phenomics開始接受投稿啦!
    2020年7月15日,Springer 又迎來新成員Phenomics 期刊將聚焦表型組學前沿研究,期望搭建全球表型組學領域專家交流的國際平臺,推動該領域相關的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Phenomics 聚焦表型組學這一新興交叉前沿學科:表型是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包括健康和疾病在內的所有生物特徵的集合。
  • 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第二屆眼科大會在瀋陽召開
    人民網瀋陽9月3日電 (尹柏寒)9月3日,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第二屆眼科大會暨「基因精準防控近視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瀋陽舉行。 兩院院士、諾貝爾獎獲獎者、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省市政府機構領導、科研機構齊聚,共同探討基因組學、精準醫學等健康熱點問題,推進中國眼科精準醫療發展。
  • 解碼人類基因組:人類基因組計劃後17年,X染色體被解碼了
    圖源:unsplash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結束了13年長跑,成功測序人體90%以上的基因,但其餘部分仍難以解碼。近年來,DNA讀取技術不斷改善,這些空缺被逐步填滿,研究人員得以進一步繪製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但還是有百餘個區域未得完成,其中就包括X染色體上的幾個部分。而近期發表於Nature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確定從端粒到端粒的X染色體的完整序列,此成就能幫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多種遺傳條件。
  • 2018年統計基因組學國際高級研修班(國際前沿)--免費贈送TCGA、GEO及SRA公共資料庫深度挖掘與應用培訓班
    基因晶片技術及其數據分析 B. 測序技術及其數據分析 C. 常見病的遺傳學分析 D. 生物標記物的研究 E. 群體遺傳學 F. 甲基化、調控和功能基因組學分析 G. 腫瘤和體細胞遺傳學分析 H.(自行填寫)期待通過培訓收穫A. 了解領域的前沿進展 B. 了解領域的基礎知識 C. 獲得實際分析數據的能力 D.
  • 董揚:用基因組學研究發掘生物寶庫
    而後,董揚結合雲南特色,著手進行了一系列遺傳資源研究工作,並在藥用植物基因組、山羊基因組等領域,建起了從基因組學到功能基因組學的系列科研平臺。  創製出基因組學的標誌性技術  讀研時,董揚就接觸過山羊基因組研究,這項研究一直延續到他參加工作。
  • 人類基因組計劃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請聽寫音頻的最後一句話請在留言中寫下您的聽寫【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人類基因組計劃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
    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 產生新蛋白最近,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病毒的最新論文,揭示了病毒的一個全新特性:一支跨國科研團隊發現,病毒會把自己的基因與人類基因拼接在一起,產生同時帶有病毒和人類遺傳信息的未知融合蛋白!
  • 動物所揭示非模式哺乳動物與其寄生蛔蟲協同演化的基因組學機制
    已有的關於協同演化遺傳機制的研究較多集中於候選基因水平,缺乏基因組水平的研究。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一些和人類及家養動物健康相關的寄生蟲基因組被解析。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著眼於寄生蟲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解析,未探討相應宿主基因組的相關變化,以及宿主與寄生蟲兩者間協同演化的基因組學機制。
  • 中國蛋白質組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0月12~13日,以「蛋白質組學:前沿與挑戰」為主題的第381次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舉行,與會的59名海內外科學家圍繞蛋白質組學發展趨勢及需求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會議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賀福初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學術前沿】劉光慧/鮑一明/曲靜/張維綺建立衰老生物學多組學資料庫
    【學術前沿】劉光慧/鮑一明/曲靜/張維綺建立衰老生物學多組學資料庫 2020-10-3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大基因與新加坡Clearbridge BioMedics建立戰略合作
    -CTC液體活檢助力腫瘤精準醫學深圳2016年5月16日電 /美通社/ -- 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與新加坡液體活檢創新產品提供商Clearbridge BioMedics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中國地區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液體活檢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