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組計劃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2021-02-16 醫學英語讀讀吧

請聽寫音頻的最後一句話

請在留言中寫下您的聽寫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人類基因組計劃】

 

【譯文】這個項目始於1990年。稱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科學家們預計該項目需要十五年才能完成。澳大利亞、巴西、德國、日本、墨西哥和許多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基因組計劃。其他許多國家也提供了信息和資金方面的幫助。科學家並沒有只用一個人的全套DNA。相反,他們從世界各地收集了樣本。這足夠供他們來研究。科學家使用計算機來幫助他們繪製DNA。DNA編碼是一系列字母。計算機寫出DNA編碼中的字母。這稱為DNA的解碼。DNA編碼包含30億個字母。這是一串長長的代碼!但是計算機速度非常快。每秒可解碼一萬二千個DNA編碼。

 

【原文】The project began in 1990. It was called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e scientists expected the project to take fifteen years to complete. Scientists in Australia, Brazil, Germany, Japan, Mexico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also set up their own genome projects.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elped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money. The scientists did not use one person’s complete set of DNA. Instead, they collected genetic examples from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knew that this would be enough for them to study. Scientists used computers to help them map the DNA. The DNA code is a series of letters. The computers wrote out the letters in the DNA code. This is called decoding the DNA. The DNA code contains three thousand million letters. That is a very long code! But the computers were very fast.___

 

資料來源:BBC網站

 

多學+勤用是高效學習英語的法寶!

相關焦點

  • 外刊精讀 | 人類在遺傳學界的狂妄自大(一)
    「我們曾經認為我們的命運繫於星象,」1989年,與其他科學家共同發現了DNA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宣稱,「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就隱藏在我們的基因中。」言外之意很明顯:破解基因密碼會讓人們獲得對人的身、心運作機制以及身心疾病的細緻理解。然而,在最早由沃森牽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結束後,這種希望漸趨渺茫,因為研究顯示個體的身心特徵及它們對疾病的易感性極其複雜。
  • 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
    ----/ START /----今天想分享一個主題: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主要內容源自今年《Nature Reviews Genetics》上一篇題為《Pan-genomics in the human genome era》的文章。
  • 原位測序技術實現人類基因組三維定位和加速超解析度成像
    原位測序技術實現人類基因組三維定位和加速超解析度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8 15:55:54 2020年7月27日上線的《自然—方法學》雜誌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哈佛醫學院的C.
  •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人類走出非洲,環境選擇新骨骼基因
    直立行走是人類區別於猿類的重要特徵,同時,現代人類也具有很高的表型多樣性。這些形態的差異很大部分是由骨骼系統塑造而成的。例如不同人群在體型、骨密度、臉型等等方面都表現出巨大差異。但是,關於現代人類骨骼系統快速進化和相應的形態多樣性形成的遺傳機制目前尚不得而知。 為了揭開人類表型多樣性的奧妙,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吳東東與導師張亞平院士系統分析了骨骼發育相關基因群的群體多態性,並與基因組中的其它基因進行比較,發現骨骼基因中的SNP位點在非洲人群和非非洲人群(東亞和歐洲人群)之間表現出很高的群體分化特徵。
  • 研究揭示全基因組範圍的重複基因保留
    研究揭示全基因組範圍的重複基因保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4:39:0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harles Boone、Brenda J. Andrews、美國明尼蘇達大學Chad L.
  •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Stranger、Meritxell Oliva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性別對不同人類組織中基因表達的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9月11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型組織表達計劃(GTEx,v8)調查了44個人類組織來源的基因表達以及基因表達的遺傳調控中的性別差異。研究人員證明性別影響整個人體組織樣本的基因表達水平和細胞組成。
  • X染色體首度完全測序,距離擁有完整人類基因組串行也許已不遠
    雖然人類的參考基因組(human reference genome)是目前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但即使經過20年改進,完整的DNA串行始終存在缺口。現在,一組國際遺傳學團隊首次確定了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端粒到端粒)的完整串行,沒有空缺且準確性達到空前水準。
  • 研究開發用於基因組比對和分型的HISAT系列軟體
    研究開發用於基因組比對和分型的HISAT系列軟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6 20:30:04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Daehwan Kim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快速精確的運算程序名為
  • 拓展Cas12a基因編輯系統並優化其基因編輯效率 | Genome Biology
    Genome Biology 作者:Fei Teng†, Jing Li†, Tongtong Cui†, Kai Xu, Lu Guo, Qingqin Gao, Guihai Feng, Chuanyuan Chen, Dali Han, Qi Zhou and Wei Li 發表時間:2019/02/05 數字識別碼
  • 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35: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Eric D. Green等研究人員討論了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 美國首次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或能消除家族遺傳病
    迄今,只有中美兩國實施過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16日報導,美國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進行了本國首例轉基因人類胚胎實驗。此前,中國科學家在全球首次公開了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嘗試,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三篇不同的論文,介紹中國在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方面的各項研究。Yet the research has already generated attention and controversy.但是,美國的研究仍然引發了關注與爭議。
  • 科學家完成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組裝
    研究人員報導了超越人類參考基因組(GRCh38)連續性的從頭人類基因組裝配,以及人類染色體的第一個無間隙、端粒到端粒裝配。通過對完整的葡萄胎CHM13基因組進行高覆蓋、超長讀取的納米孔測序,並結合用於質量改進和驗證的補充技術,研究人員實現這一難點。
  • 科學家實現染色體尺度下、單體型解析度的人類基因組裝配
    科學家實現染色體尺度下、單體型解析度的人類基因組裝配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24:14 美國哈佛醫學院Heng Li等研究人員合作實現染色體尺度下、單體型解析度的人類基因組裝配。
  • 基因-生殖工程應用中的風險問題與倫理治理 ——以生殖系基因編輯為例
    基因技術的道德哲學革命[J]. 中國社會科學, 2006(1): 123-134, 208.[5] [英]齊格蒙特·鮑曼. 現代性與矛盾性[M]. 邵迎生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3:324-327.[6] 蒲  強, 羅  嘉,沈林園,等. CRISPR/Cas9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2015(11): 77.
  • 環球網:人類基因組計劃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其旨在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的30億個鹼基對的核苷酸序列,從而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並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最終目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研究人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策略、思想與技術,構成了生命科學領域新的學科——基因組學,也可以用於研究微生物、植物、動物。
  • CRISPR-Cas12a : 為你打開高效的基因編輯大門 | Genome Biology
    :Fei Teng†, Jing Li†, Tongtong Cui†, Kai Xu, Lu Guo, Qingqin Gao, Guihai Feng, Chuanyuan Chen, Dali Han, Qi Zhou and Wei Li 發表時間:2019/02/05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019-1620-8 原文連結: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通過將其進一步與dsgRNAs進行結合可以強化這種編輯效果,使得即便在封閉染色質區域也能實現高效的基因編輯,該研究尤其對靶向核酸酶難降解的區域進行基因編輯提供了新的思路。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Isabel等人通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數據的研究發現:神經疾病相關的表觀遺傳失調首先靶向細胞類型表觀遺傳分化位點,這突出強調了細胞類型特異性表觀遺傳失調在神經類疾病中的重要性。
  • 眾人拾柴火焰高 醫藥巨頭融入英國基因組計劃意圖開闢藥物開發新篇章
    英國醫藥研發持續萎縮)不過,隨著英國政府推出的基因組計劃的提出,眾多生物醫藥巨頭紛紛將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英倫三島上。根據計劃,英國政府將測定超過10萬名英格蘭人的基因組信息,以期找到開發腫瘤藥物和罕見病藥物的新方法。為了順利完成這一龐大的計劃,英國衛生部下屬的Genomics England表示將聯合世界上多家生物醫藥巨頭。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一般來說,組蛋白H3K4的甲基化主要聚集在活躍轉錄的啟動子區域。組蛋白H3K9的甲基化與基因的轉錄抑制及異染色質有關。H3K27甲基化可導致相關基因的沉默,並且與X染色體失活相關。H3K36的甲基化與基因轉錄激活相關。組蛋白修飾調節基因表達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