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是腰部房企的門檻
如果王健林說的先賺個「一個億」是小目標,那麼衝擊千億就是所有中小房企的一個大目標。
「千億」雖不完全代表了高盈利能力,但跨過這道坎,可暫被稱為「規模房企」。相反千億銷售額以下,房企無論是在融資成本還是拿地資源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尤其在今年「三道紅線」的壓力下,房企投資和規模擴張速度進一步減緩,未來規模增長的難度也會加劇。
在2020這一關鍵年,有房企小步快跑邁入「千億」大關,也有僅差臨門一腳,更有從原本的「千億」席位上跌落的……
1
「千億」隊伍迎來新成員。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顯示,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房企整體銷售數據仍舊比去年增長了13%。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全口徑銷售數據有43家達到了千億以上,其中約有10家房企首次闖入「千億」陣營,分別是龍光集團、建發房產、華發股份、新力地產、禹洲集團、合景泰富、新希望地產、中駿集團、首開股份、時代中國。
2020年全口徑「千億」銷售額新成員
(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千億」新秀們在2020年卯足了勁,銷售額相比去年大多增幅在20%以上,更有像建發房產這樣的「黑馬」,銷售數據提升超75%。還有如新希望地產,2016年至今五年時間,銷售額從145.60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1031億元,期間翻了7倍;新力地產僅憑成立以來十年時間,就實現從0到千億的飛躍,發展速度迅猛。
「千億」背後,積極拓展土地儲備、深耕區域、多元化發展、企業融資水平、運營能力等都成為企業良性發展的因素。而企業快速發展背後的隱憂,同樣也表現在盈利模式和負債率等數據上,未來如何穩定向上還是挑戰。
2
有人「志得意滿」,同樣有人還在「千億」門外徘徊。
克而瑞研究的數據顯示,曾或早或晚喊過衝擊「千億」的房企如卓越集團、金輝集團、越秀地產、弘陽地產、融僑集團等目前來看,距千億都還有一步之遙。雖然2020年對房企來說是比艱難的一年,增速放緩,目標調低,但大多數房企都在前進。而曾經承包了不少高鐵廣告的華夏幸福,是跌出「千億」的「負增長」房企。
2020年衝刺「千億」的部分房企
(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1)華夏幸福
跌出「千億」俱樂部
經歷了年初的裁員風波、業績縮水等,華夏幸福的2020年業績縮水幅度達到了36%。延續2019年的銷售額負增長,2020年華夏幸福繼續低迷,銷售排名也從克而瑞的榜單中從第9跌至20,甚至目前的47名。
銷售額連年下跌的境況下,華夏幸福依託產業園便宜拿地,高價賣房的「造城」模式是否長期可持續值得商榷。
(2)卓越集團
臨門一腳前的人事變動
距離「千億」只差6億的卓越,臨門一腳後勁不足。從2018年提出「千億」目標到2019年宣稱「不在乎數字,更看重的是公司能否實現長遠經營和有質量的增長」,卓越集團的銷售額增長也在明顯降速——2018年同比增長50.6%、2019年同比增長71.7%,再到2020年增長4.7%。
在這兩年衝擊「千億」的關頭,卓越集團內部頻繁的人事變動分散了其精力,到了今年陪伴卓越7年的老將副總裁徐春也辭任。不知人事變動後,在年底前迎來明星職業經理人陳凱的卓越能否在2021年強勢逆襲。
(3)越秀地產
小步慢跑,增長迅速
從2020年的銷售額增長幅度來看,越秀地產32.67%的表現高於平均值,雖然遺憾未達成目標,卻也展現出穩健的成長趨勢。
近些年,越秀地產憑藉軌交+物業的戰略,及「1+4」的全國化戰略布局,積極向大灣、華東地區、中部地區、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拓展。克而瑞研究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從531億元,到731.4億元,再到970.3億元,越秀地產的全口徑銷售額穩步提升。2020年越秀地產雖遺憾未達成當年立下的「千億」目標,但實力已不容小覷。
行業增速放緩,已然大勢所趨。在行業競爭與經營壓力的加劇分化下,2021年的市場考驗顯然更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