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發光

2020-11-27 525心理網

圖文捲毛爸爸

(ID:gh_db5792d7d7cb)

做父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說的話、做的事情,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些關於教育的思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把這句話貫穿到生活小事裡,就變成了這100句關於教育的思考。


願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能夠多一份耐心和理解,祝寶貝健康成長!

來源:喬智大叔(ID:gh_db5792d7d7cb),幼兒園專業看門二十年。

相關焦點

  • 【教育反思】教育,就是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哪一種生命的方式,最適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這幾乎是從一出生就決定每個孩子生命方式的,不知有多少孩子,成年後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同樣也有多少個孩子,渴望做他厭惡的事業。
  •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同的,不要用其他人的教育去衡量自己孩子
    前言:每個孩子的成長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懂得因材施教,如果盲目的用他人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暴躁,或者脾氣變得非常惡劣,甚至可以隨便恨家長埋怨家長,小陳一開始對孩子還是比較滿意的,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孩子也開始有所叛逆,畢竟每個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和家人發生一些衝突,叛逆是難免的,就要看家長如何和孩子相處,有些孩子明明已經成年
  • 父母還在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社恐的源頭,可能就是一次打罵
    其實,網友們的評論還有很多,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當自己犯了錯誤,很多爸爸媽媽都是用恐嚇和威脅,甚至是警告的方式懲罰自己,有的時候也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更有行為上的。但是,這種教育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孩子真的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下。
  • 讓每個孩子都能閃閃發光,走不同的路都能成才
    近期我參加了很多名校的招生會,一位媽媽的提問瞬間打動了我:「我的孩子可能並沒有那麼優秀,那他適合讀什麼學校呢?」很多老母親焦慮的就是這個問題。很多學校都有亮眼的升學表,上面都是大名鼎鼎的名校。可是當退去母愛光圈後,我們認真分析自己家孩子的優勢劣勢,發現自家的娃並沒有爆棚的天賦,也不是信奉天道酬勤的孩子。
  • 為什麼我勸你別再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勸嫂子別生氣,教育孩子要講道理。嫂子卻說:跟這種倔牛講道理就是對牛彈琴,不這樣做,他會改才怪。事後回想起這件事,我不禁為明明的將來捏一把汗。誠然,孩子做錯事,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很解氣,表面上也管用,但實則你的每一次打罵,都是他的一次噩夢,長期以往形成心裡陰影后,就追悔莫及了。
  • 毀掉1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有的孩子利用暑假學習了各種技能,甚至外出旅遊,他們將收穫的是知識、見識。誰不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啊,即便是大人,也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工作,但生活是現實的啊,不努力,連選擇生活方式的資格都沒有。再也不要放縱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過暑假了,因為他們的方式就是不學習,純玩。2-18歲的孩子,對於未成年的他們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大的支撐!
  • 翻轉教育,就是讓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翅膀
    我忽然深深的感到自己並沒有去感同身受孩子們的痛苦,儘管自己曾經也經歷過他們所經歷的一切。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想這句話並不正確,孩子們每一次考試,都在面對著自己的不完美,失敗只會造就更多的失敗,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會出現那麼多學生厭學的原因。饒舌詩人Prince Ea 控訴當代教育體系用了一個比喻,現今的教育好比是在讓魚學爬樹,不僅如此還要讓它從樹上爬下來。
  • 您是在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麼?
    作為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我們接觸到很多家長,把孩子當作名片一樣培養,總是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去炫耀。去和別人證明,我的孩子多厲害,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成功,或者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來實現父母小時候沒有實現過的夢想。但是這個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本來是一個個體是有靈魂的,所以家長真正了解那些是孩子需要的。孩子渴望愛,希望得到一種愛,而不是我們認為他適合的,那我們需要首先去了解他。
  • 父母最高級的教育方式,就是先修繕自己
    另一種父母則是,自己刷著手機,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儘管天天守著孩子卻自娛自樂,他們的要求是孩子不要打擾自己,只要乖乖聽話就是好孩子,如果耽誤自己的娛樂時間,一巴掌上去,孩子瞬間老實了。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會給孩子一種錯誤的暗示:「只要我比你強大,你讓我不滿意我就可以用武力制服你。」
  • 用正面積極的方式教育孩子
    她引用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教育方法「以尊嚴和尊重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指出,父母和老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孩子通過以對社會有益的方式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而正面管教就是要幫助父母和老師實現這一目的。  「摒棄所有的懲罰和獎勵,提倡通過鼓勵滿足孩子對於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基本需要。這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之一。」蔣薇薇說。
  • Jasper對每個鏡頭道歉,應採兒教育孩子方式,連公婆都害怕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要應該疼愛孩子,而一破再破自己的底線,有些原則性的東西家長還是要有的,避免孩子以為自己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沒有人可以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家長就是給孩子建立底線,讓孩子知道規則的人。
  • 孩子的教育方式用打罵真的沒問題嗎?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不知不覺步入了中年,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我跟先生總是有點意見不合,我常常也提醒自己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遇到意見不統一時我必須要心平氣和。特別是不能在兩孩子面前表現出意見不合及爭吵,但事實上我們兩個人不能統一的原因出在,往往我認為家庭和睦很重要,要民主多聽孩子的心聲,多溝通要尊重孩子。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他還是一位優秀的父親,2018年,19歲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作為教育者,作為一位父親,他對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獨到的心得。他強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不能用粗魯的方式教育孩子懂禮貌
    沒有修養的青少年會以冷淡、不關心他人、言語不文明等方式傷害他人,毀壞自己的形象,相信這是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父母是最親近最熱愛的人,她對於孩子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她的所作所為容易被孩子認為是天然合理的,容易被孩子學習和模仿;由於孩子沒有足夠的知識經驗,不會辨別是非,所以,他會對父母的言行不加選擇地模仿。
  • 煙臺海陽楊發光:我要為海陽的教育事業發光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 海陽廣播電視臺「外地人在海陽欄目」開設已有半年多時間,報導了50多名在海陽創業的他鄉人,問其來海原因,多半因為海陽的秀麗風光,這位外地人在海陽主人公楊發光也是如此,因嚮往美麗的大海而來到海陽。
  • 外地人在海陽——楊發光:我要為海陽的教育事業發光
    書畫展活動現場初來海陽楊發光,來自甘肅張掖,到海陽已經有18個年頭了,2002年經朋友介紹來到海陽,那時候他剛剛20歲,他說經常能從電視上看到海邊的人可以洗海澡、吃海鮮,一聽海陽就在海邊上就特別想過來看看。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關於基礎教育,臺灣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用生命做了很好的詮釋,他用音樂來傳遞教育的本質,在生活體驗中啟迪孩子們的心靈。課程是來自現實生活,它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學習,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作為教師,明白自己要什麼,能帶給孩子什麼,多點心思,教育可以很生活,而不只是分數的競爭。只有回歸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高考季後就是離婚季,這難道就是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的學業固然重要,但是夫妻的感情難道就不重要了嗎?這就是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癥結。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夫妻恩愛。」一點沒錯,這就是關於婚姻最值得反思的一句話。孩子就是夫妻二人關於婚姻的結晶,他是錦上添花的存在,而不是為了孩子拋棄原本擁有的美好。中國很多家長以為,只要自己把孩子教育好,有了成績上了好大學未來的人生才會幸福。
  • 教育孩子就是投資自己的後半生
    「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的後半生幸福!今天邁老師推薦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給大家做一次經驗分享。他也是一位優秀的父親,2016年19歲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作為教育者,作為一位父親,他對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獨到的心得。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為家長提了以下問題和建議,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在理。他強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我們和家長是教育的合伙人關係,合夥時間就是孩子在校期間。讓懂教育的來從事教育。誰都不應該成為弱勢群體,但是誰也不能凌駕為強勢群體。當然,家長如果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以與學校交流,但在孩子面前一定維護學校的規定和老師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