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在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麼?

2020-09-17 奮鬥吧蝸牛

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大家先分享。作為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我們接觸到很多家長,把孩子當作名片一樣培養,總是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去炫耀。去和別人證明,我的孩子多厲害,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成功,或者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來實現父母小時候沒有實現過的夢想。但是這個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本來是一個個體是有靈魂的,所以家長真正了解那些是孩子需要的。孩子渴望愛,希望得到一種愛,而不是我們認為他適合的,那我們需要首先去了解他。因為作為家長這種角色,是一種非常有挑戰的任務,還可以積極成長改善人生,成為更優秀的一個人。如果我們去西安看兵馬俑,那我們都知道兵馬俑有大概一萬多不同士兵的雕刻。他們最大的特色是什麼,每一個人的臉就是不一樣。跟孩子一樣,不僅僅是他的臉,也是他的基因。他的個性,身份都是不同,所以我們不能使用同一個方式,針對不同的孩子對不對。


我現在和很多家長經常在聊天,很明顯感受到他們一直有這方面的壓力,很多父母不知道用什麼方式教育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為了避免誤放錯誤,或者為了尋找最適合最精確的教育方式,他們一直會觀察,看鄰居怎麼做,其他朋友怎麼做,老師怎麼說,專家怎麼說,然後直接把這種方式選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以結果為導向。但是我認為 ,為了避免錯誤,使用這種外面使用的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是最大的錯誤的。


這種方式適合學語言,或將在外面參與一些或其他朋友的一些活動的。這種教育方式的適合非常內向,有創造力有藝術的這種孩子。這種方法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我們以一種為了完成了很多任務的方式來培養我們的孩子,那我們就是剝奪我們孩子,讓他做自己的一種機會。而同樣剝奪他的快樂,為了讓他成功,以結果為導向,我們到最後就是會摧毀我們和他的關係,給他更多的壓力。同樣孩子永遠不會真正的快樂。


所以要記得。孩子不是一個名片,他是我們最珍貴的一種禮物,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因為他是一種靈魂的個體,而這是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方式去教導孩子,不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這個是唯一的選擇。

而通過這種選擇,我們才會讓她快樂,也同樣成功。

相關焦點

  • 孩子執拗不服管,用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還是中式嚴格的教育方式?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家長提問:執拗的孩子用什麼方法溝通比較有效?孩子軟硬不吃時,只能放任不管或者用鞭子解決。嚮往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又跳不出自身受過的嚴厲教育方式,讓我無所適從。家長提問:執拗的孩子用什麼方法溝通比較有效?我家孩子六歲,可能是我對孩子耐心不夠,孩子軟硬不吃時,只能放任不管或者用鞭子解決。
  • 【教育反思】教育,就是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哪一種生命的方式,最適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孩子與否。在選擇哪種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依據每個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經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 你的教育孩子需要麼?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
    現在,我也用這種教育方式教育我自己的兒子。很多父母雖然嘴上說希望培養獨立的孩子,但從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脫離自己的管教,獨立自主有想法,他們會希望能跟孩子永遠保持緊密的關係,最好是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能離開父母。所以大多數時是,你想要個什麼樣的孩子,才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導他。
  • 家長霸道教育方式真的對嗎?孩子已經告訴您答案了
    那麼,所謂的霸道式教育是指什麼呢?很多家長採用偏聽偏信,或者用自己的認知或者見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孩子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的霸道是教育方式,建議家長是改正的。長時間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傷害。並且讓孩子缺乏一個對正確事物的認知感。在家長的心裡,總是覺得孩子是幼小的。
  • 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
    番禺區家教會家庭教育服務示範指導站揭牌儀式暨父母大講堂活動舉行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蔣蕾蕾)11月30日,在橋南街婦聯、橋南街隴枕社區、市橋城區教育指導中心的指導下
  • 蒙氏教育適合孩子麼
    一個孩子會因為媽媽掰了他的餅乾,破壞了它的完美而大發雷霆;會因為洗澡的時候媽媽消掉了他身上的泡泡而感到傷心難過;會腦洞大開因為想穿遊泳衣而在寒冷的冬天吵著出去遊泳....而這一切的一切,僅僅是因為孩子在自我成長的程序中!Eric八個月大的時候我就給他報了蒙氏教育的早教班?是他還在肚子裡的第八個月!
  • 李玫瑾的教育方式很火,但不適合所有孩子
    最近,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很火,很多父母看了李玫瑾教授的懲罰教育後,大呼「過癮」,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了教育孩子的通用法則。我認為,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式並不適合所有孩子。看到我的觀點,很多父母可能會表示不認同。沒關係,讓我告訴你我的理由。
  • 你還在用嚇唬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麼?
    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是在這種「嚇唬式」的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很多父母自然而然的繼承了這種教育方式,並且發現孩子難管的時候這樣說還是有作用的。他們並沒有覺察這種「嚇唬式」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事實上「嚇唬式」的教育方式在孩子身上的負面作用遠遠大於正面作用。接下來雷洛育兒研習社就來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由。
  • 虎媽PK貓爸:何種方式更適合教育孩子?
    我推薦她看的世界歷史、世界地理、世界名著的縮寫本她都看了,我就允許她看一些秦文君系列的小說,因為有些事情不是直接體驗的,她從書中看到她這個年齡孩子的生活是可以豐富多彩的。」    「貓爸」的教育是與「虎媽」截然相反的民主寬鬆教育,但是教育成果同樣斐然。嚴厲的教育方式,寬鬆的教育方式到底孰優孰劣,引起了大家的思考與爭論。
  • 用正面積極的方式教育孩子
    近日,珠海市香洲區僑光小學副校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講師團講師蔣薇薇做客「德行珠海·親子講堂」,帶來主題為「正面管教的內容及操作」的講座,從正面管教的內容、如何用正面管教教育青少年等方面展開講座。不僅處理問題行為 還要理解背後的深層原因  「你心中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什麼?」講座開始,蔣薇薇提出問題。  她指出:「親子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兩種教育方式。」
  • 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明,也有著很好的傳統家庭教育方式,如《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是現在的社會不一樣了,孩子們的教育方式也就為之改變,那家長們有沒有掌握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呢?
  • 窮養孩子是騙局?別讓錯誤的教育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
    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收入增加了許多,如果此時還刻意窮養孩子,苛待孩子的生活水平,無疑是十分不合理的。那麼,究竟怎樣的教育才是適合孩子的好教育呢?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理念,取其精華,讓孩子在真正適合的教育中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 您的教育方式,或許正是孩子畏難情緒的根源所在
    有育兒專家的課題組研究發現,小時候被過度要求堅強的男孩子,青春期後有相當一部分會慣用較壓抑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鬱。當然,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部分女孩子的家庭當中。家長要合理看待困難當孩子產生畏難情緒的時候,家長多會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問題,從而覺得孩子面對的困難很簡單,可您也要時刻謹記,您面對的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比如您可以耐心問一下孩子「你為什麼不願意自己穿衣服呢?」孩子可能會說「我害怕系錯扣子媽媽會笑我」。原來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被「完美主義」束縛了手腳。
  • 中式教育下,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麼?
    為人父為人母的你們本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生怕子女走上「歪路」,所以,錯的永遠是孩子。當今社會似乎對這種教育方式認可度蠻高,不論是在潛意識裡或是在生活當中,人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然而,從真正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可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究竟是什麼影響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呢?
  • 家長必讀 | 原來最適合孩子的,是這種教育方式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整體基礎教育,在亞洲排名第一;2019年,新加坡更被評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根據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達90.8%的受訪家長贊同新加坡是全球最好的教育制度之一。新加坡的教育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它與其他的教育體系又有什麼區別?
  • 應試教育的模式是不適合於幼兒期孩子的教育
    蒙臺梭利小學vs巴學園——應試教育的幼兒園vs建構主義的幼兒園  目前國家教育部是不允許幼兒園辦學前班的,但是從前年開始一直有從全國各地找我解決孩子問題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小學沒辦法上課,上課的時候不停地動,沒辦法聽課,沒辦法發現一個字和另外一個字的區別,沒辦法用大腦工作的方式去接受知識。
  • 不同教育方式培養出不同的孩子,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各不相同,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縱容溺愛型這類的家長對孩子十分的縱容寵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給孩子制定任何的規則,放任孩子自由成長、自由發揮,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也不捨得對孩子進行教育,甚至還會幫孩子開脫,用其他的理由來替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 一線教師告訴您,您的教育理念真的會影響到老師對您孩子的教育
    但是本文,我想以自己的經歷和一名一線教師的身份告訴大家的是:尊敬的各位家長,您的教育的理念,真的會影響到老師對您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且這種影響是很深刻的。這裡絕對不是要求家長們對老師「阿諛奉承」「隨聲附和」。只是希望您在與老師交流相處的過程中,學會重視教育,重視您孩子自己的教育!
  • 哈佛教授為您揭秘高成就孩子培養方式,重塑您的教育
    家長們常見的一些不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要求孩子服從自己的權威、要求孩子「完美」、要求孩子課外學習自己不喜歡的興趣項目等,可能在不經意間就阻斷了成功之路。羅納德·弗格森與塔莎·羅伯遜用了15年的時間,深度採訪了200名成績優異的成年人和他們的父母之後,總結出一套完善的家庭教育方法論,將幫助家長們做好家庭教育,避免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 孩子的教育方式用打罵真的沒問題嗎?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不知不覺步入了中年,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我跟先生總是有點意見不合,我常常也提醒自己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遇到意見不統一時我必須要心平氣和。特別是不能在兩孩子面前表現出意見不合及爭吵,但事實上我們兩個人不能統一的原因出在,往往我認為家庭和睦很重要,要民主多聽孩子的心聲,多溝通要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