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錯了麼?」
「知道了……」
「錯哪了?」
「……」
這樣的對話想必每位家長都不陌生,這種情況必然發生過。為人父為人母的你們本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生怕子女走上「歪路」,所以,錯的永遠是孩子。
當今社會似乎對這種教育方式認可度蠻高,不論是在潛意識裡或是在生活當中,人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然而,從真正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可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究竟是什麼影響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呢?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老話流傳至今。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孝」一直是被放在首位的。從過去的道德、倫理等儒家文化的思想觀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傳統文化的尊師重道、家庭倫理觀念、百善孝為先等傳統美德被反覆提及。
但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的意思難道真的只是告訴我們父母做的都是對的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想這句話真正想要表達的,應該是對天下父母舐犢之情的肯定,是父母對孩子無私愛的體現: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並不是說在家庭矛盾中,父母就一定是對的。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麼?!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青少年一代有著更多的機會去了解這個世界,孩子的想法會更多,更新穎,更複雜。
舉個在身邊的例子吧:前段時間舅舅舅媽離婚,忙於奔波的舅舅只能把不到12歲的表弟送到我家裡來。小朋友從他媽媽離開後一直都很乖,每天按時上課按時寫作業。吃完飯幫忙洗碗,自己會用洗衣機,會簡單的打掃衛生,按時洗臉刷牙。除了一個缺點:每天都要玩很久的平板電腦。
於是我的母親大人在他玩遊戲的時候嚴厲的批評了他,孩子在三天裡第一次表現出應有的樣子(前面我們仿佛面對的是一個成年人),大哭著對我說:「我只是不想閒下來想我媽媽。」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會是他玩遊戲的藉口。別急,接著看。無意間我在他的電腦裡發現了這樣一條搜索記錄:怎麼用洗衣機洗衣服。這是一個父母離異、僅有12歲的孩子電腦裡的搜索記錄,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做何感想呢?即便是孩子真的愛玩了一點,又有什麼錯呢?
浙江省教育廳廳長陳根芳在浙江省教育會議上,說了這麼一句話:「現在年輕一代玩的吃雞、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劇本殺、密室逃脫,你都玩過嗎?他們追捧的李現、肖戰、王一博,你們知道是誰嗎?你不知道,你就無法引領他們……」
天下的爸爸媽媽們,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麼?
你有尊重過他們的意願麼?
你有多久沒有關注過他們的喜怒哀樂?
你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嗎?
我願意相信天下所有的孩子們都有反哺跪乳之心,
我也希望父母們能夠多與孩子交流溝通,而不是你必須、你不準……
最後願天下所有父母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