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沒人進,90後瘋狂湧入職場?80後:競爭壓力太大,打工難!

2021-01-07 舒莫財經

如今,我國90後基本都進入到了職場中,甚至不少00後也參與了進來,不少人感嘆我國職場要「大變模樣」了。畢竟,這些年輕人進入我國職場中,會將一些新東西帶進入。

但與此同時,我國職場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些行業卻不受年輕人「待見」,不僅招工難相關技術人才也出現了「斷代」的情況讓人很是著急,我國的製造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近年來,有關我國製造業的消息有很多,或許大家也聽過我國製造業招工難出現「用工荒」的情況吧。很多工廠一年四季都缺人一直在招工,但卻一直「招不滿」,很多製造業工廠通過各種辦法招到人後,卻依舊是「留不住」人。

尤其是製造業相關的技術人才稀缺,出現了上述所說的「斷層情況」,一些製造業工廠只能花重金招人,但依舊是「一工難求」讓企業很是頭疼,不明白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入到製造業學習了?

一些內行人表示,當下的年輕人對於進廠上班「沒興趣」,更不要提去工廠中學習相關技術了,他更願意坐在辦公室中上班,即便工廠上班工資高一點,但他們依舊不會心動。

甚至不少工廠為此放寬了條件,不管是薪資待遇,還是工作環境上都進行了上調,但效果依舊不大。

用工廠老師傅的話來說,培養出一個嫻熟的製造業技術工人,大約需要3-5年的時間,但往往年輕人幹3-5個月就會選擇離開了,能待下來的少之又少,就這造成了製造業相關技術人才「後繼無人」的狀態。

對於我國製造業來說未來的主要競爭力在創新上面,而相關技術人才非常的重要,這也關乎著我國製造業的發展。中國製造業轉變為「中國創造」,沒有相關的技術人才該如何實現呢?

我國90後全面進入到職場之後,80後卻開始發愁了,因為自己的競爭壓力更大了,面對更加年輕、有活力的90後,不少80後都表示壓力很大。甚至不少80後表示,自己已經出現了職場危機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80後想出了一個應對危機的辦法,就是接受職場再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不得不說的是現在的打工人太難了,80後還要學習「新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才能在企業中有足夠的安全感。

80後也是非常辛苦了,不僅要面對忙碌的工作,還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學習新技能,這樣的壓力你有體會過嗎?據悉,由於受到條件和時間限制,很多職場再培訓人員都是通過線上課程學習的。

從上面兩個案例中能看出,任何一個行業對於相關技術人才都是非常看重的,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能輕輕鬆鬆賺錢的。現在年輕人覺得工廠又累、有苦,但其它眾多行業不也是如此嗎,只不過一些人選擇了安逸的生活方式。

參考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再培訓能否「突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但現在的社會裡面很多人都不是很贊同大學生畢業以後進入工廠打工,特別是鄉下農村老家裡面的長輩,就覺得大學畢業以後要去做一份高大上的工作,潛意識的認為工廠裡面幹的都是辛苦的活。
  • 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再培訓能否「突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再培訓能否「突圍」?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隨著00後逐漸步入職場,很多80、90後的打工人「坐不住」了。
  • 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導讀: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職業發展方面,80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比例最高,達到83%;90後的比例為82%。為此,很多人決心接受職場再培訓。《報告》指出,95%的用戶認為學習新職業、提升自身發展潛力是走出職業危機的關鍵因素。
  • 大學生畢業後,寧可待業也不進工廠打工,究竟為什麼?
    甚至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有份工作,完全不介意是在工廠流水線上,還是在工地上,所追求的,不過是有份工資,能夠養活一家人即可。但是如今有個現象,那便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對於工廠他們是不屑的,甚至目標是非辦公室類型的公司不進,不然的話,寧願待業。這種現象雖說還是相對較少,但卻是存在的。那麼,為何大學生寧願待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呢?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了大學生的臉嗎?
  • 來說說90後的壓力山大
    我70後,在我們成年的時候是9幾年了,那時候網絡已經逐漸進入人們生活,在網上也看到很多這樣的說法,說70後是最苦的,翻譯過來就是壓力大。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這樣說呢,他們或者說我們的牢騷來至於哪?打工仔5.6十年代的城裡人工作分配或者接老人的班,不用為找工作愁,農村的吃大鍋飯,集體上班拿公分,反正大家都窮得穩定,也沒有攀比,頂多就是沒現在吃得好穿得好,過不也不耽誤一天窮開心
  • 90後,20年後最難的一代人
    今年是2020年,90後人群處在21~30歲之間,他們有的正在讀大學,有的正在工廠打工,有的是公司裡一個普通的員工,還有的正走在創業的艱難道路上。 很多人都說90後是最幸福的一代,因為他們不用自己買房買車,想要什麼或者出了什麼事都有父母頂著。他們從小錦衣玉食,物質條件非常豐厚,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們是最幸福的。
  • 60、70、80、90後, 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最大?
    自從有了買房80後的人整好是剛剛成年。需要結婚成家的時候就需要買房了!可以說80後是第一大買房的人群。就算當時到今天來講,每一家買個房,可以說是掏空了所有的積蓄。所以說80後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為了照顧父母掙錢也少了,60、70後他們吧多數兄弟姐妹多,他們的父母那個年代經濟比較落後也就沒多少積蓄,可以說一切靠自己。60、70後的有的兒女可能沒成家,他們還會為了兒女的婚房、彩禮去奮鬥。
  • 80後、90後、00後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擁有的生活品質也是差距很大
    80後大部分都已經家庭穩定,真的是上有來下有小的。過日子的壓力也是真的很大啊!父母要照顧,也要在子女教育上面投入一些精力和財力。而自己家庭的負擔也是越來越大了。太大的80後白髮不知何時已經爬上了自己的頭上。總之,各種煩惱不斷的在圍繞著我們80後。
  • 95後打工者:我就是怕累,不進工廠,90後走過的路已經證明不行了
    95後一代打工者被稱為是最任性的一代打工者。進工廠沒幾天覺得不好,分分鐘提桶跑路。 對於90後來說,大城市通過這些年的發展。進工廠打工只要肯努力就能養活自己了。這對於95後來說他們有更多的選擇。不想進工廠打工,可以去做業務員,做服務員做客服,做金融等等。
  • 90後成最貧困的一代,經濟和生活的壓力,讓90後夫妻無法支撐
    都說90後享受著時代發展的紅利,比80後、70後的物質條件優越,但具體的社會福利並不多。隨著年齡的增長,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90後大多是在家庭的愛中成長起來的,很多人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家庭的重擔。但最大的90後已經三十歲了,必須承擔家庭的重擔。
  • 延遲退休∣80後、90後打工人,晚幾年退休
    當時人社部曾明確提出過:要在2017年年底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並且還將通過5年的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不過,由於近幾年我國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的壓力較大,直到今年十三五規劃結束,延遲退休政策還沒有出臺。
  • 90後打工妹在電子廠當線長,月薪6000卻選擇辭職,是何原因?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90後打工妹分享了自己在電子廠的工作經歷,因為她在電子廠已經工作了5年,現在成為了流水線的線長,不過即便是工資達到了6000以上,可是這位打工妹還是選擇了辭職,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位打工妹不願意繼續留在電子廠了呢?
  • 社會給90後的壓力太大?這才是他們飽受斥責的原因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社會應該給90後一個道歉。因為太多的人說,90後垮掉了。這群90後,沒房,沒車,還要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壓力巨大,卻還要飽受人們的斥責。不是90後的原因,而是這個時代的問題。有人說,90後壓力太大,娶個媳婦要有房有車,房貸車貸都要還——第一批進城的60後現在還在還房貸啊;有人說,90後就業困難,大學上了四年還是找不到高薪的工作——70後的我們的父母,你知道他們失業了多少次嗎?3. 90後毀了嗎?
  • 90後很迷茫,不想進工廠工作,該怎麼辦?6種就業方向告訴你!
    90後很迷茫,不想進工廠工作,該怎麼辦?6種就業方向告訴你!九零後不喜歡進工廠做工,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其實,不僅僅是九零後,職場中人沒有幾個願意進工廠下車間的。我是從工廠出來,對工廠的管理模式比較了解。如果從事辦公室工作,工作環境相對好一些。如果是流水線操作工,就比較辛苦了。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安全風險高,關鍵是,待遇還比較低。所以,年輕人普遍不喜歡進工廠。
  • 在工廠忙忙碌碌,工資卻只有三千,70後、80後卻不敢隨便辭職
    1、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在其他工作崗位上確實難以有更穩定的收入,能夠如果能夠在工廠工作幾年,跟領導搞好關係,相信他們在工廠也能夠走上管理崗位,讓自己在離家比較近的單位裡有穩定的收入,這是讓很多70後感到心滿意足的。
  • 為什麼大學生進工廠會有那麼多「反對」意見?大學四年白讀了嗎?
    導讀:在現代的職場中,壓力,是每一個人頭上的一坐「山」。行跟同行之間的競爭,跟公司內部的競爭,只要稍微鬆懈一會,就只能看著別人「吃肉」。在這樣的職場生存環境下,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了進工廠打工。大學生進工廠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也讓不少人站出來反對這樣的做法。
  • 90後大學生開網店,1年後卻又重新回工廠打工?是何原因?
    現如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有很多大學生在從大學畢業以後,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創業,比如說進入電商行業開網店,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可是近日有位90後大學生也是吐槽道:在經營1年網店以後,他認為自己並不適合創業,而且又通過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術,重新回到了公司和工廠打工
  • 延遲退休成定局,70、80、90後都趕上了!職場人準備好了嗎
    目前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延遲退休已成定局,對於70後來說趕上一小批,80後大部分都要被延遲退休,而對於90後來說,是全部趕上了,對於政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但是不論如何,延遲退休已經確定,但是作為職場中的你,做好準備了嗎?
  • 80後和95後都在公司同一起跑線競爭共事,你是什麼感受?
    一、鯰魚效應,有後浪鞭策未必是壞事很多人會覺得身邊都是年輕人,給自己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所以非常擔心失業或者邊緣化。當然,這種擔心也不是完全沒道理,正如小張說的,幹不好業績,被替代完全有可能性。站在80後老人的角度來說,一個穩定的平臺和熟悉的崗位,按部就班做是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可幹著幹著,難免會出現了懈怠,比如幹銷售的就會懶得多出差,幹行政的也不想留下來多加班等。而懈怠期,公司95後新人的競爭,可以幫助自己重新找回那種緊迫感,畢竟80後總不希望自己五年、十年後成為一個競爭力很弱的職場人,再被社會無情淘汰吧?
  • 不娶妻不存錢送外賣,90後「二不一送」打工現狀,專家表示很擔憂
    過去,農村外出務工的人都希望能夠到工地、工廠這樣的地方工作,工資相對穩定,雖然苦點累點,但每年能夠攢下不少錢,沒結婚的能夠靠著這些錢娶妻生子,結了婚的也可以讓家裡人過上更富足的生活。現在,外出務工的年輕人想法完全不同,他們外出打工不是為了攢錢,也不是奔著娶妻生子去的,他們外出務工更多的是為了能夠享受當下,買自己想買的、穿自己想穿的、吃自己想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