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再培訓能否「突圍」?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再培訓能否「突圍」?

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隨著00後逐漸步入職場,很多80、90後的打工人「坐不住」了。

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職業發展方面,80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比例最高,達到83%;90後的比例為82%。

為此,很多人決心接受職場再培訓。《報告》指出,95%的用戶認為學習新職業、提升自身發展潛力是走出職業危機的關鍵因素。

那麼,職場上的再培訓,對打工人來說容易嗎?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近期採訪了一批80後的打工人,發現一些人正在努力進行再培訓甚至最終成功轉行,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職業培訓上經常「有心無力」。

近日,剛剛進入互利網行業不過3年的柳旭(化名)就是如此,他2020年已滿39歲,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難免感到焦慮,「我的工作職位處於一線,還沒有工作經驗,得跟剛畢業的年輕人競爭工作崗位。」

由於工作太忙,參加線下培訓班不現實,柳旭購買了一些時間更為靈活的線上課程培訓,「學習時間不定,有時間多學點,沒時間就沒學了。」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市場規模來看,綜合德勤、艾瑞等多家機構研報,在線職業教育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15%左右的複合增長率。

職場35歲「再培訓」壓力

步入2021年,最早一批80後打工人已經40歲,90後打工人也步入30歲關卡。

30而立,40不惑,但不少80、90後的打工人卻開始為職場發展而撓頭。

根據《報告》,相對於其他年齡群體,90後最擔心失業,有79%的90後擔心失業。此外,數據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其中,提升職業發展空間、掌握新技能、為未來做準備成為職場人士學習新職業的主要原因。

職業再培訓的需求正洶湧而來,這要求80後、90後打工人們必須在工作之餘拿出足夠的時間。而在他們之中,也出現了成功轉型甚至轉行的人士。

在深圳工作的童丹(化名)2020年已滿36歲,此前從事物流行業,負責國外市場。2年前,出於轉行的需要,她考取了小學英文教師資格證。目前,她在某培訓機構擔任英語老師,她對當前的工作比較滿意。

與已經成功轉行的童丹相比,32歲的遲華(化名)正在準備司法考試。他目前從事國際貿易,在所在的外資公司主要負責銷售和公關。「這個工種應該不算吃青春飯,但大環境、行業發展的各方面趨勢,讓我們的效益一直在降低。」

他告訴21世紀經濟記者,受海外疫情影響,2020年的業務和收入都減少,現在處於半停擺的狀態,公司也出現了裁員的情況,「員工已經走了三分之一,他們30歲左右,有些是自己選擇離開的,我也覺得沒什麼繼續留下來的意思。」

除了對行業前景不是很看好,薪資水平和工作焦慮也是促使其考證轉行的重要原因。遲華認為,「過了30歲以後,如果收入沒有像前幾年那樣快速顯著增長,做的事情比較重複,大環境行業很亂也進入下坡,想考多點證會選擇更多,或許是找安全感。」遲華說。如果順利通過法考,他打算尋找律所的工作機會,往律師方面發展。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隨著勞動力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用人單位往往優中選優,對人才的學歷、職業技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35歲之後的職場人則會面臨發展緩慢、晉升空間不足等問題。

因此,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尋求職場上的突破及更加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目前很多職場人有學習新職業的需求,尤其是很多35歲之後的職場人士選擇再培訓,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也說明終身教育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硬需求:延長職業壽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後了解到,把「法考」作為轉行重要一環的,數量頗多。

他們一方面認為目前的工作不具備可持續性,另一方面又認為法考具有相當的難度,可以延長自己的職業壽命。

比如,2020年40歲的王凱,他本業是電信行業銷售,負責渠道銷售,通過代理商賣企業產品。「我們是賣電話的,算是夕陽產業,現在很多家庭都不用固定電話,固話生意越來越差,日漸走下坡路,職業壽命不長。」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銷售,年齡不小的他也看到了自身的局限,銷售行業的員工平均年齡大概是35歲,年紀比較大的甚至有可能被公司辭退。這也是他打算轉行法律行業的直接原因,王凱指出,轉律師可以延展一下職業壽命,而且是自由職業,能夠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懂法律的,所以他看好法律的未來。

除了轉行之外,如何在現有職業上深耕並可以長期幹下去,也成為不少職場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唐佳(化名)考證並非為了轉行,而是往本行業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她現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諮詢工作,主要做針對水電工程移民的第三方監督評估,加班比較少,出差比較多。「我們行業的模式是熬資歷,也就是年紀越大其實越吃香。但我本行和要考的證有一些距離,不完全相關。我是想往更專業的方向轉,所以還是想在職考一個證,想通過考證來更多地學習。」

考證一方面讓唐佳在工作之餘一直保持學習,提高自我認可度。另一方面,考試對於她以後在單位晉升有幫助,收入也會提高,而且增加了跳槽資本。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導致很多打工人對於工作穩定與延長職業壽命的需求增長,也提升了再培訓市場的規模。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運行發展及用戶行為調研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有63.1%的知識付費用戶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主要以職場技能類內容為主。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指出,相較2020年1月疫情前,2020年11月線上用戶對成人類教育培訓機構的需求同比增長了174.7%。作為專注於為成人服務的在線教育公司,尚德機構第三季度新生註冊人數突破14萬人,同比大漲47.8%。

「預計2020年在線職業教育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增長率18%,創歷史新高,用戶數相較2019年新增近1000萬。」他表示。

如何突破培訓困境?

但是,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柳旭就是如此。作為「半路出家」轉入網際網路行業的「新丁」,他早就主動接受再培訓,苦於線下沒時間,他選擇了線上,參加過一些免費網絡培訓,並於2020年9月購買了一個網絡培訓課程。在他看來,收費課程有訓練內容,比免費課程更好,不過考慮到經濟能力有限,他只願意承擔2000元以內的課程價格。

同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2020年已滿42歲的趙軍(化名)也遭遇類似的情況,趁國慶假期嘗試參加幾天的線下Linux培訓班,感覺意義不大、效果不好就放棄了。

他指出,工作線下培訓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工作比較忙無法抽出時間,兩者之間難以平衡。所以,他以自學為主,「上班的時候學,結合項目學,時間不好說,就是不斷拓展自己。如果有機會遇上不錯的線下培訓班,我可能會繼續參加。」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成人在線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特點:第一,受眾群體多樣化,涵蓋了在讀學生、企業在職人員、失業待業人員、自由職業者、工人農民等各類人群,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培訓的形式多樣化;第二,付費者即為服務的享受者,反饋較為直接、及時;第三,成人面臨工作和家庭壓力的雙重壓力,精力有限,很難堅持學習,用戶留存和用戶忠誠度是一大挑戰。

「根據尚德的數據,目前,MBA等碩士研究生考試培訓最為火熱,同時自考、教師資格證、會計等項目的考前培訓及其他職業技能培訓等也大受歡迎,職場人願意為在線培訓付費的金額區間主要集中在一萬元以內的檔次。」他指出。

目前,確實有不少打工人感受到了考證培訓背後的盲目性,以及時間和金錢上的壓力。王凱指出,他身邊也有考證的朋友,但實際上轉行的很少。而如果不打算轉行,即使考了證也基本沒用。

一位參與培訓的人士指出,通過培訓轉行或者深造,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意味著從零開始。這一方面需要確定自身培訓現在的目的和未來的目標,而不是單純的利用培訓對抗職業焦慮;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足夠的金錢、時間,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實習生張熹瓏

相關焦點

  • 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導讀: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職業發展方面,80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比例最高,達到83%;90後的比例為82%。為此,很多人決心接受職場再培訓。《報告》指出,95%的用戶認為學習新職業、提升自身發展潛力是走出職業危機的關鍵因素。
  • 工廠沒人進,90後瘋狂湧入職場?80後:競爭壓力太大,打工難!
    如今,我國90後基本都進入到了職場中,甚至不少00後也參與了進來,不少人感嘆我國職場要「大變模樣」了。畢竟,這些年輕人進入我國職場中,會將一些新東西帶進入。但與此同時,我國職場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些行業卻不受年輕人「待見」,不僅招工難相關技術人才也出現了「斷代」的情況讓人很是著急,我國的製造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有關我國製造業的消息有很多,或許大家也聽過我國製造業招工難出現「用工荒」的情況吧。很多工廠一年四季都缺人一直在招工,但卻一直「招不滿」,很多製造業工廠通過各種辦法招到人後,卻依舊是「留不住」人。
  • 30歲職場精英,遭遇六大職業瓶頸
    30歲職場精英,遭遇六大職業瓶頸   作者:景素奇 註:本文為轉載,版權歸作者
  • 「打工人」刷爆網絡!「打工人」的英語,可不要說成「worker」!
    一時間,網上的畫風大變↓↓↓其實,「打工人」這個詞,描述的是一群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給人打工掙錢生存的人。而你我很多人,恰恰就是「打工人」!「打工人」的一夜爆火,多少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對現實生活的調侃與戲謔。在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生活負擔不斷加重的背景下,熬夜、脫髮、疲勞似乎成了「打工人」的常態。但「打工人」的傳播,又將幾乎所有的職業者囊括其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職業無分貴賤。
  • 職業瓶頸 career bottleneck
    熱門推薦:兩會熱詞雙語辭典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的職業女性不僅渴求經濟上的獨立,同時也在尋找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儘管女性的地位在穩步提高,但是有66%的職業女性認為,在職業發展上女性依然受到歧視。
  • 職業教育新「剛需」:超千萬人考證,教師資格培訓「含金量」大漲
    「同道獵聘的戰略投資對賽優教育意義重大,實現了培訓至求職的閉環專業服務。」 賽優教育CEO張東東表示,賽優教育可提供職業資格與技能的培訓,對人才進行技能和專業度提升,經過專業培訓後的人才可以通過獵聘向企業輸送,獵聘也藉此多元化布局,形成完整的人才供應鏈與職業生涯全周期服務。
  • 艾力紳:給「打工人」一切嚮往的美好
    「早安,打工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最近,「打工人」的網絡梗火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層出不窮,迅速佔領各大社交平臺。與「996」、「社畜」、「大廠螺絲釘」等為代表的,充滿被公司壓榨、被生活暴打的喪文化不同,「打工人」三個字多了幾分樂觀主義色彩。
  • 重慶汽車租賃行業困局:八成以上遭遇「違章老賴」
    原標題:重慶汽車租賃行業困局:八成以上遭遇「違章老賴」 17日,龍頭寺火車站附近,一個汽車租賃公司的宣傳車停放在路邊。  轎車租出去一個月後  被扣了98分後續>  租出去的黑色雅閣轎車,消失30多天後「露面」,車主坐飛機去廣州將車尋回,又面臨高達98分的違章扣分……  10月17日,重慶晨報30版報導租賃公司老闆彭祖才的遭遇後,重慶市汽車租賃行業治安保衛委員會表示,重慶七成以上的租賃公司都曾碰到
  • 疫情來襲,線下書店轉戰線上突圍
    線下傳統書店紛紛加速轉戰線上,自救突圍。現狀:遭遇「凜冬」營業額斷崖式下滑已過驚蟄,氣溫漸升,但對於福州大多數的實體書店來說,依然經歷著「凜冬」的陣痛。閉店歇業,現金斷流,一度也讓鹿森書店陷入困境,開春後的運營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兩家門店每月運營成本近40萬元,現在每天營收還不到1000元,照此下去我最多也只能撐3個月。」店主何鵬坦言,這是自己從業三年以來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危機。受疫情影響的遠不止民營書店,國營書店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 職業倦怠,工作越來越沒動力怎麼辦?突破瓶頸有妙招
    隨著時間的推進,他遭遇職業發展瓶頸,感覺核心競爭力不足。想要轉變卻不知道如何突破,經常自我懷疑,是否自己只能做項目經理?管理和技術工作難以進一步提高,別的東西又沒有接觸過,是否觸碰到了職業天花板?況且新人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總擔心被裁員。他又想通過創業改變現狀,但又擔心創業有風險,遲遲不敢行動。像張先生這種狀況在職場中越來越常見。
  • 70、80後的「夢想職業」,卻被90、00後嫌棄,有2個目前已經消失
    這段時間最火的一個詞莫過於「打工人」了,不管是給老闆打工,還是給妻兒老小打工,總之只要你時常為錢發愁,那麼鐵定就是打工人無疑了。對於打工人來說,最關注的就是薪資待遇了,老闆說再多心靈雞湯、畫再大的大餅,咱只看到帳工資多少。
  • 職業瓶頸期測試,你的職業生涯是否到達了職業瓶頸期?該如何突破職業瓶頸呢?丨霍蘭德職業測試
    在我們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很多人都會在工作一段時期後,遇到職業瓶頸:事業發展停滯不前,難以找到突破口和創新點,再怎麼努力還是無法再上一個臺階。但到了某個階段,日復一日的上班下班,手頭上的工作似乎成了簡單重複的機械勞動,完全沒有激情去提升自己;不管你怎麼努力,都會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感覺前途無望,對自己產生懷疑。此刻焦慮,壓力、煩躁、猶豫如影隨形。
  • 「童工」能否不打工?
  • 夸克發布英語學習報告:70、80後家長成背單詞主力,熱情超90後
    四六級考試是大學生的一次重要試煉。夸克數據顯示,近3個月,英語學習相關搜索量大漲超200%,六級複習技巧、四級聽力分值、六級真題、四級作文萬能句型、高分作文翻譯句式等均是熱搜問題。 服務學生自學,夸克學習頻道推出了一系列的英語學習內容、工具和服務,用更智能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能力、掌握知識點。包括拍照翻譯、單詞搜索、夸克背單詞、拍照搜題,都是熱門的英語學習工具和服務。
  • 夸克發布英語學習報告:70、80後家長成背單詞主力 熱情超90後
    同時,70、80後學習英語熱情超過90後。四六級考試是大學生的一次重要試煉。夸克數據顯示,近3個月,英語學習相關搜索量大漲超200%,六級複習技巧、四級聽力分值、六級真題、四級作文萬能句型、高分作文翻譯句式等均是熱搜問題。
  • 高中學歷遇到職業瓶頸該做些什麼?
    很多高中學歷明顯感受到很多招聘單位已經普通提升了學歷要求,而帶給他們的便是更大的職場壓力,那麼高中學歷遇到職業瓶頸該做些什麼呢。高校擴招、教育改革,這些政策實施的同時,給職場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很多高中學歷生明顯感受到很多招聘單位已經普通提升了學歷要求,而帶給他們的便是更大的職場壓力,那麼高中學歷遇到職業瓶頸該做些什麼呢?高中學歷遇到職業瓶頸時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慮:其一,若考生心儀的工作單位對學歷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也不願意往別的崗位發展,那麼此時考生就需提升自己的學歷。
  • 虎牙天命SOLO王突圍賽落幕,RNG戰隊成最大贏家
    首季「虎牙天命SOLO王」比賽自1月15日開賽以來,頂級選手爆冷,新生代黑馬逆轉反擊的劇情屢次上演,而在1月22日,突圍賽最後一戰正式來襲,風格迥異的選手們能否挺進總決賽舞臺呢?讓我們共同探究一番比賽的驚喜吧!
  • 大學生暑期打工遭遇連環套路
    暑假期間,不少在校大學生選擇兼職打工,這本是既鍛鍊學生社會能力,又能勞有所得的好機會,但不少學生在暑期打工中遭遇重重套路,或是拿不到工資,或是保證金被騙,又或是同工難同酬。很多受到不公待遇的大學生發現,維權比他們想像的艱難。
  • 關於「80後」法官職業價值觀調查及對策分析
    二、「80後」年輕法官的新特點  很多基層法院八、九年甚至十幾年沒有招新,如今面對80後法官的大量進入法院工作所日益凸顯的新問題,很多法院並沒有做好準備,甚至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地方都還在用以前慣用的隊伍建設機制去管理現在的年輕法官。
  • 從人社部與釘釘推出的新職業報告中,看90後如何職場突圍
    但過了30後沒幾年,突然發現人和人的分水嶺就出來了! 有些人30多歲,在北上廣混的風生水起。我認識的做技術的朋友,十個裡面有八個是上面這麼想的。但抱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最終會被打的措手不及,因為這種麻痺式的想法,從根源上說,就不具備可行性! 為什麼「轉管理層」並不是對抗35歲職場中年危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