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高校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2020-12-15 廣西日報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重視教育就是重視國家的創造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做好新時代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科技創新的陣地、文化傳承的高地,承擔著培養億萬有素質的普通勞動者、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和高素質人才的重大使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支撐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主陣地、生力軍和智囊團作用,在培養優秀人才、推動科技創新和服務科學決策上下功夫、有作為,才能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高校的職責和使命。

發揮主陣地作用,在培養優秀人才上下更大功夫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依靠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離不開人才。高校的首要職能在於人才培養,初心使命在於培養人才。人才培養首先要搞清楚「培養什麼人」的問題,這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同時,還要搞清楚「怎樣培養人」,這是教育的根本落腳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加大優秀人才培育力度,才能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育主陣地作用。一是突出抓好思想教育。堅持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為黨育人、為國造士的鮮明底色越擦越亮,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飽滿熱情和奮鬥姿態,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二是注重抓好素質培養。切實落實「立德」和「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積極開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積極營造良好校風學風班風,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培養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三是持續抓好能力提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知識紮實、專業突出、能力過硬的創新型人才。一方面,緊緊圍繞和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調整優化高校學科結構、專業設置,促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不斷提高人才培育能力;另一方面,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源源不斷培養出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發揮生力軍作用,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有更大突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撐。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將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尤其是前瞻性基礎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高校承擔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雙重使命,在推動科技創新過程中發揮著生力軍作用。一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基礎研究向縱深發展、跨界融合,才有可能產生顛覆性技術和原始創新成果,搶佔行業科技的制高點,開闢產業發展的新方向,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高校有著人才優勢、平臺優勢、項目優勢等多重優勢,應重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行業需求,優化高校科技創新項目布局,加強與地方、科研院所、企業等合作,共建科技信息溝通平臺,開展科技創新協同攻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二是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當前,許多高校都有不少科技創新成果「睡在實驗室」裡,存在實用性不強、轉移轉化率不高等突出問題。科技創新成果只有應用到經濟社會發展中,才會產生價值和意義。要圍繞解決這一突出問題,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落實和細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舉措,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落實,持續釋放和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三是搭建科技創新成果孵化和應用平臺。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與政府、企業的全方位聯動,搭建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產業園等成果孵化平臺和投資創業、成果轉化平臺,積極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讓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發揮智囊團作用,在服務科學決策上有更大作為

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進國家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都需要有新思路、新辦法和新對策。高校是高端智力的聚集地,也是思想文化的策源地,在諮政建言、服務決策方面有著獨特優勢。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利用人才薈萃、智力集中的優勢,主動開展前瞻性、對策性研究,積極參與決策諮詢,是高校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的重要途徑。一是加強新型智庫建設。依託學校特色專業優勢,完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推進服務和支持決策功能建設,構建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符合國家和地方戰略需求的新型智庫,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精神動力、智力支持。二是積極開展政策諮詢研究。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施展「術業有專攻」的優勢,推進學術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結合,加強前沿性、專業性、綜合性問題研究,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出更多滿足黨和政府決策需要的思想產品、智庫產品。三是深化評價機制改革。以科研體制改革為重點,創新科研評價方式和辦法,完善科研獎勵機制,增強對諮政建言、服務決策的激勵,為高校師生開展調查研究、政策建言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必要保證。

(作者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相關焦點

  • 下真功夫發揮創新對廣西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
    原標題:下真功夫發揮創新對廣西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下一步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遵循。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堅持「四個面向」,緊貼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求,聚焦制約科技創新的重點難點,下真功夫做準做精科技創新大文章,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發揮好科技創新對廣西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一、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上下真功夫。
  • 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國家能力,發揮支撐引領作用?聽聽杜玉波代表...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長期深耕高等教育領域,並在教育部任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時一直分管高等教育。
  • 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破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社會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 ...經濟示範區調研:以高標準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亞地區...
    張志軍到長春臨空經濟示範區調研:以高標準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建設 2020-09-24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佔倉:以專利高質量引領經濟發展高質量
    張佔倉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力量,近年來我省專利發明與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此為新的起點,還要乘勢而上,從提升發明創新能力、加快轉化應用、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入手,推動智慧財產權工作再上新臺階
  • 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分析
    [摘 要]本文以十九大報告的精神為指南,深入分析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動力和重要內涵。我國在創新引領發展方面的改革經驗,主要體現在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引進、產學研合作等體制上。新形勢下創新引領發展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創新產業化」和「產業創新化」把科學技術導入現代化經濟體系,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 教育部:開啟高校科技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12月9日-10日,教育部在京召開2020年科技委全會、2020年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主持會議並作主題報告。
  • ...高質量發展」 發揮核心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長株潭一體化發展
    長沙社會各界熱議「長株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發揮核心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長株潭一體化發展 2020-12-13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於崇德:充分發揮煤電對電源清潔發展的支撐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國電力系統急需充分發揮煤電對電源清潔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儘早形成以低碳、清潔化利用為主導的能源領域新格局;通過合理控制煤電規模、以市場手段促進煤電機組效率提升、以對標工作為抓手全面提高電力行業管理水平,為開創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打好基礎,為踐行新的能源安全發展觀貢獻力量。
  • 充分發揮高校創新源頭作用
    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肩負著培養創新人才和提升創新能力的雙重使命。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高校應當如何找準優勢,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副省長、民盟江蘇省委主委曹衛星認為,要充分發揮高校創新源頭作用,通過更有成效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引領、成果轉化,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發揮國企引領作用 助推山西轉型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改革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做優做強國企,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在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山西省領導胡玉亭、曲孝麗、李鳳岐、王一新、賀天才、盧東亮出席會議。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事關山西轉型綜改全局。
  • 甘霖在四川師範大學調研時強調:發揮引領作用 提升高校發展水平
    本報訊(記者 張立東)9月7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前往四川師範大學看望慰問教師職工,調研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及學科建設等情況。
  • 三峽集團雷鳴山: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三峽集團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思路舉措和生動實踐,始終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預計到2020年底,營業收入比2015年增長76%、利潤總額比2015年增長60%、淨利潤比2015年增長57%,連續13年在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被評為A級。
  • 科技創新引領建築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建築業在構築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運行相對獨立、內部產業鏈相對完整的工程建設行業將成為我國穩就業、拉內需、保增長的重中之重,將成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塊。一是要發揮國民經濟支柱作用。
  • 教育部長陳寶生:8個「著力」,全面推進高校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開啟高校科技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徵程12月9日-10日,教育部在京召開2020年科技委全會、2020年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高校科技工作。陳寶生:高校要充分發揮優勢,以科技創新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主動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出力爭光陳寶生強調,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進入新發展階段,高校要充分發揮優勢,以科技創新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主動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出力爭光。
  • 「人才強教」戰略支撐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擴大,素質持續提升,結構日趨合理,為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成為新時代深圳教育先行示範、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以最優秀的人教育更優秀的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深圳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深圳教育發展的根本保障。
  • 發揮大企業龍頭作用 助推包頭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希望各大企業繼續發揮發展龍頭、產業引領、創新先鋒的作用,為包頭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張凱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大企業的數量及其質量。
  • 教育科研支撐驅動引領教育改革發展
    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教育科研戰線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切實增強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價值認同,深化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使命擔當,對《意見》中提出的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如何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支撐高質量發展?國家局領導談菸草科技創新重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0年是建設現代化菸草經濟體系、推動菸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需要以高質量科技創新供給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形成新優勢。當前,行業科技創新面臨怎樣的形勢?如何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本報記者日前對國家菸草專賣局副局長段鐵力進行了專訪。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因此,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部署,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發揮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創新型資源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