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什麼樣的一座城市?紹興黃酒又是什麼樣的味道?
今天下午,G20杭州峰會官方採訪團30餘名境內外媒體記者來到紹興,走進東浦黃酒小鎮和紹興黃酒博物館,真切感受了酒鄉的脈動和氣息,感受紹興文化。
黃酒、烏蓬、越劇、茴香豆……一個個紹興元素猶如跳動的音符譜寫出一曲水鄉音律,隨著不同記者的不同視角,暖暖地流向了世界。
在關注G20杭州峰會的同時,與會媒體記者們也把目光投向了杭州及周邊地區。為此,G20杭州峰會新聞宣傳部結合城市特點與特色,在杭州市內和市外特別推出了12條特色採訪線路,紹興黃酒作為浙江文化中醉人的一味麥香,黃酒小鎮東浦片區被納入特色採訪對象之一。
今天下午,紹興黃酒小鎮東浦迎來了這批特殊的客人。正是他們的到來,整個小鎮象過節一樣熱鬧,家家戶戶都走出家門來到街上,迎接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
在黃酒小鎮展示館內,酒鄉風情、萬古名橋等實物資料全面展示了古鎮的歷史風貌和風土人情,讓這些記者們大開眼界,大家紛紛掏出相機和手機拍照留念。特別是品酒桌前,茴香豆、醉魚乾,加上一杯杯的黃酒讓他們看得過癮。中國日報英文編輯王臻是第一次來紹興,就被這裡的美驚呆了。
「 第一次品嘗黃酒,覺得味道和北方的白酒非常不一樣,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王臻說,紹興黃酒濃香醇厚,值得向世界推介黃酒和黃酒文化。
「歡迎來紹興水鄉東浦!」古鎮上一位老師傅甚至舉了手牌對媒體記者到來表示歡迎,這一切讓現場的記者們有些感動。
「從沒見過這麼美的畫面!」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編輯劉琳被眼前的「烏蓬搖曳」美景驚呆了,遂提出想體驗一把。下了船後,她還時不時請岸上的幫忙留念。人在船中,船在水中,清水流淌,槳聲欵乃,美哉,快哉!劉琳說,這樣原生態的古鎮比烏鎮還要震撼,有機會一定還要再來!
在東浦古鎮採風中,深圳特區報的記者李萍是一路「禮遇」。有人說這一次採風更像是她的一次回家「探親」,因為她是土生土長的東浦人。李萍說,雖然在外地工作,但每次回來探親都會發現家鄉的巨大變化,尤其是黃酒是越來越名聲在外。如今,東浦要打造黃酒小鎮,無疑給家鄉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宣傳好家鄉,責無旁貸。
紹興黃酒,除了以古鎮、水鄉、故事、百姓生活的形式徐徐展開講述外,昨天有幾個元素更是讓這些中外媒體對黃酒有了一種「另眼」認識。在黃酒博物館內,一種叫「甜酒釀」的東西讓記者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還有一支支「黃酒棒冰」亮相時,迎來不少記者異口同聲:「黃酒居然還能做成棒冰,太不可思議了!」媒體記者們一邊看著大師釀酒的演示,一邊品嘗著紹興的「甜酒釀」和「黃酒棒冰」,酒香醉人,甜到心底。還有茴香豆下酒,這一刻媒體記者們更充分地領悟到「醉美紹興」的含義。
酒不醉人人自醉,大家醉心於紹興的黃酒文化,這一股「黃酒熱」不僅僅停留在舌尖上。昨天,由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所著的《沉醉酒鄉》殺青,這本書非常暢銷,讓傅建偉本人也成了「紅人」。傅建偉被這些媒體記者們邀請著忙「籤名」授書。一位來自越南的媒體記者也被黃酒深深吸引,他說,此次G20採訪之餘要把介紹紹興黃酒的這本書帶回家鄉去!
還有美國中美郵報社長屠新時也表示,雖然長期定居在美國,但他祖籍在紹興,一直盼望到紹興走走、看看。這次借G20峰會的機會,他如願以償了。「紹興黃酒在海外名氣也很大,而且紹興是名士之鄉、文化名城,彼此融為一體。」屠新時說,他一定會用自己的鏡頭和筆,讓紹興黃酒在世界上越飄越香,讓紹興文化越傳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