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酒不上頭」,如今,紹興黃酒要將這一說法改成「黃酒不上頭」。
昨天下午,在紹興「不上頭」黃酒新品上市暨「越酒行天下」活動現場,多位業內專家學者為紹興黃酒「出位」獻計獻策。
科技賦能,黃酒「不上頭」
愛喝黃酒卻怕「上頭」,今後,這個問題將不再困擾愛酒人士。在昨天活動中,由江南大學和紹興黃酒集團共同研發的新款黃酒正式發布。這款黃酒「不上頭」,不易致「深醉」,一經發布便受到廣泛關注。
「很多人認為黃酒釀造就是一門傳統手藝,沒有什麼高科技元素,但其實,黃酒是高科技產物,是1420種微生物代謝的結晶。」在國家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學教授毛健看來,黃酒釀造工藝涵蓋了生物學、基因學等多門學科,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綜合學科。「我們都知道黃酒『後勁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該如何解決?這些都需要科技賦能。」他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攻關組對釀酒工藝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在釀造環節削減了黃酒酒體中的「上頭」物質,同時,又通過數位化技術優化了陳年黃酒的風味。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傳統黃酒想要走得更遠,必須依賴精細化、規範化、科學化的釀造工藝。紹興成功研發「不上頭」黃酒,是黃酒史上的一次技術革命,將對整個黃酒產業產生重要影響,也為紹興重啟「越酒行天下」邁出了堅實一步。
返老還童,黃酒「要出位」
黃酒是紹興的一張金名片,鼎盛時期,更有「越酒行天下」的美譽。而今,在全國200億元的黃酒產業規模中,紹興佔據了四分之一,企業數量、產量、銷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然而,相較於白酒、紅酒、啤酒,黃酒產業體量較小,僅佔釀酒工業總產值的2%。越酒如何再行天下?得少年者得天下!
在紹興,黃酒又被稱作老酒,那麼老酒如何「返老還童」?現場,不少專家圍繞這一點展開闡述。「讓黃酒不老,首先要建立起跟年輕人的溝通橋梁,構建年輕化的消費場景。」宋書玉表示,黃酒產業之所以體量較小、增速放緩,很大程度是因為消費群體的老齡化。因此,在堅守傳統的同時,黃酒也應持續創新,吸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
對此,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柏宏表示贊同。他說,為了拓展黃酒的消費群體,該集團除了推出「不上頭」黃酒等創新產品外,還探尋了黃酒與不同菜系的結合,尤其是與年輕人最愛的川菜、火鍋等進行結合。
「年輕化」「走出去」,是黃酒「出位」的必經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認為,目前,紹興雖然已經有黃酒小鎮這一綜合展示平臺,但就黃酒全行業發展而言,還是缺少品牌運營、技術研發、現代物流、產業拓展等通用性、公共性、開放性平臺。紹興要做大做強黃酒產業,應以大產業思維進行戰略定位,拓展產業格局,培育新型業態。例如,上遊打造原料基地、觀光旅遊,下遊延伸文創、康養、包裝、物流、餐飲等,把「東方酒都、風雅紹興」作為紹興城市形象定位,在城市經營中融入黃酒文化元素。
信息來源:紹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