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自貢6月24日訊(陳可人 崔青)6月24日上午,大安區2020年牛佛端午(龍舟)美食季正式拉開序幕。
據了解,本屆端午龍舟美食季歷時5天,亮點多多、精彩紛呈。將圍繞「聽古鎮」「觀古鎮」「遊古鎮」「品古鎮」四大篇章,開展10個配套子活動。遊客前往牛佛古鎮聽川劇、品牛佛烘肘、蒸籠等美食,觀看牛兒燈、舞龍舞獅表演等,近距離觸摸古鎮文化,感受濃厚的古鎮人文氣息和濃厚的節日氛圍,助力大安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信步古鎮
牛佛古鎮建鎮已有1000餘年歷史。2014年榮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風貌保存較好,至今仍保留著「九街十八巷」「無省八廟」的遺韻。
近些年來,牛佛鎮著力突出古鎮開發與打造,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著力對「九街十八巷」街面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完成賀樂堂、萬壽宮等省級文保單位進行修復。據悉,在此次牛佛端午(龍舟)美食季中,牛佛鎮著力打造出了「五彩龍舟」「彩燈傲龍」等網紅打卡地,並對「九街十八巷」商鋪進行「紅燈籠」裝飾,營造「端午粽香」節日氛圍。
傾聽古聲
牛佛古鎮歷史文化悠久,鎮名由來、掌故逸聞、民間傳說,構成了古鎮中一副絢麗多彩的歷史風情畫卷。「川劇坐唱」是古鎮上歷史悠久的傳統表演方式。一張古木八角桌,幾張藤條椅,幾個人圍坐在一起,二胡一響、鑼鼓一敲、敲敲打打,表演者隨著節奏唱幾句,下面的聽眾就回應幾句,這就是牛佛「川劇坐唱」的全部。
近些年來,牛佛鎮依託非遺傳承文化,深度挖掘古鎮發展潛力,走出了「文旅結合」的新路子。據悉,在此次牛佛端午(龍舟)美食季中,牛佛鎮依託本土川劇協會,將賀樂堂作為川劇坐唱主基地,增加古鎮遊玩文化體味性,充分吸引遊客「傾聽古聲、留住回憶」。
回眸古景
耍龍燈,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和鄉土文化,也是牛佛人喜愛的節日活動之一。耍龍燈是牛佛當地節慶日的重大表演活動,9位執龍把舞者穿上彩衣,隨著龍頭前執元寶的舞者左右扭動,龍身也隨即擺出「九九歸一」等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造型。牛兒燈是牛佛本土獨有的特色文化,兩位氣力較大的壯漢,一前一後彎腰半蹲,上面披蓋青布形成牛身,隨著在牛頭前的扮演「放牛娃」的舞者一拉一松,後面的牛兒則做出跑跳、翻滾、躺臥等動作。
據悉,在此次牛佛端午(龍舟)美食季中,牛佛鎮將「耍龍燈」「牛兒燈」等傳統節日搬上了「九街十八巷」的街頭,或許我們在不經意間的古鎮遊玩中,就與「耍龍燈」「牛兒燈」來了一次「回眸」。
品味古食
牛佛古鎮物產豐饒,飲食品種豐富。每逢紅白喜事或者逢年過節,古鎮上的人們都會邀請親朋、歡聚一堂,逐漸便形成了古鎮待人好客的「牛佛菜餚」。張家壩的蒸籠、王爺廟的烘肘、鴨兒凼的水粉、油坊街的雞婆頭、魚市口的桂花肉……
每一種牛佛美食就孕育出了一段牛佛曆史。近些年來,牛佛鎮著力挖掘牛佛美食工藝及歷史文化,賦予牛佛美食時代意義,現已打造出「江叢明蒸籠」「郭老五烘肘」等鹽幫菜品牌。據悉,在此次牛佛端午(龍舟)美食季中,牛佛鎮在原牛佛小學舊址舉辦牛佛美食特色展銷活動,清香四溢的牛佛蒸籠、肥而不膩的牛佛烘肘……讓每一名來牛佛遊玩的遊客都帶來味蕾上的體驗、舌尖上的品味。
6月15日,自貢「鹽都裡,悅生活」—貢享消費季啟動,將推出12大主題周活動。此次大安牛佛龍舟美食節就是貢享消費季系列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大安區「抗疫情、促銷費、創名縣」系列活動的重點內容,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創成天府旅遊名縣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圍繞建設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定位和創成天府旅遊名縣目標,深度挖掘文旅資源,大力培育文旅產業,形成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好格局。中華彩燈大世界、夢幻海螺灣水世界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三多寨梨花風箏節、團結蘿蔔農旅文化節等地方節慶活動四季開花、精彩紛呈;火邊子牛肉、牛佛烘肘、牛佛蒸籠等特色鹽幫美食香飄四海、揚名內外。同時,該區成功入圍全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先後斬獲中國最美文化休閒旅遊名區、中國十佳特色文化旅遊名區、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區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