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盛源綠雕丨綠雕廠家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花樣龍舟

2021-01-15 景盛源農業科技

端午龍舟還能這樣玩?「綠雕龍舟」和花式龍舟帶你過端午

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粽,這是兩千年來的傳統和習俗,逐漸演變的只有粽子的餡料和龍舟的樣式。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關於龍舟的故事。

傳統龍舟

一說到龍舟,人們立刻能夠想到賽龍舟的歡愉場景,以及木質的大大的龍舟在水中飛速穿梭的場景,一艘比賽用的「中龍」最多可容納42人,長度23-25米,製作材料多為坤甸。對於很多水鄉而言,龍舟神聖之物,一隻龍舟,裝載的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及永不服輸的龍舟精神,它鼓勵著人們勇往直前,奔向勝利。

觀賞類龍舟

1、旱龍舟——在街上行走的龍舟

用竹子、紙等紮成龍舟,在端午時節人們扶著這樣的船遊街,邊走邊喊號子,這就是後來的劃旱龍船,雖然沒有真的划龍舟的揮汗如雨,但也是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產物。

2、龍舟彩燈——燈光照耀下的龍舟

龍舟彩燈也算是大型彩燈之一,其製作不受時間限制,一般會出現在大型燈會現場,供人們觀賞。

3、龍舟綠雕——讓「龍舟」成為別致「景觀」

藝術的創作都是來自生活,文化的多樣性也為藝術的創新提供新的思路,人們將將藝術創作中的形象進行濃縮、升華,以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優秀的綠雕作品反映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真、善、美等,就像這龍舟綠雕,通過立體的形象來表現藝術主題,它包含的的創作元素離不開對生活汲取和超越,將豐富的生活體驗轉化為藝術的構思,這樣設計出來的龍舟綠雕,更加接地氣,更加的樸實,非常具有生活的質感。

龍舟與其說是文化的傳承,不如說是一種中華民族精神的表達。龍自古便是神聖的存在,以龍為舟首,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是拼搏奮進的力量。綠雕龍舟的設計也十分巧妙,綠色本身便是生命力的象徵,代表著生機勃勃,雖然「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但是只是遠遠的觀望,便也覺得充滿活力。

相關焦點

  • 江蘇景盛源綠雕傾力打造的巨型綠雕大花籃亮相蘇州金雞湖畔
    江蘇景盛源傾力打造的巨型綠雕大花籃亮相蘇州金雞湖畔,伴遊客共度國慶假期長達八天的國慶中秋小長假已經結束了,你是否還回味無窮?假期轉瞬即逝,大家紛紛回到工作崗位。如果你去到了金雞湖,一定能發現熱鬧非凡的金雞湖多了一大亮點:巨型花籃(綠雕雕塑),水幕電影雷射秀。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只要提到蘇州的湖泊,恐怕立刻躍入腦海的就是金雞湖了吧。想必國慶期間有了巨型綠雕花籃的裝扮,金雞湖又多了一份獨特的美麗。
  • 金陽綠雕設計說明
    金陽綠雕設計說明rga8或擺放在陳列室裡,教室的拐角處也可見一堆堆稻草。毫不起眼的田間稻草如何走進中學校園,且被賦予了這麼多新的「生命」?廣陳中學美術老師徐仁達說:「近年來我校不斷挖掘本土資源來培育學校特色藝術教育,稻草製作藝術是繼毛線藝術後的又一亮點。」農村水稻種植面積廣,每年會產生大量的稻草。
  • 讓市民遊客了解花博會 12座大型立體綠雕亮相崇明生態島
    金秋時節,一場綠雕花景盛宴在崇明生態島拉開帷幕。前天起至11月30日,12座大型立體綠雕作品和30個迷你型庭院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亮相。此次綠雕園藝展以「花香森林——幸福生活每一天」為主題,為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在崇明舉辦強力造勢並積累經驗。12件綠雕作品從不同主題切入,如家好月圓、禮獻花博、戰「疫」英雄等,造型別致,與自然美景相映成趣。
  • 我們的節日丨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舉行
    6月7日,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在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共29支代表隊600多名龍舟運動愛好者參賽。圖為比賽現場。千龍網發 主辦方供圖千龍網北京6月7日訊(記者 戚連民)主題為「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的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6月7日在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比賽由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順義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順義區體育局、北京市龍舟協會和順義水上公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 端午睇龍舟,一次過足癮!最全攻略看這裡
    大洋網訊 廣州素有端午節扒龍舟的傳統,珠江、荔枝灣、海珠湖溼地、花地河、車陂湧、市橋河……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身影,今年端午節前後,廣州各地照例舉行豐富的龍舟活動。街坊最期待的莫過於看一場扒龍舟了,今年端午節遇上高考,聽說部分龍舟活動錯開高考時間,哪些地方還能照常看到龍舟呢?廣州日報記者匯集各地龍舟活動話你知,諸多亮點供你選擇。
  • 上海龍舟端午在臺北、高雄競渡
    上海龍舟端午在臺北、高雄競渡 2019年06月10日 08:40:00來源:新華網 >   新華社臺北6月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端午期間賽龍舟,是海峽兩岸民眾的共同習俗。
  • 開平市龍舟「美容」迎端午
    原標題:開平市龍舟「美容」迎端午   張明操說,重新給龍舟著色,意義很不一般,「主要想讓下一輩都知道,龍舟代表著一種歷史文化,是要傳承下去的,祈求家族興旺、平安」。  保養的時候,要先對龍身進行著色,然後把龍頭和龍尾「請下來」安放好後再進行處理,這樣才顯得對「龍」的尊敬。  張明操說,在他們村裡,大家都把賽龍舟當成是一種交流活動,它的存在意義更多在於「走親戚」,拜訪親朋好友。
  • 瘦西湖8組大型立體綠雕迎萬花會 設小徑供遊客進入
    景區管理處的金川說,今年的萬花會,景區將花藝、園藝與遊園體驗結合,融入「文化、文創、文藝」的新理念,打造「步步出彩,景景如畫」的新氣象。記者昨在瘦西湖景區探訪看到,18個花壇花境和8組大型主題立體綠雕小品已基本布置完畢,漫步景區,處處都能體驗花藝園藝之美。
  • 端午節荔灣龍舟探親
    端午佳節,荔枝灣湧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廣州各地共20多條龍船匯聚荔枝灣,秀龍、鬥龍、舞龍,鑼鼓喧天,龍舟鬥豔,一片歡騰。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攝 端午佳節,荔枝灣湧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廣州各地共20多條龍船匯聚荔枝灣,秀龍、鬥龍、舞龍,鑼鼓喧天,龍舟鬥豔,一片歡騰。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攝
  • 端午節:吃粽划龍舟,端午郊遊趣!
    而每到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中午立蛋外,臺灣各地都會舉辦龍舟競賽。炎炎夏日也想一睹刺激的賽事嗎?就讓邦邦帶著你一起慶端午!2016 臺北端午嘉年華暨城市大學龍舟邀請賽而端午節的盛事首推龍舟競賽,每年皆吸引超過200支的國內外隊伍共同參與,爭取百萬獎金,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的「城市大學龍舟邀請賽」更是整體活動的一大亮點!以「樂活臺北‧大佳動起來」作為今年活動的中心主軸,讓連續舉辦多年的臺北端午嘉年華活動,除了保有豐富精彩的傳統文化,更能夠增添新的創意與樂趣,並且帶給參加的民眾一個回味無窮的端午假期。
  • 觀湖街道再添網紅打卡點,兩大主題綠雕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兩處主題綠雕,彰顯觀湖特色、個性,以景傳情,讓特區精神有了更形象的表達。驅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人民路上,風光旖旎的城市畫卷在眼前鋪展開來,與有軌電車同行,觀湖街道新增的兩處主題綠雕,成了眾人目光聚集處。
  • 端午節出遊計劃,東莞萬江賞龍舟比賽、民俗表演、逛墟市、品美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要來臨了(6月25日),看到這裡,你最先想到的會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端午節出遊計劃,那就是觀賞2020年東莞市舉辦的萬江龍舟月,地點在萬江滘聯正丫起龍廣場。
  • 東莞:端午前後「扒龍舟」,百舸爭流向上遊
    炎熱的夏季可能並不適合旅遊,但是農曆五月卻成為了東莞的「旅遊旺季」,因為農曆五月的東莞除了自然風光,還有一個重要的「項目」,那就是「扒龍舟」!從五月初一開始,將近一個月時間,在東莞的水鄉鎮街乃至村莊,都會舉行帶有比賽性質的賽龍舟,或者不含比賽性質,以展示為主的「龍舟趁景」。上圖就是每年五月初六,東莞市石排鎮田寮村舉行的「龍舟趁景」活動。
  • 新活廣州丨這些廣州後生戀上龍舟「周邊」,龍舟文化傳承因他們而致遠
    每年端午節前後,廣州許多地方都會「風雨不改」地舉行扒龍舟活動。今年,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廣州車陂、獵德、楊箕等多個街、村均已發出通知,明確取消今年端午龍舟活動。沒有龍舟活動的端午,你是否覺得有點乏味了呢?其實對於有些年輕人來說,即使端午龍舟活動取消,龍舟「周邊」仍然是他們生活和工作的主題之一。河湧之上,鑼鼓喧天,各村龍舟馳騁而過,是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風景線。然而,站在岸上喝彩的觀眾們怎樣才能認出自己村的龍舟呢?
  • 龍舟水是什麼意思?2019廣州龍舟水時間
    龍舟水是什麼  廣東前汛期有一個降水量較集中的時期,常出現連續幾天大雨、暴雨甚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由於時值端午節龍舟競渡之時,民間稱為「龍舟水」,龍舟水是華南前汛期「最後的瘋狂」。  為便於統計,「龍舟水」一般指5月21日至6月20日的降水。
  • 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以及龍舟比賽規則(圖)
    端午賽龍舟活動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將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 18條龍舟劈波斬浪 高埗鎮傳統龍舟趁景上演
    高埗鎮2018年傳統龍舟趁景表演活動在東江南支流江濱廣場河段精彩上演。18條龍舟在藍天白雲下劈波斬浪,眾槳齊心奮力向前,鑼鼓聲、吶喊聲、浪花聲一浪接一浪,現場數以萬計的觀眾歡呼不斷,振奮人心的龍舟趁景賽出了「 同舟共濟、團結拼搏、奮勇爭先 」的龍舟精神,展現了美麗高埗的新形象和新魅力。
  • 曾吸引10萬人的廣州車陂端午龍舟景,賽舟吃龍船飯,場面堪比春節
    另外,「車陂村扒龍舟」項目曾入選廣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車陂龍舟到底有多好看?車陂端午龍舟文化底蘊到底有多特別,有多深厚?含笑孤煙直為大家細數車陂龍舟之「最」!經過上一年的龍舟競渡,車陂村的幾條龍船都在河底沉睡了足足一年。而每年的端午前,村民就說是時候「叫醒」龍船了,讓它們大顯龍威!村民對龍船都心懷敬意,一個「起」字也凝聚了無數心血。以前是泥藏龍船,要用手指頭去把龍船挖出來,把手指頭都挖出血了。後來車陂村也搞個文化的叫法,叫「起龍舟」。村民把龍舟從泥中挖出,還要給足它儀式感。
  • 「四月初八鑼鼓嚓,龍舟兜底挖」!中堂35年老龍舟被喚醒
    這裡將舉行「起龍舟」儀式——把埋在泗湧裡15年的龍舟挖出來。當天來到現場看「起龍舟」的,還有眾多的村民以及攝影愛好者。「四月初八鑼鼓嚓,龍舟兜底挖」。在東莞水鄉,各村都有「起龍舟」習俗,但隨著輕便的杉木龍舟取代沉重的松木龍舟,「起龍舟」儀式淡出民眾視線已經二三十年。
  • 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臺灣都廣泛流行龍舟競渡(又叫賽龍船)的節日風俗。競龍舟的方式因地而異,雜彩紛呈。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也就是說龍舟競渡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對此,眾說紛紜。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這是最普遍的說法。民間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老百姓順江打撈,一直到洞庭湖也未見屍身。此時,正遇瓢潑大雨,湖上漁舟爭相回到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