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的意思竟然不一樣?!一張圖說清楚區別!炫耀有文化的時候來了……

2021-02-19 思維發展型學校聯盟

看題目是不是已經有點暈眩感了?

兩個詞有區別嗎?

來,先來個情境一起感受一下:

姑娘A:哎呦,好羨慕你哦!你男朋友對你真好呀!

姑娘B:什麼呀,我男朋友雖然對我好,可是他總是朝三暮四!

姑娘A:哎……我男朋友倒是不朝三暮四,可他總是朝秦暮楚,我真是鬱悶死了……

姑娘B:???!!!What? 「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難道不一樣?

有文化的人這時候默默地笑了。「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的意思當然不一樣,不然為什麼還要造兩個不同的詞呢?

        下面,我們要用一張圖說清楚這兩個詞到底有什麼區別!各位,看仔細了!



哦呦,不覺明厲?

你看懂兩個成語的異同點了嗎?也許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要記住,但凡在遇到模糊不清楚的知識(成語尤為明顯),一定要追根溯源,找到本質,才能解決問題。

下面帶著大家來看看這兩個成語到底是哪裡來?在什麼樣的情景中來?原本表達了什麼意思?後來又變成了什麼意思?

【朝三暮四】

這個成語源於《莊子·齊物論》: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好吧,用白話文說(意譯),就是講了這麼個故事:

宋國有一個養猴人養了一大群猴,他很喜歡這些猴子。他寧可節衣縮食,都想給猴子們多一些橡子吃。然而有一年碰上糧食欠收,沒有足夠的橡子給猴子們吃。於是,養猴人對猴子們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麼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猴子的人連忙說:「那這樣,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愉快的答應了。

由故事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成語裡的「三」和「四」都指的是猴子吃的橡子的個數。其實橡子的總數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

因而,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原意就是指實質不變,改換名目(玩弄權術)使人上當。但這個成語在運用的過程中意思有了延伸,現在多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朝秦暮楚】

這個成語源於出自《雞肋集·北渚亭賦》:「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沒錯,這個典故原文就這麼一句話!至於是否真的指代某個國家,是無從考證的。那這典故是什麼意思呢?

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期間,一些諸侯小國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國,時而傾向楚國。

因而,「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原本就是指沒有立場,反覆無常。更形象的說,很類似俗語裡「牆頭草,兩邊倒」所表達的內涵。不過,除了其本意依然沿用,這個成語在不斷的發展運用中還產生了延伸意,可以比喻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小結一下】

朝三暮四:

(古)實質不變,用改換眉目的方法使人上當。

(今)比喻辦事反覆無常,經常變卦,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朝秦暮楚

(古)沒有立場,反覆無常。

(今)沒有立場或沒有原則,反覆無常;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這時候,再來看看我們用雙氣泡圖對比兩個成語的圖,是不是更加清楚和深刻了呢?


那麼姑娘B想要形容男朋友是花心大蘿蔔,到底是「朝三暮四」還是「朝秦暮楚」更加準確呢?你能判斷出來了嗎?如果請你用這兩個詞分別造句,能信心十足了嗎?

用雙氣泡圖來辨析近義成語,效果極其顯著!通過這樣一次追根溯源+對比辨析,這兩個成語會深深印刻在你的腦海裡!

不信?就自己試試咯!反正小編寫完這篇文章,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兩個成語了!


【預告時刻】

 感謝大家閱讀今天的內容!下周,我們將對「比較與對比」這種高效的教學和學習策略進行剖析與分享。

乾貨多多,案例豐富,用心與您分享,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持續了解吧!

(本文原創,轉載請添加微信溝通:siweixunlian8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想要教自己的孩子學會這些方法?歡迎關注我們!

今天用的這幅圖,就是《八大思維圖示》裡的「雙氣泡圖」,用於比較的最高效的思維圖示,希望了解更多,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你的朝三暮四終被時間付之一炬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快要熬出頭的那一刻選擇了放棄,而那些熬過去的人則成了生活中的優勝者。為什麼沒有堅持一下熬過去?因為外界的太多誘惑麼?因為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麼?因為覺得看不到未來換條路走麼?……其實,都不是,只是因為你缺少了一種信念和堅持。就像一些小孩子一樣,有的孩子可以坐滿整堂課,而有的孩子僅僅只能堅持幾分鐘。 中國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成語:熟能生巧。
  • 朝三暮四,真的不好嗎?
    朝三暮四,真的不好嗎? 朝三暮四,在現代引義裡基本是個貶義詞,類似於朝秦暮楚、見異思遷,多比喻人心善變、花心之類。
  • 朝秦暮楚
    【成語】         朝秦暮楚
  • 零言碎語 |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
    不知何故,三和四搭在一起的成語大多很窩囊,比如不三不四、低三下四、丟三落四、顛三倒四,以致於連本來沒有什麼貶義的「朝三暮四」長期當了「朝秦暮楚」的冤大頭。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原文說:「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這個寓言翻譯成白話是說: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他很喜歡獼猴,養了一大群猴子。
  • 成語故事:朝秦暮楚
    近義詞:朝三暮四、見異思遷、喜新厭舊、反覆無常、三心兩意、晨秦暮楚、朝梁暮陳反義詞:始終不渝、忠貞不渝、誓死不渝、始終如一宋·晁(cháo)補之《雞肋集·北渚(zhǔ)亭賦》:「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 「原創」鄧梅:用南腔北調,講朝秦暮楚的事兒
    在這裡,我第一次知道成語「朝秦暮楚、南腔北調」就源於此。平時,我們用「朝秦暮楚」這個詞語形容那些感情不專一,朝三暮四的人,而在這裡,它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思。乘導遊歇息的時間,我趕緊向她請教,惡補了一下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原來,「朝秦暮楚」是有含義的。
  • 朝三暮四 最初表達的什麼意思「原創」
    原創:維多利亞的廚房成語故事的最近表達意思古時,宋國有一個人,生平的唯一愛好就是喜歡猴子,鄰裡都稱他為狙公。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自己蓋了一個小院子裡,訓養了很多猴子,並且每日對猴子們進行語言、動作訓練。猴子們很有靈性,基本能明白狙公所要表達的意思,熟練掌握了走、跳、跑、倒地、敲鑼、打鼓和爬杆之類的雜耍。狙公引以為豪,常常帶著猴子去集市上表演猴戲,也能掙一些小錢。狙公用朝三暮四戲弄群猴有一年,天下大旱,糧食嚴重欠收。狙公的猴戲,觀看的人少了,給賞錢的幾乎沒有。狙公家裡的糧食越來越少。於是,狙公決定減少猴子們的食量。
  • 十堰關埡流傳著朝秦暮楚的故事 你知道這背後的由來嗎?
    關埡隘口是陝西和湖北的分界。當地人認為朝秦暮楚的成語故事出自這裡。朝秦暮楚最早出自北宋《雞肋集》朝秦暮楚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在四面危機的環境中求生存,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
  • Doinb問女友「朝三暮四」什麼意思,女友的回答逗壞了網友!
    時間飛快,轉眼間2019年的新年就這麼過完了,LPL的比賽也是重新的拉開了帷幕,在全新的S9賽季,很多戰隊都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驚喜,就像新崛起的黑馬FPX和TOP,都是讓人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FPX有了Doinb的加入,戰績為6戰全勝未嘗敗果,排在聯盟的第一位,真的有股勢不可擋的勁頭
  • 人生的褡褳——朝三暮四之遐想
    可是,這一次讓我大跌眼鏡,我聽寫了十幾個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在全冊書中挑出來的比較難寫的)但在幾分鐘的速記之後,他們竟然有好幾個全對。是偶然,還是孩子本身素質並不差呢?我決心再來幾次,一天、二天,孩子依然如此。由此我想到的是什麼讓這些孩子在老師、同學心中留下了差學生的印象呢?不得不說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孩子有那麼多的不會,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 女兒帶回一張獎狀,媽媽發朋友圈炫耀,卻被同事嘲笑:沒文化
    然而最近女兒帶回了一張獎狀,更是讓張媽媽心花怒放,畢竟這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表現非常突出,因此學校才會獎勵給她一張獎狀,甚至這個張媽媽趕忙發到朋友圈炫耀,讓周圍的人都看看自己女兒努力的成果。可以說我們的文化是圍繞謙虛展開的,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重心,我們就要從謙虛起步,讓孩子知道即使被學校獎勵了也不要過於驕傲,而是要虛心對待,因為以後成長的道路還非常漫長,如果這個時候過於驕傲,那麼對以後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因此,家長不但不要拿來炫耀,還認為孩子要再接再厲,保持這樣的心態爭取同樣的高分。
  • 【詞彙|區分】一張圖解釋清楚 pity, sympathy, empathy, 和compassion的區別
    compassion都有這樣的意思。sympathy 和 empathy ,這兩個詞長得就很像。一個sym 開頭 一個e 開頭,後面都是pathy。意思也很相近,都有「惋惜、同情」的意思。不empathy多了一層感同身受的意思,可以翻譯成「同理心」。請看下圖。左右兩幅圖裡,藍色的小怪獸都哭了,綠色的小怪獸都在安慰它。
  • "朝秦暮楚"用英語怎麼說?
    「朝秦暮楚」,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serve(the State of)Qin in the morning and(the State of)Chu in the evening」。   例句:   他豈是朝秦暮楚之輩!   He is certainly not the type who frequently switches sides.
  • 一課譯詞:朝秦暮楚
    [Photo/Pexels]「朝秦暮楚」,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serve(the State of)Qin in the morning and(the State of)Chu in the evening」。
  • 住宅和非住宅是什麼意思?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大多數的朋友購買的房屋都是屬於住宅性質的房屋,住宅和非住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這兩者卻存在很大的差別,很多購房者在面對住宅和非住宅性質的房屋的時候,也會傻傻的分不清楚,那麼住宅和非住宅是什麼意思呢,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長得一模一樣,海蠣子和生蠔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長得一模一樣,海蠣子和生蠔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現在我們的生活是過得越來越好了,那麼對於海鮮來說也成為了我們在家裡餐桌上面的常客了,海鮮的種類特別的多,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大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生蠔了,再去燒烤攤上面都是會點上一份烤生蠔。
  • sometimes和some times意思是一樣的嗎?他們有區別嗎?
    但是,當你看到some times的時候,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O(∩_∩)O~它又和sometimes有什麼區別呢?咱們來看一下這兩個詞。它們的字母組成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點是some和times之間的間隔不一樣:sometimes是沒有間隔的,some times是有間隔的。
  • 肯德基版本的朝三暮四,新品熱辣香骨雞測評
    今天去吃了肯德基這波新品中的第二款:熱辣香骨雞,emmm 他讓我有種不僅沒誠意,反而甚至還被戲耍了的感覺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朝三暮四的故事...這個新品就是肯德基版本的朝三暮四,區別是我不是猴子,也不開心
  • 「文化水平高」和「學歷高」是一樣的意思嗎?有什麼區別?
    有文化不一定有學歷,有學歷也未必有文化。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什麼叫有文化呢?我們不去翻那些精準的定義,就憑自己的直觀感覺——一般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大抵說的都是他懂得多,知識面廣。至少從筆者個人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能出口閉口都能引用《詩經》、《文選》裡的句子的話,那肯定是比我有文化多了。那麼學歷高就一定代表文化水平高嗎?未必。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學歷實際上是一套通過官方的教育和考試機構所認證的一張文憑而已。
  • 民俗五福——圖說喜文化
    原是記錄天氣實況的,因此得名《九九消寒圖》,畫面是五子爭頭,共分兩組,一組是兩個娃娃變四個娃娃(四喜);一組是三個娃娃變六個娃娃(六順),加起來是五個娃娃變成十個娃娃,以喻「五子十成」的意思。構思巧妙,使人浮想聯翩。【喜在眼前】中國吉祥圖案中,有一種吉祥圖叫《喜在眼前》,是喜鵲和古錢相配,繪雙鵲對飛或雙鵲對立,共視中間的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