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之前,看到有位網友發帖說,朋友家女兒很奇怪,平時挺健康的一個小姑娘,一到周一就吵著肚子疼。原先一兩次,爸媽沒在意,後來次數多了,他們擔心女兒是不是有什麼病,就心急送醫。可是,做了一套檢查之後,大夫單獨跟小女孩聊了聊,之後無奈對夫妻倆說:你們離婚吧。
聽到這句話,夫妻倆也是一臉懵,哪有看病大夫勸人家離婚的。再說了,他們離不離婚跟女兒肚子疼有什麼關係呢。後來,大夫道出實情,其實小姑娘根本沒病,之所以一到周末就吵著肚子疼,是因為父母每到周末一起在家休息就吵架,她只有裝肚子疼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們才會勉強「熄火」。
所以,大夫無奈表示,如果夫妻倆還有感情,就不要總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實在過不下去,更不要天天這麼吵,太影響孩子健康了,不僅是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一般來說,父母經常吵架,容易對孩子造成以下「三大影響」,太晚醒悟難補救。
有很多父母吵架,其實都是圍繞孩子,比如,妻子會抱怨丈夫,每天就知道上班或者打遊戲,不知道管管孩子,自己一個人帶娃很累。還有的夫妻吵架,會脫口而出:「要不是有孩子,我早跟你離婚了。」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會覺得父母所有爭吵和隱忍,都是因為自己。
因此,孩子就會一直有愧疚感,每天都會活在深深的自責當中。他們在跟父母相處時,會表現得非常乖巧懂事,小心翼翼,儘量不惹他們生氣。有時候,為了讓父母高興,他們也會做一些違心的事,故意討好父母。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際交往都很不利。
有人說,孩子就是婚姻的「照妖鏡」。在幸福的婚姻裡,孩子每天都帶著笑,性格活潑,內心充滿陽光。但是,在不幸的婚姻裡,孩子每天都哭喪著臉,性格沉悶,內心總被悲傷籠罩。所以,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就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讓孩子變得沉默寡言,相對內向。
當然,也可能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處事和溝通方式,性格變得暴躁易怒,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後走入社會,孩子難免成為一個處處惹是生非、得罪人的人。
另外,如果父母經常吵架,不是媽媽離家出走,就是爸爸摔門出去,或者倆人都賭氣說不要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擔心父母會離婚,更擔心父母不要自己。而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或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更重要的是,每天看到父母吵吵鬧鬧,孩子對婚姻會有恐懼,以後就不想結婚了。這對孩子的人生來說,影響太大。畢竟,婚姻生活是伴隨一個人最久的,一個排斥婚姻,不相信愛情的人,註定很難收穫幸福。
婚姻不光是父母兩個人的事,更是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性格養成、未來幸福的事。所以,想要孩子快樂成長,父母們應該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
1.遇事要冷靜,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心平氣和地溝通更能解決問題。
2.如果實在有矛盾,也要注意儘量別在孩子面前吵架。
3.多花一些事情陪伴孩子,減少夫妻吵架的理由和時機。
今日話題:家長們,你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嗎?你們吵架時,孩子是什麼反應?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