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小強生活在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裡,爸爸媽媽經常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每當這時,爭吵就會在這個家裡上演。小強覺得這個家總是瀰漫著壓抑沉鬱的氣息,這常常讓他感覺到非常抑鬱,家裡仿佛完全成了負能量的牢籠。
小強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沉默寡言,性格也孤僻起來,在學校裡也不願意主動參與人際溝通,很少跟同學一起玩,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玩。絲毫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活潑和開朗。
如果家長總是通過吵架解決問題,那麼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多的,經常的吵架的家長要注意了,不要因為吵架,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在河北省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民警得到一位女士的報警,這位女士向民警哭訴到自己遭到了丈夫的家暴,民警聽聞消息之後火速到達了這位女士的家中。民警到達之後,這位女士的兒子哭著向民警說到:「警察叔叔,我的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我真的好傷心,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一直這樣做,我好想讓他們和好……」
夫妻關係與家庭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經常吵架的家長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
1.孩子的性格會有缺陷
家長吵架,最受傷的永遠是孩子。家長吵架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十分害怕的,同時還會產生懊悔、以及深深的自責。那些爭吵的畫面也會在孩子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恐懼的感覺會包圍在孩子的身邊,這會讓孩子變得多疑敏感自卑,更嚴重的是孩子會變得不願與人交往,性格不太開朗,甚至傾向暴力行為。
2. 孩子缺少安全感
如果家長經常吵架,那麼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於自己的愛是不穩定的,喋喋不休的爭吵,讓孩子陷入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中,也許他們會擔心父母會離婚、會不管自己,年幼的孩子會認為父母吵架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孩子內心的情緒無法釋放,就會嚴重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時間長了,也會非常缺少安全感。
3.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家庭本是孩子最溫暖的依靠,家庭也是一個強大的存在。家庭和睦了,才能萬事興。如果孩子所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充滿爭吵的,那麼孩子的情緒也會非常不穩定,產生焦躁情緒,容易分心甚至對學習產生厭倦。
都說父母離婚傷害高,其實經常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不亞於離婚!這幾個傷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父母一定要及時補救。
如果家庭裡的矛盾眾多,勢必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生活在爭吵不斷的環境裡的孩子,內心很有可能發生扭曲,家庭環境的好壞深深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成長。那麼家長要如何才能補救呢?
1.讓家庭充滿愛
有些家長在外面的時候對別人彬彬有禮,很有耐心,但當他們回到家,回到親人身邊的時候,卻沒有了禮貌,變得暴躁無禮。這樣的做法是極不負責任的,既然已經成家,那麼就要擔當起應有的責任。
孩子好似一朵嬌嫩的花,而這朵花的綻放則需要父母所給予的愛。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更應該控制自己,不要讓家裡充斥著暴力,而是要用愛維護家庭。
2.換位思考,考慮孩子
對於家長來說也許吵架並不是難事,因為更難的是如何去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作為父母,起碼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爭吵或是動手。
不妨試想,如果兩人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吵,這有必要嗎?又有什麼理由讓夫妻二人在一個孩子面前吵得不可開交呢?所以考慮到孩子幼小的內心,家長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好好溝通的就不要用爭吵來解決問題。
3. 溝通交流,拒絕暴力
積極交流才是解決雙方問題的關鍵所在。無論問題是大是小,總是要解決的,而解決的辦法那就是通過有效的溝通。如果家裡經常意見不合,那最好開個家庭會議來交流和聯繫,通過家庭會議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會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也不會產生過激衝突。
當家長發生爭吵時,也要考慮到孩子是脆弱的。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家庭教育任重而道遠。
本文由貞媽育兒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