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江:小菌菇大產業 撐起群眾「致富傘」
為打通銷路,德江搶抓定點幫扶機遇,推進貴州藥食同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走」進中國五礦集團,籤訂訂單、照單生產,發展黑木耳300萬棒、香菇300萬棒、羊肚菌320畝,年銷售額達1425萬元。推進德江縣牧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走」進廣東江南市場,分等級籤訂大球蓋菇訂單,發動農戶種植大球蓋菇250畝、公司基地發展750畝,2000餘噸大球蓋菇全部銷售到江南市場。
-
永泰小小菌菇做出致富大產業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蓋洋鄉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引進福州市盈豐菌業有限公司變「輸血」為「造血」積極扶持菌菇產業發展以小菌菇種出了增收致富大產業在蓋洋鄉蓋洋村的盈豐菌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園內工人們分工合作園內一派繁忙景象女工採收香菇在菌菇大棚內菌架上排列有序的菌棒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香菇幾名採摘女工忙著採收只見她們左手提桶右手在菌棒上翻飛不一會的功夫就採了大半桶的香菇棚外的工人們則圍坐在長桌旁有的將香菇分成「
-
小菌菇撐起貴州山區群眾就業夢
貴陽農投集團的工作人員胡鑫磊告訴記者,4月18日開始,換菌棒的那三天三夜,每天用工都在三四百人,光工資就開出去了18.4萬元。今年3月,胡鑫磊被集團調來負責推廣食用菌產業。從江縣是目前貴州省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食用菌是當地政府主推的四大扶貧產業之一。「我們原來有一定種植基礎,但多方面因素制約,規模受限。」
-
浠水汪崗:小菌菇撬動大產業
汪崗鎮作為農業大鎮,始終走在「趕考」的路上。從前的「糧食生產大鎮」,到如今的「秀珍菇小鎮」,經驗、文化的積澱與新時代的奮進,形成了一種歷史的相遇,構成了汪崗鎮產業振興最細膩也最磅礴的起筆。目標年產800萬菌包!同時滿足200家養雞養豬大戶產業轉型!產值過千萬!
-
半月談|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
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半月談 交口縣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曾是山西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尚家溝村位於交口縣最南端,是深度貧困的典型代表,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0%多。在這裡,一個小小的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2017年,尚家溝村組建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一場高溫天氣讓全村70多萬菌棒損失過半,直接經濟損失達140多萬元。投資商突然撤資,菌菇基地爛尾,貧困戶分紅遭受損失,面臨如此困境,在外經商的張建斌被村民「請」了回來。「村民都選他,就覺得他有能力把這個撐起來。
-
小菌菇助力大扶貧 第十屆菌菇烹飪盛典舉行
精美的菌菇菜(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 精美的菌菇菜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9月5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第十屆「菇品世家」杯菌菇烹飪盛典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菌博會現場舉行,主題為「小菌菇助力大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 | 劉守寬: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職責
我的扶貧故事 | 劉守寬: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職責 2020-12-11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菌菇支撐大經濟——郵儲銀行安龍縣支行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紀實
支持菌菇種植 助力鄉村振興初冬剛至,位於安龍縣雲上村的食用菌產業基地內,菇農們忙碌地在大棚中穿梭,將一筐筐剛摘下的新鮮冬菇過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香菇長勢喜人,收成頗豐,這多虧了郵儲銀行對我們的支持。」
-
桐柏縣安棚鎮:小香菇大產業 助力脫貧致富
桐柏縣安棚鎮:小香菇大產業 助力脫貧致富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趙顯志 徐瑞璞2021年初之際,桐柏縣安棚鎮嶺東村,一陣陣歡聲笑語從溫室大棚裡傳出,村民們正忙著採摘香菇。「我家摘的前兩茬,已經收益6萬元,還是黨的政策好,今年豐收能突破3.5萬袋呢。」
-
「我的扶貧故事」為村奉獻十八年 產業鋪開致富路|劍河縣革東鎮寶...
為此,我們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修建聯通寶貢屯村至南薅村、光條村的水泥路,修建聯通寶貢屯村至五岔村、五河村的水泥路,修建聯通寶貢屯村至辣子村往縣城的水泥路。 2019年開通硬化村寨腳(下寨-兩岔溝-塘坊)6.2公裡、村後山(馬安營-長格當)3.5公裡的兩條產業路,現在公路四通八達,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
蒙期英:公社裡的「女人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蒙期英:公社裡的「女人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2020-08-31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劍河:朵朵小菌菇孕育致富新希望
2017年,劍河縣將食用菌產業確定為「一縣一業」,圍繞「把劍河建成貴州食用菌菌種研發、制種基地」和「將劍河建成全省中高端食用菌生產大縣」兩個目標發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這個話題,滲入劍河縣村村寨寨。在部分群眾對發展食用菌產業有顧慮,擔心食用菌是否能夠為大家鋪墊一條脫貧增收路時,劍河縣引進江西榮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集食用菌研發、生產、種植、制種、銷售等為一體。同時,由劍河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江西榮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按49%、51%比例出資,共同組建成立貴州劍榮菌業有限公司推動食用菌發展。
-
福建建陽:小菌菇託起脫貧致富夢
福建建陽:小菌菇託起脫貧致富夢 2020-09-06 11:46:05 清晨時分,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茶布村茶山食用菌合作社種植基地,陣陣菇香撲面而來。菇棚內,一朵朵茶樹菇破棒而出、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採摘成熟的茶樹菇,整個種植基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最近天氣比較好,茶樹菇長得快,白天採摘後,一夜間又長出來。」茶布村茶山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徐際燕說,種植基地這段時間每天可產新鮮茶樹菇2萬斤左右,平均每天要請40多個工人來採摘、烘烤茶樹菇。
-
小菌菇大用處
基地內培植秀珍菇、榆黃菇、黑平菇、姬菇、靈芝、毛木耳等食用菌。」基地負責人黃炳珠介紹道。 在走訪本地群眾家中發現,如今許多村民們都住上了小洋樓,但房間還有大量的閒置,他便提出了用閒置房間培育食用菌的方法。黃炳珠在食用菌基地,專門用一個大棚將菌包擺在地上,整齊的疊落幾層,讓農戶來參觀。就是這樣簡單的方式就能養出食用菌。黃炳珠將所有關鍵技術如菌包的製作、殺菌、點種等所有關鍵技術全部完成之後,才將菌包交到農民手中,村民只需要澆水、採收即可,讓農民沒有技術負擔。
-
安徽「蘑菇大王」丁倫保:結緣菌菇 助殘濟困38年!
他就是在安徽合肥肥西縣花崗鎮助殘濟困38年的丁倫保,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蘑菇大王」。日前,中央文明辦發布10月「中國好人榜」,他也因此被評為助人為樂「中國好人」。丁倫保,中共黨員、高級農技師、高級經濟師,現任安徽天都靈芝製品公司董事長。衛平雲曾是丁倫保的幫扶對象之一,如今他已經成為一家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
貴州從江:山裡找地種菌菇,貧困群眾就業忙
新華社貴陽5月20日電 題:貴州從江:山裡找地種菌菇,貧困群眾就業忙新華社記者向定傑就像冥冥中註定,37歲的貧困戶梁林福因「林」而得「福」。貴陽農投集團的工作人員胡鑫磊告訴記者,4月18日開始,換菌棒的那三天三夜,每天用工都有三四百人,光工資就開出去了18.4萬元。今年3月,胡鑫磊被集團調來負責推廣食用菌產業。從江縣是目前貴州省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食用菌是當地政府主推的四大扶貧產業之一。「我們原來有一定種植基礎,但多方面因素制約,規模受限。」
-
陳文:一意「菇」行,用小菌菇託起致富夢
2014年,當他滿懷一腔熱情得來到松茸之鄉雅江,準備在這裡搞產業園區,大幹一番事業時,卻被當地群眾潑了一盆涼水,大家覺得陳文口中所描繪規劃和藍圖都是空談,更有人覺得他就是騙子公司的託。然而,「事情是做出來的,產業是幹出來的。」面對質疑和阻力,陳文用行動證明了自己,通過發展松茸產業,他為高原群眾脫貧奔康帶來了看得見的「真金和白銀」。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認識陳文和他的松茸產業園。
-
新疆烏什縣託萬克麥蓋提村:菌菇開出「產業花」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陝西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產業選對頭 小康有盼頭
她告訴記者:「我是蔡河村的,以前是貧困戶,在這主要採菇、剪菇、除草、剝菌棒袋,每天掙80元。來這打工很方便,早上來下午就回家了,中午還管頓飯,最主要是離家近,能照顧上家裡,也不耽誤種地。除了務工收入,還有每年1960元的產業分紅,日子是越過越紅火,這都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和鎮上給我們選對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
菌菇基地門前建 工作家庭兩不誤
在廣西桂林資源縣車田鄉扶貧產業園區有機蔬菜基地大棚裡,朵朵大球蓋菇散發著香氣從菌棒上長出,撐起一朵朵褐色的「傘」。基地裡,十數名來自附近楓林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貧困戶在菌架前忙碌,仔細挑選採摘已成熟的菌子,肥美飽滿的菌子很快就裝滿一個個的籮筐……一車車新鮮菌菇將被運往桂林市區、南寧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大市場,擺上千家萬戶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