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程
南港汙水處理廠
主體工程已完成
26日下午,檢查組來到位於晉江陳埭鎮南港溝出海口附近的南港汙水處理廠,現場可看見,沉澱池、配水配泥井、汙泥提升泵站等都已建起來。
南港溝是泉州灣入海口,當地人習慣稱之為「海煙溝」。「包括陳埭南片區、西濱鎮和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部分區域,所有的生活汙水,大部分終將流入海煙溝。如果未經處理,就直排泉州灣,可以想像將帶來多大的汙染。」晉江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表面上看是海煙溝汙染泉州灣,但歸根結底,是居民生活汙水無法得到有效處理。
問題找到,辦法也有,那就是投建南港汙水處理廠。按照規劃,這個汙水處理廠總佔地180畝,每天能處理汙水20萬噸,項目一期總投資為9689萬元,要實現每天處理10萬噸。「去年10月8日動工,到目前完成大約50%,主體工程已經做好,下一步主要是進行場內管網的安裝。」現場主管劉建生說,預計6月底前,就可以完成所有土建工程,7月底之前完成設備安裝並試運行。
泉州市環保局副局長鄭天助說,該項目非常重要,海煙溝不僅影響晉江,還涉及相鄰的石獅水頭村,且直面泉州灣入海口,項目很早就定下來,但前期困難重重,直到去年6月14日,鄭新聰市長到現場辦公後,才有了實質性進展。
大盈溪周邊造紙廠
年底完成整合改造
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的安平橋,此前屢受汙水困擾,本報也曾推出系列報導,為這座千年古橋尋醫問藥,近年來經過治理,安平橋周邊環境已有較大改觀。昨日上午,檢查組來到安平橋的上遊——南安水頭鎮的大盈溪,儘管還有點異味,但情況已經好很多,一些較深的地方還能看到小魚。「以前,溪水黑白顏色都有,惡臭幾百米之外就能聞到。」附近一家小店的老闆認為,如今的改善,跟附近的造紙廠少了有很大的關係。
「大盈溪流域邊上,有12家造紙廠,去年開始全面治理,到今年年底將只剩下3家。」南安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12家造紙廠迫於環保壓力,有的轉產,有的關閉,有1家通過技改執行新標準獲準繼續經營,還有4家將整合提升為2家。
獲準繼續經營的是水頭盈輝廢紙再生廠,檢查組到來時,投資300多萬元的汙水處理線正在運行,但氧化池邊上,還有一些剛撈上來不久的青苔,「我們15天前才正式運行這套設備,機器都是24小時開動,青苔是原來遺留下來的。」現場負責人稱,處理達標要排入大盈溪的汙水,都是委託第三方機構監測的,監控房他也進不去。
大盈溪發端於南安石壁水庫,受困於沿途的汙染,並影響安海灣。「到2015年要投入3000萬元用於綜合治理,包括截汙、清淤等。」南安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等管網建設完畢,生活汙水將進入水頭的南翼汙水處理廠,這條跨境流域的環境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