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南港汙水處理廠將在7月試運行
東南網3月28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徐錫思 田米 文/圖)打造「清新泉州」品牌,讓泉州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淨、空氣更清新,這是3月24日,泉州市市長鄭新聰在國家級生態市創建動員會上,明確提出的要求。水汙染治理,一直牽動著市領導的心,去年6月,鄭新聰專門實地調研南安、晉江、石獅等三地的跨境流域綜合治理,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指導和部署。在這之後,三地陸續啟動三年治理規劃。
3月25日到27日,泉州市環保局檢查組走訪涉及三地的7條跨境流域,對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做現場督導。一路走來發現,三年治理規劃初見成效,部分項目取得突出進展,不僅如此,曾經『寧可被罰款也不換設備』的企業老闆,也都捨得「割肉」,投資上百萬元在廠內將汙水截住。
帶隊檢查的泉州市環保局副局長鄭天助說,水環境綜合治理,截汙是關鍵,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相對滯後,這是難點,也是下一步的重點。
環保工程
南港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完成
26日下午,檢查組來到位於晉江陳埭鎮南港溝出海口附近的南港汙水處理廠,現場可看見,沉澱池、配水配泥井、汙泥提升泵站等都已建起來。
南港溝是泉州灣入海口,當地人習慣稱之為「海煙溝」。「包括陳埭南片區、西濱鎮和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部分區域,所有的生活汙水,大部分終將流入海煙溝。如果未經處理,就直排泉州灣,可以想像將帶來多大的汙染。」晉江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表面上看是海煙溝汙染泉州灣,但歸根結底,是居民生活汙水無法得到有效處理。
問題找到,辦法也有,那就是投建南港汙水處理廠。按照規劃,這個汙水處理廠總佔地180畝,每天能處理汙水20萬噸,項目一期總投資為9689萬元,要實現每天處理10萬噸。「去年10月8日動工,到目前完成大約50%,主體工程已經做好,下一步主要是進行場內管網的安裝。」現場主管劉建生說,預計6月底前,就可以完成所有土建工程,7月底之前完成設備安裝並試運行。
泉州市環保局副局長鄭天助說,該項目非常重要,海煙溝不僅影響晉江,還涉及相鄰的石獅水頭村,且直面泉州灣入海口,項目很早就定下來,但前期困難重重,直到去年6月14日,鄭新聰市長到現場辦公後,才有了實質性進展。
晉江環保人員通過檢查井,每周隨機檢查一次工業區企業的排水管道
大盈溪周邊造紙廠年底完成整合改造
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的安平橋,此前屢受汙水困擾,本報也曾推出系列報導,為這座千年古橋尋醫問藥,近年來經過治理,安平橋周邊環境已有較大改觀。昨日上午,檢查組來到安平橋的上遊——南安水頭鎮的大盈溪,儘管還有點異味,但情況已經好很多,一些較深的地方還能看到小魚。「以前,溪水黑白顏色都有,惡臭幾百米之外就能聞到。」附近一家小店的老闆認為,如今的改善,跟附近的造紙廠少了有很大的關係。
「大盈溪流域邊上,有12家造紙廠,去年開始全面治理,到今年年底將只剩下3家。」南安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12家造紙廠迫於環保壓力,有的轉產,有的關閉,有1家通過技改執行新標準獲準繼續經營,還有4家將整合提升為2家。
獲準繼續經營的是水頭盈輝廢紙再生廠,檢查組到來時,投資300多萬元的汙水處理線正在運行,但氧化池邊上,還有一些剛撈上來不久的青苔,「我們15天前才正式運行這套設備,機器都是24小時開動,青苔是原來遺留下來的。」現場負責人稱,處理達標要排入大盈溪的汙水,都是委託第三方機構監測的,監控房他也進不去。
大盈溪發端於南安石壁水庫,受困於沿途的汙染,並影響安海灣。「到2015年要投入3000萬元用於綜合治理,包括截汙、清淤等。」南安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等管網建設完畢,生活汙水將進入水頭的南翼汙水處理廠,這條跨境流域的環境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炎平 製圖
環保帳本
買設備的200萬元不花,廠也沒法繼續開
後面溪,流經晉江龍湖鎮的梧坑工業區後,進入石獅靈秀鎮。梧坑工業區的企業,曾經是後面溪的主要汙染源。
3月26日下午,檢查組來到後面溪,溪裡的生活垃圾依然有,但已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去年好幾家廠都關了,水就變得乾淨很多。」一家食雜店的老闆說,這個工業區原來有幾十家小廠,排汙嚴重。
「這些東西,花了200多萬元,平時的維護費用,也挺貴的。但是沒辦法,如果不花這筆錢,這個廠也沒法開。」指著佔了一層車間的各種汙水處理設備,後面溪周邊一家較大規模的五金廠老闆直言,因為還想在這行繼續做,該花的錢還是要花。
晉江市環保局深滬中隊執法人員說,工業區原來有20多家企業,涉及工業排汙的有3家,都被重點監控。去年來,他們共取締3家企業,其中2家是小酸洗廠,直接搗毀2家小電鍍廠,還花了300多萬元,用於路面重整、管道鋪設等,現在每家企業都有對應的固定管道,外面設檢查井,讓地下的暗管變成明管,「我們設了60多個檢查井,七天隨機抽檢一次,每個月至少夜間抽檢一次,我們也是臨時接到通知取樣的」。
燒天然氣是貴,但不用怕環保局過來查
昨日上午,檢查組來到南安官橋鎮的內厝村,這裡有幾家瓷磚生產企業,「煤改氣」還在進行中,其中一家陶企已經率先在去年完成。
指著已經被搗毀的煤氣發生爐,該公司副總林先生說,以前燒煤,一天大概要花3萬多元,酚水處理2000元左右,現在燒天然氣,安裝新設備花100多萬元,一天大概要花6萬元。但改用天然氣後,廠裡乾淨很多,「以前看到環保局的人來,第一反應是『又出了啥問題』,現在可以歡迎他們,介紹下經驗」。
目前,徹底完成改造的,只有這一家,周邊還有4家陶瓷廠用煤氣發生爐供熱,產生的酚水集中到附近的酚水處理廠。南安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處理酚水,一噸大概250元左右,為省下這筆處理費,以前一些陶瓷廠將其偷排進下洪溪,最後匯入安海灣,「能源替代是大勢所趨,我們在繼續動員企業煤改氣,沒有技改的就重點監控」。
三年治理規劃南安跨境(晉江)流域整治
包括大盈溪、九十九溪。計劃實施82個項目(含47個常年開展項目),計劃總投資15038萬元,包括工業汙染源整治(含跨境流域內建陶業LNG替代),水頭鎮生活汙染源整治,官橋鎮河道生態修復等。去年年底,經泉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大盈溪和下洪溪斷面進行監測,跨境流域水質已有所好轉,除氨氮和化學需氧量等個別指標超標外,其餘指標均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標準。
晉江跨境(石獅)流域整治
包括南低渠、海煙溝、梧垵溪、火輝埔梧坑村排汙溝(後面溪)、大埔村排汙溝。晉江方面力爭通過3年的整治,實現上述溪流水質持續改善達到V類標準,力爭優於V類標準;流域內工業企業汙水治理和監控設施完善,廢水全面穩定達標排放;畜禽養殖汙染得到治理,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區域內汙水管網較為完善,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得到妥善處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