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嗎

2020-12-03 熱榜內容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 大學生就業已經到了最最艱難時期!沒有之一2021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記錄,超過900萬大關,達到909萬!前些年媒體喜歡用一個詞:史上最難就業季。其實但凡有點常識就知道,近30年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增長,你應該慶幸今年畢業,明年只能更多,超過1000萬是轉眼的事情。其實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回國的留學生,最近兩年沒有公布回國留學生這個數字,但根據歷史數據推算,加上受疫情影響,至少應該超過50萬留學生回國就業,合計應該已經逼近1000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大約佔新增城鎮勞動力的近90%了,人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大學生就業難已經登峰造極了。而這種艱難時期不會是一年,而是幾年!今年為解決就業難,教育部拼命擴招,專科擴招,專升本擴招,恢復第二學位招生,研究生擴招,一切都是為了延緩就業壓力。這一招今年肯定還要用,只是未來怎麼辦?面對美國的圍剿封殺,經濟未來一個階段發展並不樂觀,下行不可避免,孩子們和家長需要有合理預期。同時,我更想提醒很多大學生,自強自立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因為就業不理想認為不值,就索性在家啃老。哪怕每個月出去掙的錢都不能養活自己,也需要出去掙錢,哪怕是最低最低的工資,你先要努力,自救!教育部門幾乎拼盡了全力,但根本還是經濟,需求起來,以及配套服務。第一,更希望國家把用人成本負擔降低,尤其是各種費用,讓中小企業敢用人,擴大需求!第二,人社部門應該把扶持資金用在大學生身上,而不僅僅是下崗,農民工!

相關焦點

  • 2021屆高校畢業生破紀錄達905萬,大學生就業極度艱難
    看到這個消息,網上一片驚呼#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 ,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隨著我國大學生的擴招,近十年來,幾乎每年到了找工作的畢業季的時候,社會上都會冒出今年大學生就業艱難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是就業最艱難時刻,但是年年都是順利的平穩度過,大家也都能找到工作。
  •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時期?九百萬畢業生,如何做才能突破重圍?
    綜合來看,明年大學生就業市場或將突破千萬人口大關。 我們年年都在說「史上最難就業季」。可按照這個趨勢來看,未來大學生就業只會越來越難;突破千萬畢業生人數,也不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大學生就業為何如此艱難
    就業是實現社會建設和人員效率的重中之重,也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詞,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高度重視。如果不能適當解決就業問題,就會產生大量失業者。除了浪費人口紅利的價值外,還容易滋生社會不安全因素。大家經常會談論起就業,就業的質量也是比較常見的話題。作為就業的新生力量,大學生近年來對就業形勢就一直十分關注。大學生的就業何時開始變得困難?
  • 疫情之下的以色列大學生就業艱難
    今年畢業的以色列大學生亞榮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遭遇了艱難的就業季,以色列大學生也不例外。以色列的大學生一般都會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之前亞榮曾經在耶路撒冷的一家酒店當過兩年門童,後來又跳槽到鑽石商店銷售鑽石。為了上學和工作方便,他在耶路撒冷市中心和其他3名大學生合租了一套公寓,每人每月付租金合人民幣4000元。然而今年3月發生疫情後,他失業了,無力支付房租,只能回到老家,和父母住在一起。
  • 主編筆記丨大學生艱難就業季,有心「過渡」總比無心「慢等」強
    (原標題:《有心「過渡」總比無心「慢等」強》)高考剛結束,大學生就業接踵而至。有機構近日向全國80餘所高校的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59.2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在沒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況下願意接受過渡性工作,33.98%的大學生表示「說不準」,6.75%的大學生拒絕接受過渡性工作。這份調查結果旋即引發人們熱議。
  • 最難就業季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2020年已過大半,年初疫情的氣勢洶洶還歷歷在目,轉眼已到了金秋收穫的季節裡,國內的疫情已基本肅清,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已回歸正軌原本是求職籤約高峰期的3、4月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誤,線下招聘活動被取消;再從就業市場看,年初的疫情造成大批中小企業倒閉,大小企業降薪裁員大幅縮減招聘規模,無一不讓本就逐年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雪上加霜,2020年堪稱&34;。
  • 梅貽琦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
    張伯苓、蔣夢麟均常在重慶並另有職務,主持西南聯大校務的工作實際上落到梅貽琦一人身上。這也是梅貽琦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  國立西南聯大在剛建立便遭遇許多困難,三校師生歷盡艱苦,轉徙數千裡,來到邊陲昆明,在經費、校舍、設備均奇缺的情況下,史無前例、平地而起地成立一個中國最大的大學。
  • 大學生就業為何如此艱難?深圳網友:基本上有這5點原因
    就業是實現社會建設和人員效率的重中之重,也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詞,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高度重視。如果不能適當解決就業問題,就會產生大量失業者。除了浪費人口紅利的價值外,還容易滋生社會不安全因素。大家經常會談論起就業,就業的質量也是比較常見的話題。作為就業的新生力量,大學生近年來對就業形勢就一直十分關注。
  • 各大高校延遲開學,企業延遲復工,2020年大學生就業會更難嗎?
    對於目前已經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在2020年找工作的時候都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找工作會變得非常艱難。一方面是由於各大企業延遲復工,大學生就業的時間往往會推遲。而企業延遲復工,大學生們也缺少了面試的機會,因此只有選擇宅在家裡。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在於武漢疫情事件的影響。
  • 研究生擴招、第二學士學位擴招,能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嗎?
    小編認為,出臺這些擴招政策的目標很明確,除了為了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擴大進一步深造大學生數量以外,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但是,這些「一攬子政策」真的能夠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嗎?擴招之下,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就讀2年、研究生就讀2-3年後,這一屆擴招的學生畢業時難道就業就不難了嗎?小編認為,2年之後這批學生也會面臨如今一樣的問題。因為擴招畢竟沒有解決就業難的根本問題,始終是一個權宜之計,是特殊情況、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做法,起到的也只是延緩就業的作用。
  • 大學應屆畢業生可以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上學到什麼?你知道嗎?
    為了保證大學生的就業率,大部分大學都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程,那麼在這門課程當中大學生們都能夠學到什麼知識呢?你知道嗎?在大學生生就業指導課上,大學生們可以學習到以下三個方面的知識。第一個方面:可以讓自己提高就業決策技能。
  • 又到「最難就業季」看看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幹嘛?
    圖片來自網絡近些年每到大學生畢業季節就會出現大學生「最難畢業季」的現象,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家每年都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專門發布相關通知精神,今年於發布於3月13號,總的指導思想是:鼓勵大學生服務國家戰略,引導他們到基層服務,做好保障服務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事實說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是不可迴避的社會現實,那麼近些年已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現在都在從事什麼工作、或者說他們在幹嘛呢?
  •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不知從哪一年,網絡上開始喊大學生就業難,於是,似乎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真的這麼難嗎?為什麼這麼難?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國出臺了相關政策,解決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然而,大學生的就業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項目,需要一個系統而完整的機制來確保其實施。近年來,中國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農村人口的不斷湧入,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學生不願放棄城市戶口,在村鎮工作,這無形當中導致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西部流向沿海地區。大城市交通擁堵,城市人才短缺。
  • 大學生會原諒嗎?就業無法解決就轉變觀念靈活就業!誰出的主意?
    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在大學生畢業之後發生,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大學生在過去傳統教育當中十數年的,現行教育所產生的三觀,被這個社會殘忍打碎的時候,怎麼可能還要要求大學生對社會充滿愛呢? 現在的大學生不努力嗎,不怕吃苦嗎?支持這樣理論的的人是否去到社會上的一些基層崗位去看一看?風裡來雨裡去在過去驕傲的家庭獨子到社會忙碌奔走,送這送那的年輕人,到底有多麼卑微?
  • 大學生就業問題
    每年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難的提案,近幾年都在提。可是我每次看到這個提案,心裡就在這麼想,真有這麼難嗎?後來靜靜的認真想一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大學生本身。這幾年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其實提供了非常多就業的職位,可是很多崗位卻沒人應聘。大學生就業難,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 就業價值觀影響大學生就業質量
    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有助於弱化大學生的職業聲望觀念,幫助大學生將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以自身長遠發展為導向,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符合長遠利益的工作崗位,這有利於緩解部分就業結構矛盾,優化就業市場的資源結構,提高就業質量。
  • 大學生就業難面對的壓力以及就業方法
    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患有精神疾病和自殺傾向的大學生比例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精神疾病已成為阻礙大學發展的嚴重障礙,並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特別是大學生的自殺,不僅給大學生的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且對社會和其他大學生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 工科專業大學生好就業,但是你知道這2個普遍月薪上萬的專業嗎?
    工科專業大學生好就業,但是你知道這2個普遍月薪上萬的專業嗎?隨著新的一年的結束,2019年的大學入學考試高考對高三學子來說已經慢慢的向我們走來。高考考得好,大學笑的好。大學生選修專業很重要。目前,大學生的就業難這個問題似乎是大學生面臨的最嚴重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小編今天帶你來了解一下工科專業裡2個月薪普遍都上萬的專業吧!專業1:軟體工程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手機的功能真的太強大了。
  • 畢業季來臨,大學生最期望的就業城市是哪些?鄭州西安進入前十
    ,而今年的大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為什麼呢?10年前的2010年時,當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為575.4萬人,此後數年,一直是呈現年年不斷攀升的走勢,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增長,到了2020年,這一畢業生數據已變成了龐大的874萬人,9年上升了52%。今年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群體走上社會,社會能提供那麼多的工作崗位嗎?在今年疫情的沉重打擊下,經濟行情差強人意,能提供的工作崗位有限。
  • 史上最難就業季如何破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認知上的錯誤!
    疫情之下,春招取消,企業復工時間不一,去年秋招和冬招收到的offer的部分人,也受影響,入職時間都是未知數。過去,每當畢業季都會流傳又是一年「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難一直難破局,然而,今年簡直是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情況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