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向是留英中國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貴州女孩馬燕迪在中國一所高校經貿專業畢業之後,來到英國萊斯特大學攻讀大眾傳播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馬燕迪申請到了為期兩年的PSW籤證,隨後得到了中國廣州一家電子企業駐英國市場銷售經理的職務。她的經驗非常值得分享。
子川:可能一些中國公司已經或者有意向英國派人,很多中國留英學生也想找類似的工作,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馬燕迪(以下簡稱「馬」):其實這種工作很難找。我自己的工作是誤打誤撞遇到的,當時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沒有太在意。現在有很多已經海歸的留學生,中國公司可能不願意用。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外派那些在公司已經工作一段時間,比較了解自身產品,並且有銷售和市場方面經驗的人選。
或許可以等到回國進到一家公司之後,工作幾年再外派出來是有可能的。像我這種直接外派出來的相當少見。
很多人被外派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們跟公司說清楚,英國本地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因為中國公司的決策者對開展海外業務有自己的計劃,但是可能並不符合英國這邊市場的實際情況。
不能用中國的方式來推銷產品,所以一定要把英國本地的情況完完整整地反映給他們,而且需要做詳細的市場調查報告,既有理論,又要有實際的案例分析。
子川:你本人是如何成功拿到這份工作的?
馬:可能當時回中國培訓的那兩個月期間我比較好學,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所有的東西。我還把英國市場的情況如實對公司講了。同時,我也說出了自己的工作計劃。
雖然公司不一定會採納這些想法,就要經過多方討論,找出一條路線。我做英國區銷售經理這一年來,一直在一步一步摸索,工作計劃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改的。
子川:可能畢竟你本科學的是經貿專業,雖然你在英國學的是傳媒,但是在經貿方面有基礎。你的公司是不是也看中這個優勢?
馬:對。公司當時只準備派一個人來英國。我參加面試的時候對他們說了很多英國這邊的情況,公司就覺得派一個人來不太合適。英國分公司構架好之後,才把我也派來。
子川:在英國工作一年了,你覺得做起來跟你想像的一樣嗎?
馬:挺難的。我們是在工業這個領域中,而現在英國經濟不景氣,我們又是中國產品。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在美國,因為英國這邊非常信任美國產品。我們可能會改變一下思路,邀請本地工程師與中國銷售人員合作。
在英國推廣中國品牌首先不能著急,需要放慢腳步,花一些時間來了解行業的情況。不要抱著第一年就賺多少錢的想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在不盈利的情況下,能夠拿到多少有價值的信息,或者打通了多少人脈,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來,我做到了讓英國本地業界知道了我們品牌的存在,也了解到我們產品的優勢。這一年做到了品牌的發展和產品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