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爆應該有大約1.5萬名小留學生在英國求助,希望政府安排包機將其接回國。一時之間,網友們炸開了鍋,對包機回國紛紛表示反對,並質疑為何有那麼多的家長將小孩送到英國去留學?
對此,一名英國小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稱:
「你們就是看不慣別人有錢?自己沒錢出國,就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什麼錯嗎?你們就是仇富!」
隨後,網友們更是沸騰了,表示「雖然你有錢出國,但是我們也沒有仇富;我們只是就是論事!」那麼,這位英國小留學生母親的「仇富論」究竟有沒有依據呢?
個人認為,不排除少數人有這種「仇富心理」,但是,針對這次的「小留學生」現象,如果說僅僅是「仇富心理」在作怪,那肯定說得太膚淺了,這裡面還有更多的信息。
當然,網友們也並不是重在討論「家長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在討論「家長為什麼要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去留學」和「留學後愛不愛國」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探討一下這幾天人們熱議的「小留學生」現象。
起底「小留學生」
如果不是這次海外疫情的發生,可能絕大多數都只聽說過「留學生」,而沒有聽說過「小留學生」這個說法。「小留學生」主要是指18周歲以下的低齡留學生。
其實,「小留學生」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產生的一個概念,1999年,製片人張麗玲拍攝了一部名為《小留學生》的紀錄片,講述了以北京三年級小學生張素為代表的數百名去日本留學的學習交流故事。
2006年,導演潘小揚又拍攝了一部名為《小留學生》的電視劇,講述了幾名中國小留學生前往加拿大留學的勵志奮鬥故事。不過,這個時候全國的「小留學生」數量還非常地少,尚未進入大多數人的視野。
在此之後,「小留學生」的說法不斷在大中城市流傳開來。2010年以後,隨著中英教育領域合作的擴大,再加上教育培訓結構的商業運作,「送子女到國外留學」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庭在「留學潮流」的驅使下,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最多的留學國家主要是英國、加拿大、美國這幾個國家。其中,英國就有大約1.5萬名小留學生;而加拿大、美國雖然沒有公布中國小留學生人數,但至少都在1萬名以上。
不得不談的「十年永居計劃」
在這次疫情中,人們意外發現英國竟然有1.5萬名小留學生。看到這個數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他們的父母為什麼將那麼小的學生送到國外留學?」甚至有人提出「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有沒有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問題?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能不談一談英國的「十年永居計劃」。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英國政府出臺政策:「在英國居住滿10年即可申請永居。」這一計劃出來之後,吸引了很多中國人。
該政策規定,只要滿足一下條件,即可申請在英國的永久居住權:
1.申請人在英國連續合法居住10年;2.10年中離境英國總天數不超過540天,單次離開時間不超過180天;3.申請人沒有違法或犯罪記錄;4.滿足英語語言考試要求。只要達到這四個條件,都可以申請英國永久居住權。但是,10年時間,談何容易?中間還不能離開得太久,這怎麼辦呢?
不用擔心,一些教育培訓機構早已開始為家長們出謀劃策:10年時間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從學生時代開始,中學5年,大學本科3年,研究生1—2年,就差不多滿足了這10年的時間要求。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甚至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可以滿足10年的時間要求:
GCSE(初中):2年;A-Level(高中):2年;本科:3年;碩士:1年;工作:2年從初中開始,加起來剛好10年。如果從年齡來看,最早的會在多少歲進入英國學習呢?
1.英國PRAP SCHOOL :七八年級,七年級需學生11周歲。2.GCSE:初中預備年九年級或初中十年級,九年級13周歲,十年級 14周歲。3.GCSE或PRE-ALEVEL:15周歲。4.A-LEVEL:高中課程,16周歲且高一在讀。由此可見,最早的將會在七年級初中階段,也就是11歲左右會前往英國學習,10年之後,剛好21歲。大學畢業,工作差不多也找好了!
駁「仇富論」:有錢人總是用錢說話,但這根本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英國小留學生母親怒斥網民「你們就是仇富!」這句話意味著,這位小留學生母親已經承認了自己是「富人」。當然,的確是有錢人才能出國留學的,網友們說得也沒錯。我們來看看這些小留學生的出國學習費用:
英國留學費用:
高中階段:大約36萬——48萬每年(總費用);本科階段:大約18萬——27萬每年(僅學費)。這是一年的費用,如果是10年,至少得花費300萬——500萬的費用。這麼巨大的開支,一般家庭的確承受不起。所以,網友們說這些「小留學生家庭都是非富即貴的有錢人家庭」,一點也不假。
但是,網民們的討伐行為真的是「仇富」嗎?接下來,我們再來給英國小留學生「扒一層皮」,讓大家看看這背後的信息。
從小留學生家庭的角度來說,他們為什麼讓孩子這麼小,花費那麼多錢都要去英國留學呢?其目的主要有:
1.為了獲得所謂的「精英教育」,中國的「大眾教育」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家長們的教育需求,所以他們需要的是「精英教育」,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2.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前途」,比如說獲得更高的學歷,或者在國外某得工作崗位,只能讓他們提前接受國外的教育;3.為了獲得「10年永久居住權」,提前布局,花費巨額代價讓孩子提前熟悉當地文化環境,必要的時候則可移民國外。在這三種目的中,我們不排除的確是為了體驗不同教育文化、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思想的留學生,但是,更多的家長是衝著第二點和第三點目的去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些家長也不惜背水一戰:一方面花費巨額代價將孩子弄到國外;另一方面也承擔著「無法擺脫」祖國的風險。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擺脫中國」,數典忘祖。這對於一直強調「祖先崇拜」的中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網友們才不遺餘力地反對、批評小留學生及其家長的行為,這根本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英國小留學生母親用「金錢思維」來怒懟網友們的批評,其本質也是為了掩蓋「擺脫中國」「移民國外」的意圖。因此,我也贊同網友們的看法:如果是為了接受「精英教育」,也沒有必要那麼早地去留學。
不過,我倒是很贊同進行不同文化體驗的留學學習。客觀地,學習知識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到國外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問題的關鍵在於:絕不能因為到國外去學習了,就完全忘記了自己體內的中國文化因子,只要降臨在中國文化環境之下,中國文化因子必將永遠深入骨髓!
【特別聲明】
本平臺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
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