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瑞吉歐、華德福……紛繁複雜的幼兒園,怎麼選不踩雷?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誕姐 誕解視界 收錄於話題#家庭教育16個

前陣子在寫的文章裡,我說到給孩子幼兒園選擇的問題,今天來把這個坑填了吧。

先說說給小胖選幼兒園的過程。

首先,我對幼兒園自己宣稱的理念並不在意,比如說自己是蒙氏園,或者什麼瑞吉歐園、華德福園,等等。

不在意並不是說這些理念不重要,而是這些理念在國內落地的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偏差。很多時候,並不是某個人在自己臉上貼個「高富帥」,就真成為高富帥了的。

至少,比如我在北京考察的幾個蒙氏園,跟他們的園長和老師聊細節的時候,我覺得離真蒙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但是呢很多幼兒園會把環境塑造的很蒙氏,比如一水的蒙氏教育和蒙氏桌椅啥的,大家一定要明白,形式是最好複製的,這個並沒有太大意義,你真正要去挖掘的,是理念,以及落實在點滴裡老師對孩子的細節。

所以如果你真的覺得蒙氏園好,那你一定先看看蒙臺梭利自己寫的幾本書,沒時間看一本《童年的秘密》也行。只有你詳細了解了蒙臺梭利的理念,在去考察蒙氏園的時候,就知道如何問老師問題,從而判斷是真蒙氏還是假蒙氏。

比如蒙臺梭利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蒙氏強調的規則與秩序,也是在給孩子自由基礎上;

再比如蒙臺梭利始終認為:

兒童的任性行為是因為在敏感期他們的特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兒童通過這些異常的表現向成人發出警報。如果成人能夠接收兒童發出的這種訊息,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滿足,任性會立刻停止,兒童會從一種變態的病症馬上轉變成一個乖小孩。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應當去關注孩子任性背後的東西,去探索發現兒童心靈的秘密,為孩子營造一個靜謐、安詳的心理氛圍。

品一下上面這段話,我是特別認同的。學校怎麼去處理孩子的一些在成人眼裡不可理喻或無法理解的行為,其實就有一個評判標準了。如果你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發現老師隨意給孩子貼標籤,甚至對孩子的需求冷眼旁觀甚至麻木不仁,那這個園你基本可以判定它是假蒙氏了。

第二,我最看重的是園區和老師對孩子真實的態度,以及營造的氛圍。

這一點沒法和園長和老師聊出來,你能做的就是觀察。所以儘量選擇工作日的時候去探園,在探園的過程中,你需要很認真的觀察孩子們的狀態,他們是高興的,放鬆的,還是教條的,收縮的?一個真正懂得孩子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幼兒園,會允許孩子在底線之上釋放自己的天性,如果你覺得一個幼兒園的氣氛沉悶壓抑,那這個幼兒園就是有問題的。

像我原來去探過的一個幼兒園就是如此,收費並不低,一個月一萬多,硬體設施看著也都非常豪華。擔心冬天戶外冷,他們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室內遊樂場。我去探園的時候,招生老師帶著我在室內遊樂場參觀,正好一個外教兩個中文老師帶著一個班的孩子來這裡玩。

我饒有興致的看著這群小孩,結果發現,他們像是來這裡打卡完成任務的,沒有歡聲笑語,嘻嘻哈哈,孩子們表情漠然的排隊,滑滑梯,有一個小孩脫離了隊伍,找來一本書拿給外教,外教全程無笑臉,表情嚴肅的拍著小孩的頭讓他回去,拒絕了給他讀繪本的要求。看到那個孩子落寞的回去,我心裡特別難受。

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那個關於狗的實驗吧?狗每次吃骨頭的時候,如果你搖鈴,那麼以後,只要搖鈴,哪怕沒有骨頭,它也會流口水。這就是經典的刺激-反射模型。

我之所以害怕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幼兒園,第一是壓抑天性,第二就是擔心孩子形成不好的刺激-反射模型。在孩子很小尚不能對抗外部世界的時候,如果他們把壓抑痛苦和學校學習聯繫起來,真的很糟糕。當然,這個並不是不可逆的,但是未來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刺激-反射模型」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能不給自己找事就不給自己找事了吧。

之前還有個讀者問我這樣的問題:

「誕姐,你們經常說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如果家庭和幼兒園都很關注情緒健康,但是上了公立學校,老師不關注這個了,孩子會不會適應不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恰恰相反,在兒童早期,你關注了孩子的情緒健康,培養了ta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狀態,這種幼年時播下的種子,就是孩子未來的「定海神針」,在ta將來遇到壓力的時候,ta會發展出極強的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

第三,沒有完美的幼兒園。

不要期待選擇一個完美的幼兒園,你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排序,然後做出取捨。

比如我的排序從大到小就是:

老師尊重和喜歡孩子,英文語言環境,戶外活動設施,離家距離。

我的排序是根據我的家庭情況來制定的,也是我深思熟慮過的。

我原來在文章裡說,我給小胖選的這個國際幼兒園,本來是希望幼兒園能提供語言環境,但實際上中文老師不說英語,就導致這個語言環境無法形成閉環。可是我仍然沒有選擇給他換園,就是因為小胖他們的老師太好了,非常的有童心,且尊重孩子,在他們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那種發自內心的愛是能感受到的,就跟陽光的溫熱一樣,它散發出來的熱量不用說就感受的到。它滿足了我的第一訴求。

而他們這個學校因為在繁華地段,所以戶外活動面積並不大,這個我也沒太當回事是因為每天放學後,小胖也會有大量的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所以屬於家庭教育中可以彌補的內容。

離家距離也不在我的優先考慮中,是因為我和我老公工作地點比較自由,我們可以在幼兒園附近租房住。

但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一樣,那你的排序就要有所調整。

比如如果不能自由的隨便租房住,那麼幼兒園離家距離就非常重要,這樣孩子可以有更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更多自由玩耍的時間,這一點其實相當重要。

另外,如果放學後孩子沒有太多的時間再去戶外玩了,那麼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的大小也就很重要。

最後,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謂的高價幼兒園,也不要賦予幼兒園太多的教育功能。

消費主義最可怕的地方,是它通過各種形式給你洗腦,把一些本來不是剛需的東西一遍遍跟你重複讓你最終下定決心「嗯,我必須要擁有這個」。有些剛畢業的年輕姑娘花幾個月工資去買個奢侈品包,和有些家長咬牙去給孩子選擇最貴的幼兒園,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還有像《三十而已》裡覺得上幼兒園可以混圈子的想法也挺可笑的。某些高價幼兒園裡確實老師好一些(有些高價幼兒園老師還不一定好),設施好一些,環境好一些,但是它帶給孩子的成長並不會像價格那樣是十幾倍的提高。

其實所謂的高價幼兒園和奢侈品一樣,是一個力所能及的匹配,你收入條件到了,自然而然就消費了,真不是每個人都要咬牙去上的。而且有些幼兒園也抓準了家長這些心理,沒有好的老師和理念,但先把價格提上去,把硬體設置做的豪華一些。

至於說學不學數學啊,拼音啊,認字啊,這些我覺得相對沒那麼重要,給孩子提供匹配的、系統化的教育,是需要家庭教育去補足的,如果以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大功告成,父母解脫,是會錯過塑造孩子好習慣最重要的那幾年的。

其實幼兒園最重要的功能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與同齡人交往的「社會演練環境」,在這個環境裡發展社會化的技能,培養一個「社會人」,他們要學會去處理衝突,學會合作,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在混亂中探索。然後在這個小環境裡,有幾位好的老師能理解他們的感受,協調他們衝突,幫助他們培養的良好的適應能力,幼兒園的任務就大功告成了。

一些小tips:

一定要多去探園!不要只是在網上搜集各種評價。

幼兒園有沒有嚴格的門衛制度、飲食衛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安全制度等,這些都是必須要考察的內容。

在探園的時候,觀察一下幼兒園的大型玩具設備,以及樓梯、桌角、柱子和遊戲設施是否裝有防護的裝備,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看看孩子們的飯菜,我有一次探園的時候校方一直跟我說學校的飯菜有多好多好,很多教職工都要蹭孩子們的飯吃,結果參觀到中午正好到孩子吃飯的時間,我看了一眼飯菜,真是有點一言難盡,跟校方說的簡直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最後,你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時間口,和一些家長聊聊,聽聽他們的評價,儘可能多的獲取信息。

希望大家都能為孩子選到匹配自己重要性排序的幼兒園。

原標題:《蒙氏、瑞吉歐、華德福……紛繁複雜的幼兒園,怎麼選不踩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乾貨: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哪個好?課程設置分別是什麼?
    從一開始給自己找幼兒園到後來幫大家去探園,我們去到了很多有趣的園區,其中也包括當下家長非常推崇和關注的國際教育流派——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但是它們有具體有哪些區別呢?進到蒙特梭利幼兒園,你會看到有的孩子在切菜,有的在做數學遊戲,有的在畫畫;走進瑞吉歐幼兒園,你會看到一群孩子正圍在一起等待小雞破殼(這是他們這個月的project);走進華德福學校,你會看到孩子們在種花、做手工......這三種國際教育流派,有不同也有相通。
  • 幼兒園老師: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雖然家長們拼盡全力,但我還是看過太多的家長連幼兒園基礎的功課都沒做好,就急急忙忙的給孩子選好了學校準備入學,一旦入學了感覺不太好了,又馬上換。累的是家長,影響的是孩子。各位麻麻,選來選去這麼多,你們了解清楚了每所幼兒園的教育體系是什麼嗎?是不是適合你的孩子呢?
  • 幼兒園究竟怎麼選呢?蒙氏,華德福,瑞吉歐背後的秘密!
    本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擇校已經從幼兒園就開始啦!公立幼兒園 or 私立幼兒園? 傳統幼兒園 or 先進理念幼兒園?是以父母上班為首要考慮條件 or 以幼兒園的質量為首要考慮條件?這些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首先,關於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究竟是公立幼兒園好還是私立幼兒園好?
  • 蒙氏?瑞吉歐?華德福?哪個更有優勢(下)| MoreCare育兒百科
    在上期節目《蒙氏?瑞吉歐?華德福?主流教育體系哪個更有優勢?(上) | MoreCare育兒百科》中,MoreCare的學術總監Micheal老師為大家分析了蒙氏和瑞吉歐的教育側重與區別。今天,我們聊一聊幼兒主流教育體系三大巨頭的第三種教育理念——華德福。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幼兒園作為這一時期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的學校教育的承擔者,也擔起了開發孩子的潛能的重任。那麼說到當下的國際幼教體系,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蒙氏)、瑞吉歐、華德福和高瞻。蒙氏理念倡導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典型蒙特梭利教室教師引導兒童學習,並且為兒童提供環境支持,使兒童處於一個樂於學習的環境中。兒童是不按年齡分組活動,而是混齡活動。
  • 國外三大幼兒教育體系大pk,蒙氏、華德福、瑞吉歐究竟哪個好?
    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理念大PK- 起源與發展 -蒙氏:起源於義大利,創始人瑪利亞·蒙臺梭利為義大利首位女醫生和女醫學博士,從小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創始人叫魯道夫·史代納,與蒙氏創始人蒙臺梭利出生在一個時代,他是奧地利人,信奉精神世界,後來經過研究歌德,他變成了神智學協會的領導者,而後自己又創立了人智學。一戰之後他開始以人智學為理論基礎開辦了許多機構和活動,這其中就包括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
  • 幼兒園怎麼選,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IBPYP……哪家更合適孩子?
    當時只知道蒙特梭利、瑞吉歐和華德福三種,但看了半天似乎也是一頭霧水,感覺不同理念有相似之處,又略有不同,研究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該給自己家孩子選哪個。 最近這段時間我跟萌芽一起研究各種教育理念,也漸漸深入了解了它們各方面特色和差別,所以挺想跟感興趣的朋友分享一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
  • 頭疼,幼兒教育三大理念: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到底教孩子什麼
    最近在給女兒挑選幼兒園,開始接觸到蒙氏、華德福、瑞吉歐等教育概念。本著專研精神,我把這三種國外盛行的幼兒教育法研究了一番。與傳統教育對立的理念蒙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簡稱,是英國皇室家的孩子選擇的教育方法。國內主打蒙特梭利教育的幼兒園已經非常多。華德福、瑞吉歐最近幾年也很火。他們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界認可,是因為他們打破常規,關注兒童的獨立性和感官教育。
  • 每月學費上萬的蒙氏、華德福……這麼貴的幼兒園到底在教些什麼?
    選奶粉、選尿片、選玩具、選繪本……還要選教育體系。什麼蒙臺梭利、華德福、瑞吉歐、高瞻.嗯,都是「進口貨」,不明覺厲的樣子。至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自己家孩子適合哪套體系?研究來研究去還是一頭霧水,似懂又非懂。那今天課代表我就來給大家系統扒一扒,教育體系裡的「四大天王」到底都是啥?
  • 蒙氏?華德福教育?——剖析育兒教育模式
    (現關注親職教育Helen工作室微信平臺,發送「寶貝姓名+聯繫方式」致公眾號就有機會參加3月21日廣西氣象局參觀活動,名額有限趕緊開搶.)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早期教育模式以及這些模式下家長的常見困惑蒙特梭利課程自從蒙氏教育之後,我的孩子整天說:「這是我的權利。」這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過於自由。
  • 「地毯式」探校後,這位「雞血媽」總結了滬上幼兒園的三大流派
    還沒正式「勾搭」前,對她的印象就是:她不是在看幼兒園,就是在跟學校約探園時間!頗有些「雞血」的意思。私聊之後,才明白她的探究精神讓這「地毯式」探校樂趣+收穫滿滿,所謂「雞血」更多是對自己,而不是對兒子。作為相對傳統教育而言更為新興的三種幼兒教育流派,蒙臺梭利、華德福和瑞吉歐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雙語幼兒園時繞不開的幾個名詞。獅子媽的這份地毯式考察可以供您參考。
  • 瑞吉歐教育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
    瑞吉歐是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座城市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洛利斯.馬拉古齊(LorisMalaguzz1)和當地的幼教工作者起興辦並發展了該地的學前教育
  • 華德福教育與瑞吉歐教育之教師觀比較研究
    洛裡斯·馬拉古齊將發生在師生間的知識傳授與習得比喻為一場桌球比賽,在比賽中,作為球員的兒童與教師要做出適應性的調整來保持輕鬆自如的狀態,並在學習中實現成長和提高,而僅僅一名球員是不可能成功參與比賽的。在教師與學習者共同主導學習項目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互助合作這一瑞吉歐教育的首要原則。
  • 又該選擇幼兒園了,是該選擇私立幼兒園還是公立幼兒園?
    這樣的一個心肝寶貝,第一次離開家,邁向屬於他的小社會的過程中,家長的糾結一定比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的孩子糾結的多。兒子出生以後,我開始學習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和《完整的成長》等一系列書籍,但是在選幼兒園的時候,經過各方衡量與家人商量,還是給兒子選擇了公立幼兒園。那麼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需要考慮什麼,幼兒園又是什麼樣的呢?
  • 蒙氏、瑞吉歐、IB教育什麼區別?深圳5種熱門教育體系出爐
    蒙式、瑞吉歐、IB......5大教學體系概況目前國內主流的幼兒園教育體系基本分為這幾大類:蒙特梭利教育體系、瑞吉歐教育體系、華德福教育體系、高瞻、IB教育體系。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眾的教育體系思想,如森林教育。
  • 幼兒園擇校3大秘籍,所有雷區一次點全!
    小寶寶一邊哭一邊說:「還有13年就要高考了,太短了,怎麼這麼快呀!」雖然小寶寶哭成了淚人,但是很多網友還是不厚道地笑了。不過笑歸笑,為人父母,危機意識是應該有的。隨著9月入學季一天天臨近,不知道有多少愛操心的寶媽,已經開始發愁寶寶們將來讀書升學的問題了。但是不管怎麼操心,教育的路都要一步一步地走。
  • 孩子們,東方瑞吉歐(國際)幼兒園歡迎你
    炎熱的暑期即將結束,新學期就要開始了,東方瑞吉歐(國際)2016年秋季報名火熱進行中。
  • 成都首家蒙氏園告訴您
    在國外,有三大主流幼兒教育理念:蒙特梭利、瑞吉歐、華德福。其中,蒙特梭利教學法最為普及,在各大中小城市都能看見蒙氏幼兒園的身影,而另外兩家則仍處於小範圍傳播狀態。但隨之而來的,不只有較高的知名度,還有諸多「半蒙」現象。例如:只混4~6歲,甚至壓根不做混齡班、蒙氏課堂只有數學區、教師授課由賣教具的人來培訓等。
  • 【瑞吉歐幼兒園】神獸回籠,收心計劃!
    下面,就為家長介紹6個「收心計劃」,幫助孩子遠離「開學焦慮症」,快速回歸幼兒園。在家期間,家裡各種美味佳餚,很多孩子隨意吃、隨時吃,甚至部分家長怕孩子吃少了,追著孩子餵.因此,假期過後,部分孩子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正餐時間吃不下飯甚至身體不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