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學生就業 促企業轉型——重慶政校企協作辦職教觀察

2020-08-06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8月5日電(記者周凱)在位於重慶市永川區的招商局鋁業有限公司,新入職的員工郭成正拿著儀器檢測鋁產品是否合格。22歲的他學的是模具專業,剛從重慶市科創職業學院畢業。談到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他對記者說:「先從基層幹起,逐步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將來成為一位高級技工。」

招商局鋁業有限公司過去以生產傳統鋁材為主,近幾年產品向用於建造遊輪直升機平臺的高端鋁製零部件轉型。「產品轉型升級需要更多高級技工,我們跟永川區多所職業院校合作,通過設立獎學金、訂單班等形式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的新產品項目進展順利,今年招了40多名畢業生。」該企業負責人羅永雄說。

在永川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學校開始嘗到產教融合的「甜頭」。作為重慶市職業教育基地,永川區現有職業院校17所、每年畢業生近3萬人。但部分職業院校教授的技能與企業用工實際脫節,導致產教「兩張皮」,影響學生就業和產業升級。

「發展現代產業離不開技能人才支撐,政府要充當『強力膠水』的角色,粘住產業和教育『兩張皮』,相互協作推動產教融合。」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說。

為打造西部職教城、培養供需對路的技能人才,近年來永川區專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快政府、學校、企業三方深度協作,一方面對當地職業院校擴大招生、提檔升級給予補貼,一方面搭建平臺讓企業與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現代學徒班等,加快實現「招生就是招工,畢業就是就業」的校企共贏局面。

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生產的「長城炮」皮卡車供不應求,日產量從去年最高的262臺擴大到現在的512臺,急需一批優秀技能工人。「在當地政府牽頭下,我們和永川區多所職業院校聯合開設『訂單班』,並與永川職業教育中心合作探索『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半個月在學校學習、半個月在工廠實訓。今年5月我們擴大產能實行『兩班倒』生產,正因為和政府、學校合作良好,所以很快就招到1000多名技能工人,保證了產品質量。」該基地人力資源科副科長劉強說。

「儘管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相對較高,但疫情還是對學生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想方設法加強就業服務穩住學生就業。」永川區職業和成人教育服務中心主任鄒有奇說,今年畢業季,永川區大力開展線上就業指導和面試,加強與企業、園區、行業協會等對接,舉行專場網絡招聘會8場、企業網絡宣講1000多場,並對家庭困難畢業生等群體進行重點幫扶。

旅遊管理專業的張肖陽,在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重慶先特服務外包產業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政務熱線客服工作。「疫情發生前我做了一年多的實習導遊,積累了一些和人打交道的經驗,在學校、園區管委會的幫助下總算就業了。」張肖陽說。

重慶先特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服務外包產業用工量大,受疫情影響今年遭遇招工難,但在永川區政府、學校、企業共同努力下,通過開展雙選會、組織參觀、定向推薦等方式,公司已招聘200多名畢業生。

今年永川區職業院校畢業生有2.8萬多人,通過政校企三方深度協作,截至6月30日已有2.1萬多人就業。永川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朝國表示,疫情帶來的就業、招工兩難對政校企協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永川區正在助推園區、企業、院校組建產業聯盟,共同設置專業、教學團隊、實訓基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力爭將永川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技能人才供給區。(完)

相關焦點

  • 經開區深化「政校企」合作 穩發展 保就業 促轉型
    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銀川經開區積極搭建政校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穩發展、保就業的橋梁作用8月18日,銀川經開區—寧夏大學「政校企」合作座談會在經開區舉辦。會上,銀川經開區與寧夏大學籤訂了合作意向書,方達電子、沃福百瑞、隆基矽等10家企業分別與寧夏大學信息工程院、農學院、機械工程院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政校企聯動、產學研融合,為企業輸送人才提供了保障,也為加快建設千億級升級版經開區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深化校企合作 力促學生高質量就業
    合院21年來,學院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探索,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不斷提高,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協同育人的格局,為學生畢業後能就業、就好業奠定了紮實基礎。
  • 建平校企合作促就業
    來源: 建平發布建平縣職教中心結合專業特色,不斷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拓展校企合作工作思路,積極與行業企業開展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達到促就業的目的。儘管今年就業形勢嚴峻,但是縣職教中心2018牧醫班李文浩早已籤下了就業協議,畢業後將成為建平牧原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按照學校的校企合作安排,今年我進入牧原頂崗實習,拜師學技,把學到的知識真正融入到實踐崗位中,學到了先進的養殖技術。」李文浩說。
  • 這裡是西部職教名城——永川!
    在這片擁有「西部職教城」美譽的職教熱土上,現有本科、高職、中職等16所大中專院校,33個大類282個專業,7000餘名高素質教師,13.4萬多在校學生,年均培育對接產業發展、契合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3萬餘名。著眼中高職與本科、公辦與民辦、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互促發展,出臺「職教激勵政策24條」,開啟了產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 綦江職教學生到企業學真功夫
    華龍網11月23日10時38分訊(特約通訊員 楊翼德)11月23日,重慶綦江區職教中心與工業園區一企業舉行校外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即日起,該校將組織數控技術應用、市場營銷、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近300名學生分批次到園區各企業參觀,部分學生將留在這家企業實習。
  • 長春新區:推動「政校企」聯動 多措並舉促大學生就業
    8月19日,長春新區與長春工業大學籤訂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合作共建框架協議,5戶企業與長春工業大學籤訂校企合作框架協議,促進大學生就業,新區一直在行動:招聘活動打頭陣、拓渠道,企業崗位挖潛力、擴規模,「政校企」聯動建基地、增門路,長春新區頻頻推出硬核舉措,2020「最難就業季」正在逐漸變成「溫暖就業季」。
  • 自貿區「政校企」合作共同體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人才培養
    8月21日,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與昆明學院共同舉辦精準幫扶2020屆建檔立卡未就業畢業生崗位推薦座談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決策部署和省、市關於促進就業創業的系列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確保昆明學院2020屆建檔立卡畢業生
  • 嘉興市建築工業學校樓宇智能化專業:「獨角獸」優勢促政校企合力
    第一步,與王江涇鎮人民政府籤訂「政校企合作」協議;第二步,與「王江涇中國智能家居產業園」開展人才共育合作;第三步,在行業「獨角獸」企業開展三階遞進式現代學徒制試點;第四步,開展學年輪訓保障學生在企學習實踐時長佔總學時的1/2;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長城汽車學院成立!再添一校企共建二級學院
    我校再添一校企共建二級學院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重慶科創-長城汽車學院12月25日上午,重慶科創長城汽車學院成立典禮在我校隆重舉行,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踏上新徵程,重慶現代製造技術與裝備職業教育集團工作邁上新臺階。
  • 職教黃金時代,如何繼續「乘風破浪」?
    疫情之下,「保就業」、「穩就業」成了「六保」「六穩」之首。與本科教育相比,高職教育更側重技能培養,就業導向更明確。據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的研究,在新興產業中,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生力軍,從這個角度來看,發展職業教育涉及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也是「穩就業」的基石。
  • 「職教高地」壽光職教中心舉行校企合作報告會
    9月17日晚,壽光職教中心在學校報告廳舉行校企合作辦學報告會報告會上,學校黨委委員宋在旺副校長圍繞國家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優勢,校企合作的發展方向等向與會師生做了詳細講解,進一步明確學校校企合作的辦學思路、辦學理念、合作方式、學生培養方式。
  • 校企合作結碩果!赤壁職教集團與維達力企業籤訂框架協議
    為進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解決企業人才之需,給更多本地青年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9月15日,赤壁職業教育(集團)學校與維達力實業(赤壁)有限公司籤訂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實訓就業等方面開展合作。,通過增設機械加工、電子技術應用等專業培養班,為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和技能培訓。
  • 山東勞動職院:發揮職教集團平臺優勢 讓學生想就業、能就業
    發揮職教集團平臺優勢,做大訂單班的蛋糕  一直以來,產教融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潮流,有利於讓學生將知識和實踐聯合起來形成思維體系。  同時,學校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平臺優勢,深耕產教融合,以工作室、工作站、培訓和集訓基地、鑑定中心、研究中心等多種類型、不同層級的產教融合載體建設為支撐,構建了集「產學研培鑑」為一體的,梯次有序、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合作緊密的產教融合新體系。
  • 企業宣講進校園 校企聯動促就業
    5月28日,嘉通高速管理公司赴嘉興市交通學校開展校企聯動促就業宣講活動。即將畢業的160餘名大中專畢業生參加宣講活動,高速管理公司及交通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主持本次宣講會。在學校報告廳,高速管理公司工作人員通過企業宣傳片和PPT向同學們生動地展示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深厚的企業文化,詳細介紹了企業機構設置、收費員崗位要求、實習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化管理,並著重就高速管理公司作為服務窗口行業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進行了宣講
  • 職教學生頂崗實習 助力我市電商發展
    目前,市職教中心電商專業的35名學生在電商直播平臺獲得了為期3個月的頂崗實習機會,為我市電商行業儲備了年輕力量,促進了我市電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市職教中心外聯就業處主任 李曉峰:「隨著我市電商直播基地的成立,我校與直播基地和相關企業密切合作。
  • 政校企協同,學校需主動作為
    然而,面對當前政校企協同合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操作層面缺乏剛性政策與制度、協同培養人才缺乏平臺支持、企業責任與利益缺乏關聯等,一些高職院校駐足不前,埋怨與觀望情緒嚴重影響了政校企深度合作的推進步伐。如何推進政校企協同合作?江蘇商貿職業學院主動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和企業的聯繫,有效開展項目合作,不斷提升服務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能力,贏得了政府和合作企業的信任與支持。
  • ...賦新工程專業 重慶市教育新聞研究會召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研討會
    重慶同匯勘測規劃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靖在座談會上表示,重慶同匯公司從傳統的工程測量企業轉變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不斷運用到旅遊、市政、交通等各行各業。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希望能夠在職業教育的招生、就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力量。同時,也希望能夠在職業教育中舉辦「同匯杯」技術技能大賽,通過比賽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 百度Apollo攜手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新生態
    重慶)有限公司的合作以服務企業發展、助推高校建設、提升人才技能為宗旨,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著力提高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平臺共建、專家共用的水平,共同建立「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有效機制,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作創新,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將充分發揮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作用,加速技術創新研發,為西部職教城和更多區域高新企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撐,不斷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
  • ——鶴壁市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觀察
    近年來,鶴壁市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調整職業學校布局和專業結構,不斷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學校辦學水平」「學生綜合素養」三個提升,為全市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 深度走訪調研,加強校企聯合,重慶工商大學這樣促進畢業生就業
    7月30日-31日,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隊率在家的領導班子成員以及綜合辦、學團辦等具體負責就業與人才培養工作的管理服務人員,冒高溫、頂酷暑,相繼走訪了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珞璜工業園發展中心的用人單位,開展了畢業生就業推薦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