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騰飛,「中國製造」遍布世界各地。這背後,離不開數以千萬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社會的進步也離不開千千萬萬的高素質勞動者。據統計,2020年高校畢業生為874萬人,其中,高職畢業生約為385萬人。
高職院校畢業生情況如何?面臨什麼挑戰?高職院校如何「破題」?作為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直屬的院校,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給出了頗具代表性的答卷。
發揮職教集團平臺優勢,做大訂單班的蛋糕
一直以來,產教融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潮流,有利於讓學生將知識和實踐聯合起來形成思維體系。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充分聚焦高端製造產業,匯聚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等69家理事單位,聯繫360家相關企業,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機械行業職業培訓教育集團,凝聚各方力量,以期共建產教融合資源平臺,共享協同發展建設成果。
同時,學校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平臺優勢,深耕產教融合,以工作室、工作站、培訓和集訓基地、鑑定中心、研究中心等多種類型、不同層級的產教融合載體建設為支撐,構建了集「產學研培鑑」為一體的,梯次有序、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合作緊密的產教融合新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利用校企合作各平臺,促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進學校依託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形成學校與企業行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推進了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據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尚緒強介紹,2015年以來,學校建立了以日立電梯山東分公司為核心企業的電梯行業集群,創新訂單培養模式,突破企業單一訂單模式,提出行業訂單培養模式,解決訂單培養學生就業選擇空間小,企業訂單穩定性差的困境。「做大訂單班的蛋糕,滿足了學生和企業的需求。」尚緒強說道。
開展就業資源精準匹配 讓學生想就業、能就業
今年,疫情對就業形勢產生了巨大衝擊,各部門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壓實就業工作責任,加大線上招聘會、開展各類就業指導等多項舉措促進大學生就業,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保障。
進入6月份以來,就業季正式來臨,山東省人社廳不斷出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相關利好政策。同時,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建立健全校院班三級聯動協同機制,開展就業衝刺全員行動,以及開展就業資源精準匹配,做好「一類一帳」、「一生一策」,為畢業生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行動,指導畢業生自我認識和對當前就業形勢的理解,合理調整就業預期。面對特定群體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行動,實行專人專帳,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
據尚緒強介紹,早在2019年11月,學校就組織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實習雙選會,參與此次雙選會報名的招聘單位有710餘家,最終濟南第二工具機廠、齊魯製藥有限公司、青島海爾、青島海信等360餘家企業參加了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1000餘個。
疫情發生後,學校加大了網上招聘的力度,接連舉辦多場網絡招聘會,提供職位12680個,吸引近萬人次關注。6月,學校恢復了線下招聘,對有就業意願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真正讓有就業意願的畢業生能選擇、可選擇、想就業、能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學校重視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建立了特殊群體畢業生就業臺帳,切實確保特困生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各系對有困難的畢業生登記備案,主動了解學生的想法、就業情況,為他們想辦法、出主意,多渠道地為他們提供培訓條件和就業機會,並積極開展「困難和就業弱勢畢業生就業援助」活動,由老師與困難和就業弱勢畢業生一對一結成幫學對子,盡最大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就業上的問題,尚緒強承諾,「不讓一個困難畢業生掉隊。」
職業教育發展備受期待 魯勞職院為人人出彩奠基
經過60多年的發展,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已成為省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等職業院校,累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10萬餘人,畢業生以「素質高、技術好、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濟南熱電與學校合作約有10餘年,人力資源部楊處長表示,每年都會去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招聘電氣、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平時會和學校主動對接實際工作中的真實案例,和學校溝通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便於學校調整教學內容,針對性的培養學生,讓學生畢業後順利走向工作崗位,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的期待。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高主任高度讚揚了學校畢業生務實肯幹的工作態度,「學生上手很快,綜合素質高。」
今年,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大專畢業生共計3745人,為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學校建立了畢業生就業信息庫,將畢業生自就業季以來所參加的招聘場次、面試單位、錄取情況、最終去向建立檔案。「一目了然地將畢業生的招聘軌跡予以展現,用數據反映學生的就業過程。」尚緒強說道。對未落實就業去向畢業生,進行跟蹤服務,建立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庫,組織未就業畢業生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分析未就業畢業生的思想情況和現實狀況,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服務,提供更適合的就業信息,最終獲得了總體就業率97.89%的成績。
職業教育是工匠成長的搖籃、技能人才成長的起點,其發展備受矚目。相信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的種種舉措能夠在為學生賦能的同時,為人才鋪路,為人人出彩奠基。
(文/新浪山東 於付天驕 張曉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