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為市民測體溫 來源/戴榮 攝(下同)
童玲,原來的崗位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門診預檢處,可她今天上班卻往前移動的3米,而這3米,恰恰就是一所三甲醫院疫情防控強度增加的代表之一。
大年初三,這本是春節長假期間唯一一天門診開診的日子,要是往年這一天新華醫院常常很多患者。可今天患者明顯減少了,童玲的崗位也站到了門口。八點起,她和同事徐岷就根據醫院的要求,對每一個進入門診區域的人都要測體溫。他們穿著白色的防護服,帶著眼罩,一位一位地測,旁邊的保安還一同協助詢問是否有過湖北旅行史。
因為增加了測溫環節,進入新華醫院門診大廳的速度明顯放慢。外面也排起了隊,但卻很少人有怨言,每一位患者或者陪同家屬都格外配合。有的還會向童玲詢問自己是否有發熱。
圖說:童玲和同事們正在忙碌著
除了門診區域,新華醫院還調整住院患者的探視制度,要求每位住院患者至多允許一名家屬陪護,即「一人一陪護」;陪護人員交接班進入病區應佩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體溫37.5度以上的人不得進入病區。在普外科病房,病房護士對會詢問每位探視者的出行史或者接觸史,並為他們每個人測量體溫。
遇到疑問患者怎麼辦?此前一天,上海新華醫院曾經收治了一例腹痛的患者,因為曾經去過武漢,但沒有發燒。為了應對防控的要求,新華醫院在急診區域內闢出了一間隔離小間,專門為曾經到過疫區卻又沒有發熱的急診患者開闢臨時就診區域。
不僅如此,隨著醫院門診的到來,新華醫院要求各個學科都設置相對獨立的區域以備不時之需。
除了醫療一線層層防控,新華醫院院感辦公室臨時出臺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之環境清潔消毒指導意見》,要求對急診、門診大廳、呼吸科門診、發熱門診、發熱留觀病房及其他疑似或確診病例診療區域的清潔消毒的頻次提升至每2小時一次。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