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瀋陽市壓縮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9年12月31日在瀋陽正式成立。該聯盟將以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創新相結合,集聚創新資源,共同開展產業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攻關,在瀋陽打造全國最大的壓縮機產業基地。
壓縮機被譽為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儲運、煉油、冶金、燃料電池、制氫等關乎國計民生行業的「心臟」設備,其技術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的標準之一。對瀋陽來講,發展壓縮機產業既是對國家的戰略支撐,積極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客觀要求,也是瀋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舉措。
產業基礎孵育出「瀋陽製造」品牌優勢
瀋陽壓縮機產業經過近70年的發展,開發出包括透平式、往復式大型壓縮機等一批國內領先產品。如今,瀋陽市擁有沈鼓集團、遠大壓縮機、盛納機械、申元氣體等一批壓縮機企業,2018年實現產值近70億元,在國內行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2019年1-11月,實現產值98.6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瀋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產值42.5億元,同比增長21%,創下近年來增長新紀錄,沈鼓集團實現訂單額79.7億元,同比增長55.2%,創近4年來訂單增幅新高,國內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均位列第一。「瀋陽製造」已經在壓縮機產品市場競爭中形成了品牌效應,為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研能力支撐起
國內領先的技術優勢
「瀋陽有能力建設國家級壓縮機產業技術創新基地,將壓縮機產業打造成為瀋陽市一個新名片。」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說。在瀋陽市,分布著包括中科院駐沈科研院所、瀋陽鑄造研究所等國家級研發機構及東北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這些高校、科研院所為瀋陽市壓縮機產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技術儲備和人才支撐。
在透平式、往復式壓縮機等領域,瀋陽市還擁有國內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團隊,掌握核心專利成果200餘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8項,技術優勢凸顯。
產品布局形成了
「面面俱到」的市場優勢
目前,瀋陽壓縮機產業在全國大煉化市場離心壓縮機佔有率超過85%,煤化工市場離心壓縮機佔有率達75%,長輸管線市場離心壓縮機佔有率達90%,化肥市場往復壓縮機佔有率達40%,125噸以上往復壓縮機市場佔有率達90%。「大國重器」沈鼓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離心壓縮機、軸流壓縮機、往復機、泵等產品的專業化製造企業,產品覆蓋全國30個省份,以及全球15個國家。遠大壓縮機是國內唯一具有大型六列迷宮式壓縮機生產能力的企業。盛納風機、申元氣體、北碳密封等一批中小型企業專注各類風機、空壓機、密封隔膜等產品和配套零件的研發與生產。
構建具有競爭力的
壓縮機產業發展鏈條
瀋陽市壓縮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代表、瀋陽遠大壓縮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曉剛表示,成立聯盟,是瀋陽市壓縮機產業創新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加快壓縮機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鏈條,需要瀋陽企業共同努力。」李曉剛說。
下一步,聯盟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構建高、中、低端技術互補和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發揮沈鼓集團行業龍頭的「虹吸」效應,倡導專注理念,孵化、培育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競爭優勢的「專、精、特、新」企業,加速壓縮機關鍵零部件上遊配套生產企業聚集。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