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腳步近了,在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鼓集團」)的生產車間,各種機械轟轟作響,工人們忙而有序。1月11日下午,在沈鼓集團總經理助理、戰略發展部部長金娜引領下,記者見識了沈鼓集團精益管理的「功效」。
2019年
是沈鼓集團引入精益管理理念的第十年
十年來
沈鼓集團將精益管理
從生產製造領域
拓展到研發、採購、營銷
財務、人力資源等各個價值鏈環節
在創造價值的目標下
不斷地消除浪費
實現了企業各項指標的改善
「精益管理方法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看板拉動、期量標準、異常響應,懂得了如何去制定規則、制定標準,更好地行動和改善。」金娜說。十年來,在精益管理的影響下,企業員工主動變革和改革意識增強,自主改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沈鼓集團是我國大型壓縮機組的研發生產企業,產品屬於典型的單件定製化、以銷定產的離散式製造模式。「近年來,隨著用戶對產品標準的提高,要求我們不僅能做出來替代進口的產品,更要做成精品。」沈鼓集團副總經理單瑋告訴記者:「市場競爭壓力和企業成本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迫切需要企業找到破解這些痛點和難點的辦法。而推進精益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沈鼓集團反覆實踐,通過自主化創新,探索並優化形成一套適合沈鼓集團特點的精益管理模式。「我們建立了異常快速響應機制,解決了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個性及突發性問題,消除了因為異常而導致時間、質量、成本的浪費,以最大限度確保項目全流程高效運轉。」
金娜告訴記者,通過這樣的措施,沈鼓集團實現了準時化生產和齊套履約交付,產品交付周期縮短30%,產品一次試車合格率和成套交付率均明顯提高。
與此同時,沈鼓集團將「消除浪費」這一理念貫穿到企業所有經營活動當中,逐漸形成了全員參與、全過程管控、全員實施改善的濃厚氛圍。
通過全面預算管理
價值工程、精益庫存等手段
消除企業經營各環節存在的浪費
近兩年
在集團收入規模
保持10%左右增長的前提下
企業各項費用始終保持下降趨勢
經營效果和質量明顯改善
最重要的是,沈鼓集團堅持以人才育成為保障,通過建設精益道場、打造精益班組、培育精益講師和堅持開展提案改善、質量控制小組活動等創新手段,使精益的核心思想、工具方法、文化理念得到傳承和推廣。特別是近兩年,沈鼓集團在瀋陽市政府、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建設了瀋陽市精益管理人才培訓基地,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精益研修道場之一。
新道場投入使用之後,集團各層級人員近3000人受到了系統的精益實訓,精益理論水平和能力素質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沈鼓集團精益道場還承擔著助推瀋陽市打造精益管理示範城市、為全市製造型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精益管理人才培訓服務的重任,為瀋陽市各級管理人才進行了精益管理培訓2000餘人次。
「沈鼓集團將向精益智能製造全面邁進。」單瑋透露,未來,沈鼓集團還將重點打造全價值鏈精益數位化運營系統,建設精益數位化工廠,以數位化精益生產為基礎,以數位化精益供應鏈為主線,以精益營銷、精益設計、精益財務為支撐,以精益人才育成為永續動力,形成沈鼓集團全價值鏈精益數位化運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