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流程縮短生產周期 合理布局提升周轉效率
精益生產推動51家企業流程再造
華龍機電生產車間
通過我市相關部門的精準扶持和第三方諮詢服務機構的貼心服務,我市企業積極推進精益化生產,根據需求,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資源,打破「孤島」作業模式,實現降成本提效能。近兩年,我市出臺政策鼓勵企業與第三方諮詢服務機構籤約,推進精益生產。目前,全市備案企業已達到51家。
生產周期從一周縮至10分鐘
浙江華龍機電有限公司烤盤生產線上,一個完整的生產循環已經形成,每道工序之間有序銜接,整個生產線上基本沒有太多零部件積存。此前,該公司完成一個原材料拉伸到成品的包裝生產周期至少需要7天到10天。現在,這個過程只需要短短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
「當時整個生產流程以及場地布置已經遇到瓶頸,單個產品的各道工序大部分分離作業,在制品庫存嚴重,不僅成品時間長,而且佔用大量場地。通過第三方諮詢團隊的介入,讓我們找到更好的方法將整個布局重新調整。」 華龍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建中說。
2014年年底,華龍機電公司斥資100多萬元,與第三方諮詢服務機構籤約,從轉變觀念開始,導入精益生產,再結合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設備,把各道工序連接貫通,打破「孤島」作業,大大減少了在制品庫存,節約了2000多萬元的流動資金,而且車間布局也得到優化,騰出了三分之一的空間。整個生產周期的縮短,大大便於企業更好把控產品質量。
唐建中介紹,現在連線作業模式基本已經成型,工序之間銜接順暢,而且相互之間存在「監督」關係,流程管理更加規範。
車間庫存周轉效率提升近三倍
無獨有偶,浙江德世電器有限公司同樣嘗到了精益化生產改造帶來的好處,該公司精益化物流管理模式讓整個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年前,德世公司開始導入ERP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促使為企業提供物料的供應商能及時、適量、準確的供應物料,有效提高配送效率。
「採購達成率從原來不足50%達到現在的96%左右,計劃達成率從原來的60%達到現在的95%左右。」 德世公司信息部部長吳錫良說。
同時,該公司的庫存年周轉次數從一年8次提高到近20次,不僅減少庫存佔地,也節約了流動資金。從財務指標上看,庫存貨值比原來將近降了1400多萬元。
目前,德世電器的新廠房正在建設當中,建成後將重新布局,計劃分批次逐步實現各條生產線的自動化、無人化。
德世公司董事長李躍輝表示,通過企業自身的摸索跟外力的導入相結合,德世公司再過兩三年時間,70%的車間要變成無人生產車間。
■政策導讀
我市《關於深入開展「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試點示範全面振興實體經濟若干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實施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SCM(供應鏈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全面提升研發、管理、生產、營銷等環節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以信息化優化企業運營管控流程,逐步構建以數據驅動的企業運行新模式。
重點支持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對經備案登記,投資額80萬元(含)以上的規上企業信息化項目,按軟、硬體實際投入分別給予30%、20%的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萬元。
鼓勵第三方工程服務機構與企業合作開展智能化改造,對管理諮詢服務合同經備案,且年度稅收增幅在10%以上、財務會計制度健全的規模以上的企業,通過評審驗收後,按合同規定諮詢服務費的30%給予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20萬元。